氐是我國的稀有姓氏,氐姓的起源有多種版本,有說是源與姜姓,也有說是源於姒姓,源起的時間也眾說紛紜。氐姓從發展至今,已經歷了多年變化,早期的氐族人與羌族甚有淵源,而今氐族人已完全漢化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氐
- 拼音:dǐ或zhǐ
- 注音:ㄉㄧˇ或ㄓˇ
- 釋義:我國的稀有姓氏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上古神農氏十六世孫姜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少典氏為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國君,於黃帝紀年前五百五十七年(丁亥,公元前3274年)誕生在厲山的少典國,稱為少典,娶妻有嬌氏之女安登,生炎帝、黃帝,衍傳炎、黃世胄,滿人間。神農姓姜名軌,一名姜石年。神農之子有姜神氏、姜農氏、姜列氏、姜厲氏和姜柱。姜厲氏後來分衍出姜麗氏和姜賴氏。神農世家自姜柱開始稱炎帝,其後的世系分衍為:姜柱生薑慶甲;姜慶甲生薑甲和姜臨;姜臨傳姜承;姜承傳姜魁;姜魁傳姜明;姜明傳姜直;姜直傳姜厘;姜厘傳姜居(哀);姜居傳姜節莖。姜節莖之後有姜節、姜戲、姜克三支。姜克傳姜榆罔(參盧),其後衍生薑榆、姜露、赤狄;姜戲傳姜器和小帝。姜器的後裔為姜鉅、姜伯陵、姜祝庸三支。姜鉅之後有姜封、姜鉅、姜封父、姜富父;姜伯陵生薑蜂和姜逄,姜逄生薑殳、姜延和姜鼓,姜鼓生薑靈恝,姜靈恝生薑氐。從姜氐開始衍生氐氏一族。氏氏與姜姓的關係,在史籍《山海經·海內經》中有記載道:“伯夷父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與姜姓同奉伯夷、四岳為祖神而異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氐人與羌人一樣,是炎帝的苗裔。
在史籍《山海經·大荒西經》又記述:“有氐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氐人。”氐人與羌人一樣,是炎帝的苗裔。因此《山海經》總結說:“太岳生先龍,先龍生玄氐。後裔有玄氐氏。”這樣,氐氏的源流世系便為:少典氏→神農(姜軌、姜石年)→姜柱(炎帝)→姜慶甲→姜臨→姜承→姜魁→姜明→姜直→姜厘→姜節莖→姜克→姜戲→姜器→姜伯陵→姜逄→姜鼓→姜靈恝→姜氐(姜互),從此開始有氐氏一族。姜氐之後裔一直以“盍稚”為自稱,而“氐”、“互”則是其他民族對氐氏族人的稱呼,一直到了魏、晉以後,才逐漸成為自稱,此為正宗氐氏。氐氏的後裔子孫繁衍有龐大的氐族群體,分衍有逄氏、蠭氏、逢氏、殳氏、延氏、氐氏、元氏、乞氏、夸氏、勾氏、勾龍氏、呂氏、申氏、許氏、由余氏、余氏、羌戎氏、楊氏、蒲氏、齊氏、符氏、啖氏……等等諸氏。氐族人主要生活在中國西、北地區,在歷史上曾建立過各種政權:東漢末期乞氏後裔楊氏建立的前仇池國(公元296~371年)、後仇池國(公元385~443年)、武都國(公元447~477年)、武興國(公元478~553年)及陰平國(公元477~580年);東晉朝時期關中扶風元氏後裔齊氏所建立的流民政權(公元294~299年);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蒲氏後裔符氏建立的前秦國(公元351~944年)、呂氏建立的後涼國(公元396~403年);乞氏後裔楊氏建立的隋朝(公元581~618年)。
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國期間,氐族人強盛至顛峰狀態,人口將近百萬。但隨著歷史的演進,氐族人最終逐漸被融合於黃帝世系之中,成為漢族或其他少數民族中的氐氏、邸氏、低氏、狄氏、翟氏、砥氏等,姓氏讀音皆作dǐ(ㄉㄧˇ)。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姒姓,出自夏朝時期少康帝給幼曲烈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該支氐氏的祖先,是上古聖君夏禹王的後裔。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高陽氏的裔孫,而顓頊高陽氏,則是黃帝軒轅氏的嫡孫。當夏禹的第五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以後,曾經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作“邸”的地方,這就是古代著名的“邸國”(今山東臨沂蘭山區南坊鎮邸古城)。少康的這一房子孫世代在邸國相襲了將近兩千年。到了春秋時期,邸國被莒國所並滅,懷著亡國之痛的邸國太子姒巫出逃至鄰近的魯國,並且在魯國作了大夫。
姒巫後來以故國的國名“邸”字“去邑當氐”,令後裔子孫以“氐”為姓氏,稱氐氏,後來有人加“亻”偏旁稱作低氏者,亦有取“邸”的通假字“砥”稱砥氏者,其氐氏史稱正宗,姓氏讀音皆作dǐ(ㄉㄧˇ)。該支氐氏族人尊奉太子巫(姒巫)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妘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的邸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著名的清朝學者顧東高所撰《大事年表》中記載:“邸國,妘姓,子爵,在今山東臨沂縣北十五里”,也就是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南坊鎮的邸古城。邸國只是一個小諸侯國,屢受周邊大國的強勢欺凌。在史籍《春秋·左傳·注》中記載:“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六月,邾人入邸。”邾莊公曹穿(邾穿)侵滅邸國之後,不久即被宋國“懲罰”擊敗,之後邾國開始走下坡。到了周敬王姬丐二十五年(邾隱公曹益十四年,魯定公姬宋十五年,公元前495年),邾隱公在“拔地會盟”中表現不佳,在一旁觀禮的孔子的弟子子貢都認為邾隱公傲慢無禮,必將不得好死,甚至亡國滅族。由於邾隱公妄自尊大、傲慢無禮,於是在周敬王二十六年(邾隱公曹益十五年,魯定公姬宋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冬,魯定公便派大夫仲孫何忌率魯國大軍討伐邾國。魯國的軍事侵略一直持續到次年春季,魯定公又增派了季孫斯、叔孫州仇兩路大軍,準備奪取邾國的糧倉絞邑(今山東費縣)。面對更加強大的魯國大軍的侵略,邾隱公束手無策,最後只好屈辱求和,與魯國訂立了“句繹之盟”:邾國以大量賠款並割讓大片土地給魯國,換取使魯國撤軍,這其中就有邸國之地。但魯定公並未幫助邸子復國,而是乾脆就吞併了邸國之地,成為魯國的一個邑地。到了戰國晚期的周赧王姬延五十九年(楚考烈王熊完七年,魯頃公姬讎十七年,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春申君黃歇率大軍滅了魯國,邸國故地又被併入楚國,改稱邸縣,其地住民以故國之名為姓氏,稱邸氏。這史籍《姓苑》中有記載:邸為縣名,邸氏當以縣名為氏。
在春秋、戰國時期,“砥”、“邸”二字同義通假,因此亦稱砥氏,後有省文簡筆為氐氏者、改筆為低氏者等,姓氏讀音皆作dǐ(ㄉㄧˇ)。
第四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屬於以神話傳說為氏。 砥柱,亦稱厎柱、砥柱山,是矗立在洶湧奔騰的河水之中巍然不動的山狀岩體,例如西藏尼洋河上的砥柱山,黃河中的砥柱山等。在典籍《書·禹貢》中記載其為:“厎柱析城。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在黃河的河南三門峽段中央,就有一座著名的“砥柱山”,文人墨客稱之為“峽東砥柱”,政治家稱之為“中流砥柱”,黃河上的艄公則千百年來稱它為“朝我來”。這座“中流砥柱”矗立在那裡已經有數萬年,神話相傳它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而在黃河兩岸百姓們的心目中,它卻是一位黃河老艄公的化身。
在黃河上的艄公中,自古就有以“砥柱山”為姓氏者,稱砥氏、厎氏,後有去“石”簡筆為氐氏者,亦有改“亻”稱低氏者,姓氏讀音仍作dǐ(ㄉㄧˇ)。
第五個淵源
源於西域大月氏,出自大月氏貴霜翎侯邸就郤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邸氏出自西漢時期西域大月氏貴霜王朝翎侯邸就郤之後。漢時大月氏國王侯。月氏,也作月支,祖居甘肅敦煌和青海祁連之間,後遷新疆伊犁河流域,西漢時期為匈奴所滅,遂遠遷於大夏國(今阿富汗北部),分其國為休密、雙靡、貴霜、都密等五部翎侯。貴霜翎侯治護澡城,建立了強大一時的貴霜政權,所居區域大致在今阿富汗東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帶。
邸就郤的後裔子孫入居中原,取祖上原名首音的諧音漢字“邸”為姓氏,漢化稱邸氏,後有去“邑”簡筆為氐氏者,也有改“亻”稱低氏者,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氐氏族人尊奉邸就郤為其得姓始祖,姓氏讀音依然作dǐ(ㄉㄧˇ)。
第六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研磨工具砥礪,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砥礪,是古代對磨刀石的稱謂,俗稱砥石。在典籍《書·禹貢》中記載:“荊州礪砥砮丹。砥細於礪。”在史籍《山海經》中也記載:“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有專職製作和販賣砥礪的工匠、商賈,其後裔子孫中有以職業或物品為姓氏者,稱砥氏。在春秋、戰國時期,“砥”、“邸”二字同義通假,後有去“石”改“邑”為邸氏者,亦有改“亻”偏旁稱低氏者,還有簡筆為氐氏者,但姓氏讀音皆作zhǐ(ㄓˇ)。
第七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砥工,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另外,自古以來就有對專職磨刀、剪的工匠稱作砥工、砥匠、游砥師傅等,該稱謂一直延續到今天,亦或有以職業稱謂引為姓氏者,簡筆為氐氏。本書筆者曾於1989年4月在河南省許昌市農牧局宿舍大門口遇到有一位磨刀師傅,姓氐,自稱祖上為游砥氏複姓,世居山東蓬萊,世代相襲專給王族貴胄家磨礪兵刃刀具。民國初期,其祖父隨吳大帥(吳佩孚,公元1874~1939年)的二夫人李氏陪嫁到吳府,成為吳府的專職礪刀師傅,其它的就講不大清楚了,反正後來家道衰落,但磨刀手藝卻世代相傳下來。當然,氐師傅對自己的這個姓氏十分得意,甚覺榮耀。
因此,這一類氐氏的姓氏來源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得姓始祖
姜氐、太子巫(姒巫)、邸就郤。
遷徙分布
氐族,遠在殷商初年就出現於歷史記載,不過當時是與羌連在一起的,如“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先秦時期的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甘肅東南部的西漢水和白龍江流域,在其十多個部落中,以白馬氐最為強大。白馬氐主要分布在今甘肅成縣和武都。漢朝時期,氐族人居於隴西、天水、廣漢、武都等郡,相當今甘肅東南﹑陝西西南﹑四川西北地區。各部自有豪帥,不相統一。漢政府向西和西南開拓,氐族人部分內屬,部分移居深山。其後,部落豪帥多受兩漢政府拜封,統屬於郡縣。氐族人不僅有發達的畜牧業,而且農業也相當發達。漢武帝曾把一部分氐族人遷到了河西的酒泉郡,以後,氐族人又進行了兩次遷徙。至魏、晉時期,氐族人除武都、陰平二郡原有一個分布中心外,在關中、隴右又形成了兩個分布中心。隴右的氐族人分布在天水、南安、略陽等地。這時,氐族人大量接受漢族文化和農業生產技術,講漢語,著漢服,習農耕,從漢姓。到了西晉後期,略陽氐族人苻氏和呂氏,還先後建立了前秦、後涼政權。白馬氐楊氏也建立了仇池政權。到了隋、唐兩朝時期,氐族人已基本上完全漢化了。
氐族與羌族的族源
氐族人,自稱為“盍稚”。“氐”,為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對其的稱呼,魏晉以降,逐漸成為氐族人的自稱。這種稱謂似與分布在秦隴、已蜀之間峻販相接的地勢有關,如隴阺等。由於氐族人與羌族人相鄰,先秦時期的人們乃視之為氐地之羌,又覺與羌有別,因稱之為氐羌,或單稱氐。例如孔晁在《逸周書·王會篇》中關於“氐羌以鸞鳥”的注釋中就提到:“氐羌,氐地羌,羌不同,故謂之氐羌,今渭之氐矣。”因此,氐,乃是由地名而轉為族名。氐族人部落眾多,因地而異,有白馬氐、清水氐、略陽氐、臨渭氐、沮水氐、汧氐、隃麋(糜)氐等。或以服色而名之為青氐、白氐、蚺氐(赤氐)等。
關於氐族人的起源,史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說氐、羌同源而異流;另一說氐、羌雖自古關係密切,然而從來就是兩個不同民族。目前史學界傾向第一種觀點者居多。
氐、羌同源而異流說:
第一種說法認為:在殷和西周時期,氐族人尚未從羌族中分化出來。史籍《尚書·牧誓》中記載商末期周率“蜀、羌、髳、微、盧、彭、濮人”伐商,有羌無氐。殷周甲骨卜辭中,雖已出現氐字,如在武丁時的卜辭“雀取氐馬羌”、“牧氐羌”、“氐羌芻五十”,等等,非族稱。春秋戰國時開始以氐作為族稱,如在史籍《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記載:“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人,是能上下於天。”據郝懿行在《山海經箋疏》中注釋:“互人國即《海內南經》氐族人國。氐、互一字蓋以形近而訛,以俗‘氐’正作‘互’字也。”說明春秋戰國時已有“氐族人”存在。但在先秦史籍中往往氐羌連用或並稱。如在典籍《詩經·商頌·殷武》中記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在史籍《逸周書·王會篇》中記載:“氐羌以鸞鳥”;在史籍《竹書紀年》中記載:成湯十九年“氐羌來賓”,武丁三十四年“王師克鬼方,氐羌來賓”等。由於對羌族人先見於記載,氐、羌又往往被連用或混用,如白馬氐,又稱白馬羌等。再據史籍《大荒西經》中記載,氐與羌均被認為是炎帝之後裔,炎帝為姜姓,氐族人酋帥與羌人同,亦多姜姓。因而認為氐羌同源,氐出於羌。范曄在《後漢書·西羌傳贊》中記載:“金行氣剛,播生西羌。氐豪分種,遂用殷彊”。宋丁度等在《集韻》中記載:“氐,黎都切,音低,羌也”。或雲氐族人是漢化了的羌人。氐族人最終形成單一的民族,是由於有些羌人部落從高原遷於河谷,由遊牧轉向農耕,並在與周圍漢族日益頻繁的接觸中,受漢族先進經濟與文化的影響,使其語言、經濟、文化發生變化所致。
不同民族說
第二種說法則認為:氐、羌是既有密切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兩個民族。由於古代氐與羌都是西戎,居住在西方,境地相鄰,且多錯居雜處,關係十分密切。但從羌、氐的原始分布、經濟生活、服飾習慣等方面看,兩者差別很大,氐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俗習慣、心理狀態,與羌不同,故自古就是兩個獨立的民族。氐族人先人究竟來自何方,魚豢在《魏略·西戎傳》中稱,氐族人“乃昔所謂西戎在於街、冀、獂道者”。街、冀、獂道均屬天水郡,街,即街泉縣、治今甘肅省莊浪縣東南;冀縣,治今甘肅甘谷縣東;獂道縣,治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魚豢所云氐先人為街、冀、獂道地區諸戎,正與氐族人的傳統地區相符。上述諸戎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在史籍《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西斬戎之獂王事,獂王疑即是氐王。可知街、冀、獂道之戎,似是可以作為氐族人源流之一。
源於三苗說
另外,有學者認為,氐族與古老的三苗族有淵源關係。三苗族,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重要部落集團,與華夏族先民有極為密切的聯繫,在史籍《尚書》的《舜典》、《大禹謨》、《臯陶謨》、《禹貢》、《呂刑》諸篇中,均記載有三苗族的事跡。三苗族最早分布地帶北達長江以北、淮河以南,與作為華夏文化來源的仰韶文化分布區是緊密相連的,由於華夏集團向南擴張,三苗族不得不向西向南遷徙。一支沿漢水向西北遷徙,即在史籍《舜典》中記載的“竄三畝於三危”,遷徙到渭水上游和岷山以北的地區,亦即後來氐族人的原始分布中心;而另一支向南遷徙至鄱陽、洞庭湖之間,後復向西移,逐漸分布於湘西、黔東一帶,其中一部分成為今天苗族的先人。因此,或認為三苗族西徙和南遷的兩支分別成為氐族人和苗族的淵源之一。這種觀點從氐族人和苗族都有相同的創始傳說,與以服色為部落區分標誌的共同特徵、共同的農耕方式、氐族人地區留有苗的遺痕等方面均可得到證實:
第一,據《魏略·西戎傳》中記載氐族人“其種非一,稱盤瓠之後”,而在三苗族後裔的武陵蠻中也有盤瓠為始祖的傳說;
第二,同書又雲氐族人“或號青氐,或號白氐,或號蚺氐……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而苗族亦以服色分為黑苗、白苗、紅苗、青苗、花苗等;
第三,氐族人從先秦以降就是農耕民族,三苗族的後裔武陵蠻也是農耕民族;
第四,據史籍《水經注·渭水》中記載:“渭水又東歷大利,又東南流苗谷水注之,”清孫星衍云:“涇谷、伯陽穀、苗谷三水今清水縣界。”清水縣所屬略陽郡正是氐族人比較集中的地帶。苗谷之來源,可能與“三危三苗族所處”有關。因此,氐與三苗族似有淵源關係。
綜上所述,氐族人始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史籍中,其來源可能與三畝及街、冀、獂道之戎有關。同時,由於與羌族相鄰,又雜居共處,也吸收一些羌族成分。漢魏後,氐族人已形成一個較強大的人們共同體。
氐羌與炎帝、黃帝的關係
氐羌與炎帝、黃帝有著極其密切的血緣淵源關係。
據史籍《國語·晉語》中記述,炎、黃二帝為兄弟,是少典氏(父)與有嬌氏之女安登(母)所生,黃帝得姓姬,炎帝得姓姜。《左傳》哀公九年說:“炎帝火師,姜姓其後也。”在甲骨文字中,羌從羊從人,姜從羊從女,兩字相通,表示族類與地望用羌,表示女性與姓用姜。民國初年以來,章太炎在《檢論·序種姓》中已指出:“羌者,姜也。”後來傅斯年在《姜原》中進一步論證:“地望從人為羌字,女子從女為姜字”;顧頡剛在《九州之戎與戎禹》中更指明:“姜之與羌,其字出於同源,蓋彼族以羊為圖騰,故在姓為姜,在種為羌。”
姜姓各部落,奉伯夷、四岳為祖神。《國語·周語》說:“上帝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其後有申、呂、齊、許等國;《鄭語》又說:“姜,伯夷之後也。”四岳又稱太岳,《左傳》隱公十一年說:“夫許,大岳之胤也”;莊公二十二年又說:“姜,太岳之後也。”四岳,在《山海經》中寫作西嶽,形近致誤。楊寬在《中國上古史導論》中斷言:“伯夷之稱四岳與太岳者,蓋又因伯夷本為西羌及姜姓民族之岳神耳。”
姜姓在西周為舅族之顯姓,有申、呂、齊、許等諸侯,其中尤以齊與申,為周所倚重。姜姓諸侯為華夏的重要來源之一。但直到春秋,仍有姜姓之戎,姜戎的酋長駒支明確說:“我諸戎四岳之裔胄也。”即使姬姓,也有驪戎和狐戎,他們與晉通婚,受到了“同姓為婚”的指責。
氏羌與姜姓的關係,《山海經·海內經》說:“伯夷父生西四岳,西四岳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與姜姓同奉伯夷、四岳為祖神而異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
《山海經·大荒西經》又記述:“有互(氐)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氐)人。”氐人與羌人一樣,是炎帝的苗裔。
此外,遠古神話還有關於共工與鯀是羌人的天神與祖神的內容,而大禹出於九州之戎或西羌。在第一編遠古各部落集團一節已經述及,炎、黃二帝部落集團,起源於隴山東西,渭水上游,是其在東發展的為華夏的主要來源之一,往西發展的即氐羌族系。共工與鯀禹,源出隴山地區,而興於黃河中游。到商代他們的苗裔多已與商人融合,有些則在商人眼中仍是羌人。
上述遠古神話關於氐羌與炎黃的淵源關係,在考古學上得到了印證。中國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證明,隴山東西,黃河上游的仰韶文化與黃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距今七、八千年的,有陝甘接壤地帶隴山兩側的老官台文化及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有河南及河北南部的磁山裴李崗文化。大致上,今河南境內及河北南部的仰韶文化是從磁山裴李崗文化發展而來的;晉南、陝西乃至甘青地區的仰韶文化是由老官台文化及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發展而來的,隴山以西,甘青及今寧夏南部,四川西北部,繼仰韶文化發展的為馬家窯文化,年代約當公元前3300~前2050年,基本上與黃河中游及古黃河下游的河南、晉南、陝西、冀南地區的龍山文化平行發展。這時中原地區已進入炎黃與兩吳兩大系統各部落集團的鬥爭與融合時期,形成以黃帝、堯、舜、禹為代表的王朝前古國共主“禪讓”的時代。
在黃河中上游,繼馬家窯文化發展的是齊家文化,這是早期青銅文化,與馬家窯文化的分布範圍基本上重合。齊家文化的來源,可能不單純來源於馬家窯文化,也受了隴山以東乃至關中文化的影響,年代上限相當公元前2000年,已進入夏代編年範圍。
馬家窯文化與齊家文化,都比較集中分布在黃河中上游一些適於農耕發展的河谷地帶,從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當時人的生活遺留看,都是比較原始的農耕文化,同時養畜業和漁獵經濟也占較大的比重,階級分化已經出現。
繼齊家文化發展的黃河上游青銅文化,隴山以西至甘南洮河流域有寺窪文化,仍以農業為主;黃河上游及湟水流域分布的卡約文化,則已發展為以遊牧為按照傳統的觀點,羌人似乎從起源時代起就是遊牧族群。同時傳統的看法,認為原始社會各部落的經濟發展,都是由採集、狩獵、遊牧,再發展為農業的。考古學證明這種傳統的看法是不科學的。中國所有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除北部草原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的諸文化可能是以狩獵或漁獵為主,其餘各種新石器文化,包括隴山以西,黃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和早期青銅文化,都是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只是在青銅文化有所發展,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當地各部落才突破自然的限制,來到廣大草原上發展了畜牧業,成為遊牧民族。西戎氐羌在起源時代,是由原始的農業各部落,到青銅時代才發展為遊牧的各部落的,他們成為遊牧民族是在中原已建立夏、商王朝的時期。典籍《說文》中稱:“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史籍《風俗通義》中也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以為號。”許慎、應勁所作的這種詮釋,都是指夏商以來中國西部的羌人,若說氐羌起源時代,則都是以原始農業為主,兼事漁獵的各部落與族群。
夏商時期的氐羌
公元前二十一~前十一世紀,即夏商時期,包括在氐羌範疇中的各部,大致可分為今陝西子午嶺以西和以東兩大部類。
子午嶺以西,其中尤其是隴山以西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洮河流域已進入青銅時代,但未出現較為統一的政權,歷史文獻對這些地區各部落的活動,缺乏明確的記載。考古文化則證明,在黃河上游及湟水、大通河流域,繼齊家文化發展的有卡約文化和唐汪文化,年代大致相當於夏、商至西周,經濟由原始農耕向遊牧轉讓。黃河中上游及洮河流域乃至岷山上游今川西北地區,繼齊家文化發展的有寺窪文化和安國文化。這兩種文化與卡約、唐汪文化年代相當,並與之有共同淵源和許多共同特點,今主要的不同是寺窪、安國兩種文化仍是以農耕為主要文化,畜牧業占明顯比重,對於上述黃河中上游及上游兩大類型的青銅文化,考古學界與民族史學界都判斷屬於氏羌族群的文化遺存。他們在政治上與夏、商王朝有何種聯繫無明確的記載,在經濟、文化方面與中原地區的相互影響,則已在考古文化中有所反映。
子午嶺以東,渭水流域及陝北,山西、河南西部,在夏代或為夏朝中心地區,或為夏朝西部諸方,除夏啟曾對有扈氏進行征伐涉及今關中地區,很少見到夏王朝與西方及西北方各族矛盾衝突的記載。
《詩·商頌·殷武》說:“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可能在商滅夏之後,西方與西北各部落方國隨之臣服,但商代中晚葉,武丁以來的甲骨卜辭卻反映出商代主要邊患與征伐方向都比較集中在西方和西北方,主要方國有土方、叿方、羌方、鬼方與周方等。
在這些方國中,土方與叿方為西方勁敵,卜辭記錄往往是商王親征,對土方,武丁婦好也曾統兵征伐。卜辭中“登人”是征伐徵集軍隊的意思,征土方、叿方一次徵集達三千人,甚至五千人,征伐和入侵的次數也非常頻繁。
早在1930年,郭沫若就已提出“所謂土方即是夏民族”的論斷,其分布在今山西北部至內蒙古一帶;1989年甲骨學家胡厚宣所撰的《甲骨文土方為夏民族考》,詳征甲骨卜辭與文獻記載,斷定土方在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即夏遺民之未服商朝的方國,武丁時屢次進行征伐,然後在山西南部河汾之間今山西省翼城縣一帶築大邑鎮撫,此即夏人中心區域,文獻稱之為大夏之地,“所以殷武丁以后土方反叛入侵及殷王征伐土方之卜辭大為減少了”。按卜辭記錄推斷,土方在商之西與西北,叿方更在土方之西,可能是分布在今陝北與晉北一帶的遊牧民族。
羌族在卜辭中,專稱指稱為羌的方國,泛稱則包括西方與西北各部落和方國。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方國地理》所舉武丁時一次征伐方的卜辭,徵集歸好之族三千人,“旅萬人,共萬三千人”。此外,還有北羌、多馬羌等專稱。《綜述》共舉關於北羌、馬羌的卜辭五條,只有一條是記錄對北羌的征伐,其餘四條都記錄著北羌與馬羌對商朝的臣服。陳推斷,馬羌可能是馬方之羌,也可能是馬方與羌方。北羌與馬羌既是臣屬於商的羌人方國,總不出商的西邊和西北邊境的附近。
從事甲骨學研究的專家,曾對武丁以來的邊患與商朝的征伐作過統計性研究,不僅發現卜辭表明當時的主要威脅來自西起汧隴,從西方和北方環繞商朝的地帶,而且有時西方或西北各部落、方國“聯合行動或結成聯盟時,叿方常常居於主導地位。在有關戰爭的卜辭中,涉及叿方的不論數量還事類上看都居首位”。卜辭中對叿方戰爭的記錄達二、三百條,土方也七八十條、對下危、巴方等戰爭內容也三五十條不等,“而對羌方、馬羌、羌龍戰爭卜辭的總合不超過三四十條”。但卜辭中商朝捕獲羌人(只羌)或用羌人作人牲、做奴隸,都是統稱為“羌”,卻不具體記載是叿方人、土方人、下危人,還是巴人。“這就啟示,商代用人牲的羌的涵義並非僅限於羌方的臣民,而是對西北遊牧民族的統稱;‘只羌’卜辭不是卜對羌方的戰爭,而反映了對西北各方國邊民有組織的劫掠運行”。
商朝不斷向被他視作羌人的各部落、方國進行征戰,有時並非因為被征伐的部落、方國有侵入與掠奪行為,而是專為捕掠人口,即“只羌”,除此以外,商朝還強迫已被征服的部落、方國進貢人、畜等,充分表現了奴隸占有制的商王朝民族壓迫的特點。他們將這些主要是俘獲也有一定數量進貢的羌人,用於祭祀祖宗、上帝、河嶽或祈年、法災等重要祀典,從兩三人至上百人不等,其中武丁卜辭有“戊子卜,宕,貞畝今夕用三百羌於丁。“丁是武丁至祖庚、祖甲之世祭祀最隆重的祖先之一,多認為是指祖丁。辭末綴驗辭‘用’,表現占卜後三百羌人一次被殺祭了。這是甲骨文中能確知的一次實際殺祭的最高數字”。在用作人牲的羌人中,不僅有一般的羌人,還有用“二羌白(伯)”的記錄,而對夷人、奚人很少見用作人牲的記錄,“以國族名相稱的人牲除羌以外,出現在卜辭中次數一般較少,有的僅一二條”。除了作人牲,羌人奴隸多用於作畜牧生產,偶也有用於農耕生產,這些生產奴隸奚人及其他各族較多,而羌人則主要是用於作人牲。陳夢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羌可能與夏後氏為同族之姜姓之族是有關係的”。其他如郭沫若、顧頡剛、董作賓、胡厚宣等老一輩甲骨學與古史專家及上引羅琨的論文,都有類似的看法。
在被商王朝當作羌人或氐羌的方國中,也有和商朝關係比較好、甚至在商朝做官,參與商王對羌人的征伐,或者先與商處於敵對關係,後又成為商朝諸侯的。前者如鬼方,卜辭記錄表明不僅罕見商王對鬼方的戰爭,而且“鬼族的代表人物良武丁時起就參與王朝的祭祀、征伐、掠奪羌人等活動,常與當時統治集團中的一些重要成員相提並論,連是否‘得疾’都受到商王的關心”。在史籍《史記·殷本紀》中記述紂王曾“以西伯是、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即鬼侯。在卜辭中也有占卜是否讓鬼族人參加祭祀作殺牲者,“驗辭記占卜結果令鬼與周一同擔任這個職務”。紂時“三公”是何種性質的官,難斷,卜辭中有令鬼與周同參加商王祭祀活動作殺牲人的記載,證明商末鬼方與周族的首領確曾在商王朝廷用事。
總括子午嶺以東被商王朝統稱為羌的部落與方國,大致有三種情形:一種是遊牧的羌人部落,但受商王朝的文化影響較多,在今山西北部、陝北至河套一帶發現商朝時期這種遊牧人的文化遺存頗豐富,叿方是這種人的代表。他們是商王朝在西方的勁敵,是商王朝主要的征伐對象。一種是夏遺民之未臣服於商朝者,如土方,經過征服,可能大多與商族融合,也可能有一部分往北成為匈奴人的來源之一,對龍的崇拜等文化特徵在匈奴人中流傳,大概與夏人遺裔土方加入匈奴族體有關。第三種即如周族人、鬼方等,與商王朝關係較好。周族人是華夏族三支主要來源之一,鬼方與楚人關係密切,也和春秋時期赤狄等隗姓狄人有淵源關係。
如今,氐氏族人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沒有。氐氏族人現主要分布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神池縣一帶地區。
郡望堂號
郡望
河西郡:最早的河西郡是戰國末期魏國所設,其境約在今日山西、陝西一帶。漢朝時期所說河西郡是指河西四郡,即今甘肅的酒泉、張掖、敦煌、武威,是西漢武帝拓邊後於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所設定的。北魏時期設定的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省臨汾地區。唐朝時期設定的河西郡,其時轄地在今雲南省蒙自縣、山西省汾陽縣一帶地區。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①戰國時期原為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為魏所滅,復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巨鹿郡。②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設定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為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為都城;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國置郡。③宋朝時期以定州為中山府,治所為安喜(今河北定縣)。④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為中山縣,今為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堂號
河西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