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毛栒子

氈毛栒子

氈毛栒子(學名:Cotoneaster pannosus Franch.)是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科栒子屬植物,半常綠灌木,高達2米;枝條呈弓形彎曲,小枝細瘦,暗褐色,幼時密生白色絨毛,以後脫落。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米至3200米的荒山多石地或灌木叢中。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區別,主要變種,

形態特徵

半常綠灌木,高達2米;枝條呈弓形彎曲,小枝細瘦,暗褐色,幼時密生白色絨毛,以後脫落。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1-2.5厘米,寬0.8-1.5厘米,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寬楔形,上面中脈下陷,微具柔毛或無毛,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葉脈突起,側脈4-6對;葉柄長2-7毫米,具絨毛。
聚傘花序常具花10朵以下,多時可達21朵,直徑1-3厘米,長1.5-2.5厘米,總花梗和花梗密生絨毛;苞片線形,有毛,早落;花梗長2-3毫米;花直徑8毫米;萼筒鐘狀,外面密被絨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外面密生絨毛,內面多數無毛;花瓣平展,寬卵形或近圓形,長3-3.5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有短爪,內面基部微有柔毛,白色;雄蕊20,與花瓣近等長,花葯紫紅色;花柱2稀3,離生,約與雄蕊等長;子房先端有柔毛。果實球形或卵形,直徑7-8毫米,深紅色,常具2小核。花期6-7月,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0-3200米的荒山多石地或灌木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

物種區別

氈毛栒子和西南栒子很相似,主要異點在於後者葉片上面幼時毛茸較多,葉柄稍短,花瓣直立,果實桔紅色,常具3小核,可以區別。又與華中栒子比較,後者葉片較薄,葉片下面絨毛較少,花葯黃色,果實常具1小核,也易識別。

主要變種

氈毛栒子大葉變種
葉片長達3厘米,窄橢圓形,形態介於氈毛栒子和陀螺果栒子兩種之間。
分布於雲南西北部,四莽大雪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