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毫銖
- 拼音:háo zhū
- 注音:ㄏㄠˊ ㄓㄨ
- 出處:《郭常傳》
指極輕微的分量。毫、銖均是微小的重量單位。1 唐 沈亞之 《郭常傳》:“夫販賈之人,細度而狹見,終日希售榷買,計量於毫銖之間。”舊題 宋 蘇軾 《漁樵...
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等於舊制一兩(亦有其他說法,標準不一):銖兩(極輕微的分量)。錙銖(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喻極微小的數量)。...
銖分毫析(zhū fēn háo xī),是指細微地分析。出自宋代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銖分毫析(zhū fēn háo xī),是指細微地分析。出自宋代朱熹《朱...
錙銖,漢語辭彙。拼音:zī zhū。錙、銖,均為古代重量單位,是相對很小的重量單位。錙銖用來比喻極微小的數量。現代漢語用“錙銖必較”來形容非常小氣,也比喻氣量...
分毫,fēn háo,漢語辭彙,形容極細微或極少量。...... 分毫,fēn háo,漢語辭彙,形容極細微或極少量。 [1] 中文名 分毫 讀音】 fēn háo 釋義 】形容極...
再說分、厘、毫、絲、忽等,原是小數名稱,後從長度借用為重量單位名稱,自宋代開始定為錢的十退小單位。宋代權衡的改制廢棄了銖、絫、黍等名稱,其重量單位名稱...
五銖:中國古代貨幣。漢武帝在位期間,鑒於原流通貨幣四銖半兩與“三銖”錢引發嚴重幣值混亂,鑄行重如錢文的“五銖”錢。其經歷郡國自鑄、官行赤仄、三官分...
銖兩悉稱(zhū liǎng xī chèn):悉:都;稱:相當。形容兩者輕重相當,絲毫不差。出自 魯迅《偽自由書·不通兩種》。...
從書法上看,錢文“五”字變化較大,一般字形瘦長,“五”字兩邊交筆已變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橫有的較長而接於外郭;“銖”字“朱”字頭方折,“...
銖銖較量( zhū zhū jiào liàng):指極精細地計較衡量。出自清·陳確《原教》。...... 銖銖較量( zhū zhū jiào liàng):指極精細地計較衡量。出自清·陳...
從書法上看,錢文“五”字變化較大,一般字形瘦長,“五”字兩邊交筆已變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橫有的較長而接於外郭;“銖”字“朱”字頭方折,“...
直百五銖,三國時期蜀漢錢幣。錢的面文意思是一枚直百五銖的價值可以與一百枚五銖錢的價值相等,是一種大值虛幣。中文名 直百五銖 時期 三國時期 地區 蜀漢...
“銖”字“金”旁四點作短豎而布局疏朗,絕無字劃與穿廓擁擠模糊現象。因“赤仄”五銖以一當五,並非在社會流通,只能用5個郡國五銖換1個“赤仄”五銖,充以...
“五銖”二字寬肥圓柔,筆劃較粗且淺,面文“五”字中間交筆彎曲,上下兩橫不出來,“銖”字“金”字頭呈三角形,比西漢五銖金字旁大,“金”字四點較長;“朱...
錙銖不爽( zī zhū bù shuǎng):猶言分毫不差。出自於清·周亮工《書影》卷八:“條分縷析,一一相配,而錙銖不爽也。”...
第九種,降金大尾平,直徑24.4毫米,厚度1.6毫米,“平”、“銖”兩字變化很大。第十種,仰五離銖,直徑24.6毫米,厚度1.5毫米,“五”、“銖”兩字變化很大。 降...
其主要特徵為“五”字交筆彎曲,“銖”字的“金”字旁多呈等腰三角形而又低於“朱”字。其中宣帝晚期鑄造的五銖錢外郭由外向內呈坡狀傾斜。最常見的郭厚1.5...
珠零錦粲,成語,作賓語、定語,指如珠玉之鏗零,錦繡之燦爛。比喻文詞華麗、鏗鏘。語本《 魏書·宗欽傳》:“口吐瓊音,手揮霄翰,彈毫珠零,落紙錦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