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重倬(1617—1685)明末清初文學家。字卓人,號劬軒,又號補庵。武進(今常州市區)人。清順治二年(1645)舉人。四年會試,以文體怪異,不奉年號被拘。三年後始從寬審結,仍準與會試。在鄉與黃永、
董以寧、
鄒祗謨、龔百藥、
陳玉璂舉社,以古學相勉,旁及詩歌。曾任太湖教諭,因母喪歸。十六年改太倉學正,與當地名士
吳偉業等相唱和,後遷浙江石門知縣。十八年因
奏銷案黜職,降補江西贛州府經歷。康熙十年(1671)還里。顏其書室曰“修裕”,靜坐著書,講學於城中二賢祠。其學凡三變,初學
韓愈、蘇軾,繼學司馬遷、班固,後則仿六經及諸子百家,愈變愈工。著有《樂志堂詩集》、《卓人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