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大雅·盪之什圖

毛詩·大雅·盪之什圖

《毛詩·大雅·盪之什圖》是宋代馬和之創作的繪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詩·大雅·盪之什圖
  • 作者:馬和之
  • 創作年代:宋代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馬和之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及第進士,官拜上部侍郎,可是使其出名的不是因官,而是以畫聞名-尤其是《毛濟圖卷》使他大為有名、南宋高宗非常重視纖學,也最注重《濟經》,是為了宣揚儒家思想,以其鞏固封建統治地位:漢代以後詩者魯、齊、韓,毛四家,只有《毛詩》為古文詩學,東漢時最為僻行-魏晉後通行的濤纖就是《毛濤》了:而作為齊,魯、韓一家,白魏晉以後逐漸消廣。長期以來《詩經》一直受到很高的評價。宋高宗趙構擅長行、草書,嘗云:“作書當寫纖書,不惟寫’,義得經書不忘”,所以,每當自己撰寫《毛詩》時,就要馬和之為他作畫。
這幅圖是現今流傳的諸多《毛詩圖卷》的仿本中被公認為優秀、古老的作品;《毛詩》相傳為西漢初毛亨和毛萇所傳,據其學;於孔子弟子子夏,《漢書·藝義志》答錄《毛清》二十幾卷,《毛濟故訓傳》—二十卷:原《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一大類,“風”有十五國風;“雅”有“大雅”、“小雅”;“頌”有“周頌”、“魯頌”、“商頌”-“風”即“國風”,是當時四周初至春秋巾口叫女集的民間濟歌:雅”與“頌”出於當時統治階級的宴會樂歌和暴露時政的作品:所以詩經一直受到很高評價,不儀對我國的文學發展有深遠影響,而且是很珍貴的古代史料,所以本圖《毛詩·大雅·盪之什圖 》是屬於毛詩中出於統治階級之手的詩歌作品。本圖刊載的是崇高和常武二篇-據記載馬和之為宋高宗300多篇《毛詩》作畫,此為其中之一。

作者簡介

馬和之,生卒年未詳,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高宗紹興時(1131—1162)進士,官至工部侍郎,或說畫院待詔。周密曾謂“御前畫院儀十人,和之居其首焉”:擅人物,佛像、山水,川柳葉描(一作螞蝗描),人物畫仿吳道子,行筆飄逸,著色輕淡,“務去華藻”,人稱“小吳土”。高宗趙構、孝宗趙音,深重其筆,每寫《詩經》,命他補圖,內容包括甲蟲、花鳥、樓閣、走曾,人物、山水,煌煌巨製,無所不備;元代正蒙贊其作品:“脫去鉛華艷冶,專為清雅圓融,向來畫院一派,至是為之一洗”;明代文徵明說他“清潤中和”,傳世作品有《唐風》等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