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脈柳卵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莖直立,通常不分枝。葉互生,披針形,長7-15厘米,寬1-3厘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被微柔毛,具短柄。總狀花序頂生,伸長,花序軸被短柔毛;在亞洲也分布於堪察加南部、薩哈林南向日本、朝鮮半島,向西經喜馬拉雅達高加索與土耳其;在北美洲也廣為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脈柳卵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桃金孃目
- 科:桃金孃科
- 種:毛脈柳卵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區分,
形態特徵
苞片條形,長1-2厘米;花大,兩性,紅紫色,具長約1-2厘米的花柄;萼筒稍延伸於子房之上,裂片4,條狀披針形,長1-1.5厘米,外面被短柔毛;花瓣4,倒卵形,長約1.5厘米,頂端鈍圓,基部具短爪;雄蕊8,向一側彎曲;子房下位,被毛。蒴果圓柱形,長7-10厘米;種子多數,頂端具1簇長約1-1.5厘米白色種纓。 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北半球溫、寒帶廣布。生於河岸或山谷沼澤地。全株含鞣質,可提制栲膠。
生長環境
在北方生長於海拔500-2800米的地帶,在西南部生長於海拔550-3600米的地帶。生境與柳蘭類似。
分布範圍
產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昆俞山)、河南西部、陝西、寧夏南部、甘肅東南部、青海東部、江西(廬山)、湖北西部、四川、貴州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與南部。
物種區分
本亞種為多倍體,與二倍體(原亞種)柳蘭在中國甚至亞洲有廣闊的重疊分布區,由於其間基因交流頻繁,常可見中間類型,故過去在亞洲常處理作一個分類群實體。實際上,它們不僅染色體倍性不同,且形態學(尤莖與葉脈的毛被、葉基部楔形等)、花粉學也明顯不同,從洲際巨觀範圍觀察它們的分布區也不同,故處理作不同亞種實體較為自然。
與柳蘭的區別:莖中上部周圍被曲柔毛;葉多少具短柄(長2-7毫米),長9-23厘米,寬1-3.5厘米,下面脈上有短柔毛,基部楔形,邊緣具淺牙齒;花粉粒常較大(平均徑85微米),有三分之一具4或5孔;花瓣較大,長12-23毫米,寬7-13毫米;地理分布較南或與柳蘭生長同一山上海拔較低地帶。花期6-9月,果期7-10月。染色體數n=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