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管蟲屬

毛管蟲屬

毛管蟲屬(Trichophrya)是原生動物門纖毛亞門、動基片綱、吸管亞綱吸管目枝管科的一屬。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發育,生活習性,分類,危害,預防措施,治療方法,

形態特徵

蟲體形狀不定,有長形、卵形或圓形等。身體之一端具有1束放射狀的吸管。但也有不只一端長有吸管的種類。吸管之末端膨大成球棒狀。大核1個,呈棒狀或香腸狀,內有核內體。小核1個,在大核之側。具伸縮泡3~5個。

生長發育

生殖方法行內出芽。首先在母體的前部的細胞質形成半弧形的裂縫,以後裂縫逐漸發展成一圓形,並包圍著一團細胞質,形成2~3行纖毛,這稱為胚芽。胚芽發育時,小核進行有絲分裂。其中的1個子核遷移到發育的胚芽。小核開始分裂,隨後大核也開始分裂,先在大核的一邊出現瘤狀突起,核質則隨之流向還在發育的胚芽。以後子核完全分離,最後胚芽與母體脫離,成為自由活動的纖毛幼蟲。
纖毛幼蟲正面觀圓形,直徑20~33μm。側面觀碟形或氈帽狀,周圍長著2~3行纖毛,內有大小核各1,並有伸縮泡。幼蟲活動活潑,運動方式與車輪蟲相似。纖毛幼蟲和宿主接觸後,營固定生活。纖毛消失,長出吸管,漸漸發育為成蟲。

生活習性

毛管蟲寄生於多種淡水魚類的鰓和皮膚,比如寄生在草魚、青魚、鰱、鱅、鯪、鯉、鯽、團頭魴、加州鱸、鱖等多種淡水魚的鰓上,借幼蟲傳播。

分類

主要種類:我國文獻已記載的有中華毛管蟲(T. sinensis Chen)、遼河毛管蟲(T. liaohoensis Chen)、湖北毛管蟲(T. hupehensis Chen & Hsieh)、變異毛管蟲(T. variformis Lee)、雙泡毛管蟲(T. bivacuola Li)等。

危害

它們分布廣泛,寄生於多種淡水魚類的鰓和皮膚,並被認為可使魚種致病。蟲體大量貼附鰓小片上,破壞小魚的鰓上皮細胞,妨礙宿主的呼吸,使魚呼吸困難,上浮水面。病魚體瘦弱,嚴重時,可引起死亡。全國各主要養魚地區都有流行。流行於6~10月。傳播靠纖毛幼蟲的直接接觸。主要危害夏花草魚和越冬魚種。

預防措施

1、徹底清塘。
2、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優良水質,提高魚體抵抗力。
3、魚种放養前用下列任一種藥液進行藥浴消毒:
(1)每立方米水體放硫酸銅8-10克,藥浴10-30分鐘。
(2)每立方米水體放硫酸銅5.7-7.15克和硫酸亞鐵2.3-2.85克,藥浴10-30分鐘。
(3)每立方米水體加高錳酸鉀10-20克,藥浴10-30分鐘。

治療方法

1、全池遍灑硫酸銅或螯合銅,每立方米水體放0.5-0.7克。
2、全池遍灑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每立方米水體放硫酸銅0.36-0.5克和硫酸亞鐵0.14-0.2克。
用藥物預防和治療時的注意事項同隱鞭蟲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