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竅
- 拼音:máo qiào
- 注音:ㄇㄠˊ ㄑㄧㄠˋ
- 釋義:毛孔。
詞語信息毛竅(毛竅)詞語解釋毛孔。 明 劉基 《二鬼》詩:“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竅,勿使淫邪發洩生瘡痍,兩眼相逐走不歇。”參見“ 毛孔 ”。 ...
毛竅血出,證名。亦稱脈溢。見《醫學入門》卷八:“毛竅血出,節次若血不出,皮膨脹如鼓,須臾眼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飲生薑汁、水各一二盞即安。” ...
體癬又稱“圓癬”或“金錢癬”,是由毛髮癬菌、小芽孢菌或表皮癬菌引起。其傳染來源主要是手癬,足癬,甲癬及污染的衣著等。股癬多數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
大葉胡枝子,中藥材名。本品為豆科大葉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 Franch.,以根、葉入藥。功能主治為:宣開毛竅,通經活絡。主治疹痧不透,頭暈眼花,汗不出,手臂酸麻。...
脈溢是指毛竅血出。“毛竅血出,節次若血不出,皮膨脹如鼓,須臾眼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飲生薑汁、水各一二盞即安。”出至《醫學入門》。...
如意黑白散,中藥方劑,用於祛風活血,除濕清熱,補益肝腎。主治風邪侵犯皮膚,襲入毛孔,致使氣血瘀滯,毛竅閉塞,血不榮膚。...
麻黃二陳湯,中醫方劑名。具有疏風散寒,化痰定喘的功效,主治夾痰傷寒。感寒邪而生痰,毛竅外閉,肺氣逆滿,邪氣無從發泄,咳喘痰多,病情較重者。...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寒性收縮,使陽氣不得宣洩的病機。寒在皮毛腠理,則毛竅收縮,衛陽閉束,出現惡寒、無汗等病。《素問·舉痛論》:“寒則氣收”,又“寒則腠理...
症狀: 衛氣有溫養皮膚,開合毛竅和調節寒溫、抵禦外邪的作用。如衛氣虛則不能固表。皮膚腠理疏鬆,外邪容易侵入,易得感冒。發病時,表現為自汗,怕風等症狀。 ...
麻黃六合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保命歌括》卷八。具有溫經通絡,清肝滋陰之功效。主治脈脹病。症見肺受寒邪,汗孔閉密,汗不得泄,衛強榮弱,毛竅之中,節次血出...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寒邪致病的病機。寒邪侵入人體,易使陽氣收斂,牽引作痛。如寒侵肌表,毛竅收引,衛陽閉寒,可致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脈緊。寒客經絡...
是知餘毒不淨,外感風邪,閉塞毛竅,發熱頭痛;上攻於目,發生赤白膜等症。名稱 葛根透毒湯 出處 《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 葛根、連翹、花粉、銀花、薄荷、大...
肺主皮毛,肺部的火熱之邪原本可通過毛竅隨汗液等散發出去,一旦感受風寒之邪,毛竅因寒邪而閉塞,肺部熱邪不能散發,因此越積越重,這樣就形成了寒包熱證,即外寒...
病證名。指出疹發熱。為正氣鼓毒外透所致。《瘄略》:“出瘄發熱,愈壯愈妙,熱壯斯能盡透。但須知此熱乃從胃腑中鬱蒸而出,斷不可誤謂表邪,以大開其毛竅...
本症俗名「汗斑」。多由臟腑積熱,復感風濕,侵入毛孔,使氣血凝 滯,毛竅閉塞而發。多生於胸,背,面,項等部位,為紫色或白色的斑點,斑點可以很快擴展,甚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