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稔根

毛稔根

毛稔根,中藥名。為野牡丹科野牡丹屬植物毛稔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的根。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消食止瀉,消腫止血之功效。主治水瀉,痢疾,風濕痹痛,便血,咯血,崩漏,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毛稔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桃金孃目
  • :野牡丹科
  • :野牡丹屬
  • :毛稔
  • 分布區域: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 採收時間:冬季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或全株。

性味

味微苦、澀,性平。

功效

消食止瀉,消腫止血。

主治

水瀉,痢疾,風濕痹痛,便血,咯血,崩漏,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水瀉,便血,婦女月經過多,外傷出血,毛稔乾根30-90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肺結核,紅芯豬牯稔根60g,兩面針根15g,煲瘦肉服。(《惠陽地區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敷。

炮製

採集加工:冬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大灌木,高1.5-3m。地上部分被平展的長粗毛,毛基部膨大。葉對生;葉柄長1.5-4cm;葉片堅紙質,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8-22cm,寬2.5-8cm,先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鈍或圓形,全緣,兩面被隱藏於表皮下的糙伏毛;基出脈5條。通常頂生1花,有時3-5朵組成傘房花序;苞片戟形,膜質;花梗長約5mm;萼管長1-2cm,裂片5(-7),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裂片間具小裂片;花瓣粉紅色或紫紅色,5(-7)枚,寬倒卵形,上部略偏斜,先端微凹,長3-5cm,寬2-2.2cm;雄蕊5長5短,長者藥隔基部伸延,末端2裂,花葯長約1.3cm,短者藥隔不伸延,花葯長達9mm,基部具2小瘤;子房半下位,5室,密被剛毛。蒴果杯狀球形,胎座肉質,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密被紅色長硬毛,長1.5-2.2cm,直徑1.5-2cm。花果期幾乎全年,通常在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m以下的山麓、溝邊、濕潤的草叢或矮灌叢中。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相關論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收斂止血,消食止痢。治水瀉,便血,婦女月經過多,外傷出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