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賈章旺所著的《毛澤東領導下的新中國十七年(上下)》記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66年初,毛澤東主席和他的戰友們及中共中央率領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探索新中國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記述了革命先輩們不斷勇於摸索、不斷艱苦實踐的苦衷,包括遇到挫折的苦悶和取得成功的喜悅。《毛澤東領導下的新中國十七年(上下)》嚴格按照當年所發生的各件事情的脈絡,採用編寫志書體裁,有聞必錄,述而不論,文字簡約,內容充實,有較強的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毛澤東領導下的新中國十七年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886頁
- 開本:16
- 作者:賈章旺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44865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今天,在中共中央正確帶領下,全國人民正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奮勇向前。
我們相信,在毛澤東及其戰友們開創的思想和道路指引下,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經過數代人不懈的努力,共產主義事業的偉大理想一定能夠實現。
歷史的車輪永遠將奔騰前進!
賈章旺所著的《毛澤東領導下的新中國十七年(上下)》供讀者閱讀。
我們相信,在毛澤東及其戰友們開創的思想和道路指引下,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經過數代人不懈的努力,共產主義事業的偉大理想一定能夠實現。
歷史的車輪永遠將奔騰前進!
賈章旺所著的《毛澤東領導下的新中國十七年(上下)》供讀者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建設人民新中國(上)
一、建立人民新政權
二、出訪蘇聯
三、國計民生
四、打擊投機
五、積極安撫
六、新解放區土地改革
七、軍隊整編
八、鎮壓反革命
九、移風易俗的社會改造
第二章 抗美援朝
一、朝鮮
二、我國寶島台灣省
三、“聯合國軍”
四、中國人民志願軍
五、第一次戰役
六、毛岸英烈士
七、第二、三、四、五次戰役
八、邊打邊談(一)
九、邊打邊談(二)
十、戰爭結束
第三章 建設人民新中國(下)
一、帝國主義對新中國禁運
二、新中國經濟建設
三、新中國文化教育事業
四、對電影《武訓傳》的討論
五、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
六、整頓黨的作風
七、開展“三反”、“五反”運動
八、建立經濟互助組織
九、衛生防疫
第四章 建設社會主義(上)
一、探索前進
二、全國財經會議
三、農業生產合作化
四、高崗、饒漱石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六、關於合作化的爭論
七、《論十大關係》
八、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九、文藝界
十、知識分子會議
十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十二、嘗試第三次國共合作
十三、《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十四、整風反右
十五、“一五”成就
十六、批評“反冒進”
十七、大躍進
十八、中美關係
十九、愛國衛生運動
第五章 廬山會議
一、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二、糾“左”
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四、平息西藏叛亂
五、民族區域自治
六、繼續糾“左”
七、彭德懷的思索
八、“神仙會”
九、彭德懷的信
十、彭、黃、張、周
第六章 建設社會主義(下)
一、讀書學習
二、赫魯雪夫
三、北戴河會議
四、中蘇論戰(一)
五、外交
六、調查研究
七、彭德懷回故鄉
八、毛澤東談“繼承人”
九、七千人大會
十、階級鬥爭
十一、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十二、英雄輩出
十三、軍隊建設
十四、“四清”運動(一)
十五、羅榮桓
十六、與外國友人談話
十七、“三線”建設
十八、“四清”運動(二)
十九、核子彈
二十、“四清”運動(三)
二十一、中蘇論戰(二)
二十二、文化、科技、衛生、體育
二十三、李宗仁歸國
二十四、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後 記
一、建立人民新政權
二、出訪蘇聯
三、國計民生
四、打擊投機
五、積極安撫
六、新解放區土地改革
七、軍隊整編
八、鎮壓反革命
九、移風易俗的社會改造
第二章 抗美援朝
一、朝鮮
二、我國寶島台灣省
三、“聯合國軍”
四、中國人民志願軍
五、第一次戰役
六、毛岸英烈士
七、第二、三、四、五次戰役
八、邊打邊談(一)
九、邊打邊談(二)
十、戰爭結束
第三章 建設人民新中國(下)
一、帝國主義對新中國禁運
二、新中國經濟建設
三、新中國文化教育事業
四、對電影《武訓傳》的討論
五、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
六、整頓黨的作風
七、開展“三反”、“五反”運動
八、建立經濟互助組織
九、衛生防疫
第四章 建設社會主義(上)
一、探索前進
二、全國財經會議
三、農業生產合作化
四、高崗、饒漱石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六、關於合作化的爭論
七、《論十大關係》
八、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九、文藝界
十、知識分子會議
十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十二、嘗試第三次國共合作
十三、《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十四、整風反右
十五、“一五”成就
十六、批評“反冒進”
十七、大躍進
十八、中美關係
十九、愛國衛生運動
第五章 廬山會議
一、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二、糾“左”
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四、平息西藏叛亂
五、民族區域自治
六、繼續糾“左”
七、彭德懷的思索
八、“神仙會”
九、彭德懷的信
十、彭、黃、張、周
第六章 建設社會主義(下)
一、讀書學習
二、赫魯雪夫
三、北戴河會議
四、中蘇論戰(一)
五、外交
六、調查研究
七、彭德懷回故鄉
八、毛澤東談“繼承人”
九、七千人大會
十、階級鬥爭
十一、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十二、英雄輩出
十三、軍隊建設
十四、“四清”運動(一)
十五、羅榮桓
十六、與外國友人談話
十七、“三線”建設
十八、“四清”運動(二)
十九、核子彈
二十、“四清”運動(三)
二十一、中蘇論戰(二)
二十二、文化、科技、衛生、體育
二十三、李宗仁歸國
二十四、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後 記
文摘
會議選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80人,選舉毛澤東為全國委員會主席。會議選舉由63名委員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會議經過認真熱烈討論,一致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簡稱《共同綱領》)。
這個綱領經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三小組決定由中國共產黨負責起草。中共中央十分重視,周恩來具體負責領導這項工作。初稿寫出後,政協代表討論兩次,起草小組討論三次,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討論兩次,然後提交政協籌備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而後,提交政協全體會議討論。
在修改討論中,毛澤東十分重視,對草案作過多次修改,寫下了有關批語。《共同綱領》這個名稱也是毛澤東定下的。毛澤東強調,這個《共同綱領》不是一個階級、一個政黨的綱領。1949年9月6日,毛澤東作了修改後,要求印1000冊,供政協代表討論;9月11日,毛澤東要求胡喬木修改後印100份,送周恩來,請起草小組修改;修改後,再印1000冊。
《共同綱領》是起國家臨時憲法作用的大法。
《共同綱領》全文約8000字,包括序言、總綱、政權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七章60條。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產主義,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富強而奮鬥。”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各級人民政府。……國家最高政權機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人民政府為行使國家政權的最高機關。”各級政權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即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統一的軍隊,即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公安部隊,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統率。”這支軍隊根據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的原則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以革命精神和愛國精神教育部隊指戰員。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建設的根本方針,是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達到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之目的。”規定指出:國營經濟為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凡屬有關國家經濟命脈和足以操縱國計民生的事業,均應由國家統一經營;凡屬國有的資源和企業,均為全體人民的公共財產,為人民共和國、繁榮經濟的主要物質基礎和整個社會經濟的領導力量;凡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私營經濟事業,人民政府應鼓勵其經營的積極性,並扶助其發展;在必要和可能的條件下,應鼓勵私人資本向國家資本主義方向發展,例如為國家企業加工,或與國家合營、或用租借形式經營國家的企業,開發國家的富源等;實行土地改革,保護農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權,鼓勵和扶助廣大勞動人民根據自願原則發展各種合作事業。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指出:努力發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藝、體育和衛生事業,保護新聞自由;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公民的公德。
《共同綱領》規定:“提倡國民體育。推廣衛生醫藥事業,並注意保護母親、嬰兒和兒童的健康。”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反對帝國主義和各民族內部的人民公敵,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反對大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禁止民族間的歧視、壓迫和分裂各民族團結的行為。”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願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同各國建立外交關係,並與各國政府發展經濟貿易。
P2-3
會議經過認真熱烈討論,一致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簡稱《共同綱領》)。
這個綱領經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三小組決定由中國共產黨負責起草。中共中央十分重視,周恩來具體負責領導這項工作。初稿寫出後,政協代表討論兩次,起草小組討論三次,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討論兩次,然後提交政協籌備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而後,提交政協全體會議討論。
在修改討論中,毛澤東十分重視,對草案作過多次修改,寫下了有關批語。《共同綱領》這個名稱也是毛澤東定下的。毛澤東強調,這個《共同綱領》不是一個階級、一個政黨的綱領。1949年9月6日,毛澤東作了修改後,要求印1000冊,供政協代表討論;9月11日,毛澤東要求胡喬木修改後印100份,送周恩來,請起草小組修改;修改後,再印1000冊。
《共同綱領》是起國家臨時憲法作用的大法。
《共同綱領》全文約8000字,包括序言、總綱、政權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七章60條。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產主義,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富強而奮鬥。”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各級人民政府。……國家最高政權機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人民政府為行使國家政權的最高機關。”各級政權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即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統一的軍隊,即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公安部隊,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統率。”這支軍隊根據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的原則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以革命精神和愛國精神教育部隊指戰員。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建設的根本方針,是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達到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之目的。”規定指出:國營經濟為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凡屬有關國家經濟命脈和足以操縱國計民生的事業,均應由國家統一經營;凡屬國有的資源和企業,均為全體人民的公共財產,為人民共和國、繁榮經濟的主要物質基礎和整個社會經濟的領導力量;凡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私營經濟事業,人民政府應鼓勵其經營的積極性,並扶助其發展;在必要和可能的條件下,應鼓勵私人資本向國家資本主義方向發展,例如為國家企業加工,或與國家合營、或用租借形式經營國家的企業,開發國家的富源等;實行土地改革,保護農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權,鼓勵和扶助廣大勞動人民根據自願原則發展各種合作事業。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指出:努力發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藝、體育和衛生事業,保護新聞自由;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公民的公德。
《共同綱領》規定:“提倡國民體育。推廣衛生醫藥事業,並注意保護母親、嬰兒和兒童的健康。”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反對帝國主義和各民族內部的人民公敵,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反對大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禁止民族間的歧視、壓迫和分裂各民族團結的行為。”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願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同各國建立外交關係,並與各國政府發展經濟貿易。
P2-3
後記
2013年是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
他老人家的生命離開我們已經三十七八個年頭了。
這些年來,國內和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不管時光如何流逝,毛澤東主席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高大和清晰。普通的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幹部,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人都由衷地懷念和敬仰著他。
毛澤東主席熟悉和了解中國5000年的文化和歷史,他的知識濃縮了中華民族的精華。他的思想永遠是中華民族和世界被壓迫、被剝削勞動人民的巨大精神財富。
毛澤東主席的話:“民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共產黨人好比土地,人民好比種子”、“人民萬歲”,這些發自肺腑的語言,今天,讀起來是多么親切和生動啊!
中國人民擁有了毛澤東主席,是中國人民的榮幸和驕傲。中國人民將世世代代擁戴和信仰他。
無論世事如何變幻,人民對毛澤東主席的美好感情決不會改變。
我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迷戀研究毛澤東生平這一課題。30餘年來,我執著地刻苦鑽研,不言放棄。我試圖用我粗拙的筆,將他老人家的所思、所憂、所期、所盼、所愛、所恨,再現出來,將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酸甜苦辣、艱苦卓絕、無私無畏、波瀾壯闊記述下來。
我有一個夢想,當人們想念毛澤東主席的時候,看看我的書,能達到精神上的升華,產生工作與生活上的動力。我就知足了。
此作品動筆於1991年春天,1993年春天完成初稿。分別於2003年12月、2007年1月、2011年12月、2012年10月、2013年4月,5次修訂、補充、完善。
此書的出版,我深情地感謝曾經無私幫助我的各位朋友,是他們的鼓勵和支持,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力量。
他們是:河北省政府可持續發展辦公室王向成先生,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長王庚年先生,中國金橋廣告公司董事長李惠民先生,華夏銀行甄為書先生,中信銀行李晶先生,北京市嘉地律師事務所蔣華光先生、韓懷義先生,河北教育出版社鄧子平先生,河北省講師團陸仁泉先生,河北省委黨校朱貴玉先生,中國晶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長林先生,中國銀監會邢台監管分局賈捷先生,河北鐵道學院王久戰先生,河北省大名師範司中瑞先生,邯鄲市金麟房地產公司董保文先生、范保興先生,最高人民檢察院方圓雜誌社郭建禾先生、王建輝先生,北京邯緣商務會館韓太生先生、李邯生先生,中國銀監會趙縣監管辦李英斌先生,中央文獻出版社李慶田先生,我的朋友蘇振江先生、石東風先生。
賈章旺
2013年5月完稿於河北省大名縣孝廬
他老人家的生命離開我們已經三十七八個年頭了。
這些年來,國內和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不管時光如何流逝,毛澤東主席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高大和清晰。普通的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幹部,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人都由衷地懷念和敬仰著他。
毛澤東主席熟悉和了解中國5000年的文化和歷史,他的知識濃縮了中華民族的精華。他的思想永遠是中華民族和世界被壓迫、被剝削勞動人民的巨大精神財富。
毛澤東主席的話:“民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共產黨人好比土地,人民好比種子”、“人民萬歲”,這些發自肺腑的語言,今天,讀起來是多么親切和生動啊!
中國人民擁有了毛澤東主席,是中國人民的榮幸和驕傲。中國人民將世世代代擁戴和信仰他。
無論世事如何變幻,人民對毛澤東主席的美好感情決不會改變。
我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迷戀研究毛澤東生平這一課題。30餘年來,我執著地刻苦鑽研,不言放棄。我試圖用我粗拙的筆,將他老人家的所思、所憂、所期、所盼、所愛、所恨,再現出來,將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酸甜苦辣、艱苦卓絕、無私無畏、波瀾壯闊記述下來。
我有一個夢想,當人們想念毛澤東主席的時候,看看我的書,能達到精神上的升華,產生工作與生活上的動力。我就知足了。
此作品動筆於1991年春天,1993年春天完成初稿。分別於2003年12月、2007年1月、2011年12月、2012年10月、2013年4月,5次修訂、補充、完善。
此書的出版,我深情地感謝曾經無私幫助我的各位朋友,是他們的鼓勵和支持,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力量。
他們是:河北省政府可持續發展辦公室王向成先生,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長王庚年先生,中國金橋廣告公司董事長李惠民先生,華夏銀行甄為書先生,中信銀行李晶先生,北京市嘉地律師事務所蔣華光先生、韓懷義先生,河北教育出版社鄧子平先生,河北省講師團陸仁泉先生,河北省委黨校朱貴玉先生,中國晶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長林先生,中國銀監會邢台監管分局賈捷先生,河北鐵道學院王久戰先生,河北省大名師範司中瑞先生,邯鄲市金麟房地產公司董保文先生、范保興先生,最高人民檢察院方圓雜誌社郭建禾先生、王建輝先生,北京邯緣商務會館韓太生先生、李邯生先生,中國銀監會趙縣監管辦李英斌先生,中央文獻出版社李慶田先生,我的朋友蘇振江先生、石東風先生。
賈章旺
2013年5月完稿於河北省大名縣孝廬
序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毛澤東主席滿懷信心地說:“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實踐證明,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正如中國共產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所說:
新中國成立後頭三年,我們肅清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的殘餘武裝力量和土匪,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級的人民政府,沒收了官僚資本企業並把它們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統一了全國財政經濟工作,穩定了物價,完成了新解放區土地制度的改革,鎮壓了反革命,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開展了打退資產階級進攻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對舊中國的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進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
中國人民勝利完成繁重的社會改革任務並進行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迅速恢復了在舊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全國工農業生產1952年底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1952年,黨中央按照毛澤東同志的建議,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個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
在過渡時期中,我們黨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我們創造了委託加工、計畫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最後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經構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對個體農業,我們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創造了從臨時互助組和常年互助組,發展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發展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過渡形式。對於個體手工業的改造,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法。在改造過程中,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和合作經濟表現了明顯的優越性。到1956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這項工作中也有缺點和偏差。在1955年夏季以後,農業合作化以及對手工業和個體商業的改造要求過急,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簡單劃一,以致遺留了一些問題。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對於一部分原工商業者的使用和處理也不很適當。但整個來說,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如此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的經濟建設,依靠我們自己的努力,加上蘇聯和其他友好國家的支援,同樣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批為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建立了起來。從1953年到1956年,全國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19.6%,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4.8%。經濟發展比較快,經濟效果比較好,重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比較協調。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1954年9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5年3月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增強了黨的團結。
1956年1月黨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和隨後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規定了對知識分子和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正確政策,促進了這方面事業的繁榮。由於黨的正確政策、優良作風和崇高威信深入人心,廣大幹部、民眾、青年和知識分子自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各項革命和建設工作,在全國形成了革命的、健康的、朝氣蓬勃的社會道德風尚。
1956年4月,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係》講話,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得很成功。大會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我們還必須為解放台灣、為徹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最後消滅剝削制度和繼續肅清反革命殘餘勢力而鬥爭,但是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雖然還有階級鬥爭,還要加強人民民主專政,但其根本任務已經是在新的生產關係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大會堅持了1956年5月黨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大會著重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民眾的聯繫。“八大”的路線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始轉入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了3倍。棉紗、原煤、發電量、原油、鋼和機械設備等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巨大的增長。從1965年起實現了石油全部自給。電子工業、石油化工等一批新興的工業部門建設了起來。工業布局有了改善。農業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開始大規模地展開,並逐漸收到成效。全國農業用拖拉機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長6倍以上,農村用電量增長70倍。高等學校的畢業生為前七年的4.9倍。教育質量顯著提高。科學技術工作也有比較突出的成果。
1957年春,毛澤東同志在提出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接著,他提出要“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的要求。
1958年,毛澤東提出要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上來。這些都是“八大”路線的繼續發展,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毛澤東同志在領導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時提出了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反對平均主義,強調發展商品生產、遵守價值規律和做好綜合平衡,主張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計畫等觀點;劉少奇同志提出了許多生產資料可以作為商品進行流通和社會主義社會要有兩種勞動制度、兩種教育制度的觀點;周恩來同志提出了我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等觀點;陳雲同志提出了計畫指標必須切合實際,建設規模必須同國力相適應,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必須兼顧,制定計畫必須做好物資、財政、信貸平衡等觀點;鄧小平同志提出了關於整頓工業企業,改善和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等觀點;朱德同志提出了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鄧子恢等同志提出了農業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的觀點。所有這些,在當時和以後都有重大的意義。黨中央在調整國民經濟過程中陸續制定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和有關工業、商業、教育、科學、文藝等方面的工作條例草案,比較系統地總結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分別規定了適合當時情況的各項具體政策,至今對我們仍然有重要的借鑑作用。
我們現在賴以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技術基礎,很大一部分是這個期間建設起來的。全國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幹力量和他們的工作經驗,大部分也是在這個期間培養和積累起來的。
1957年的經濟工作,由於認真執行黨的“八大”的正確方針,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效果最好的年份之一。這一年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發動民眾向黨提出批評、建議,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正常步驟。在整風過程中,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乘機鼓吹所謂“大鳴大放”,向黨和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放肆地發動進攻,妄圖取代共產黨的領導,對這種進攻進行堅決的反擊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鬥爭被嚴重地擴大化了,把一批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和黨內幹部錯劃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後果。
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及其基本點,正確的一面是反映了廣大人民民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狀況的普遍願望,其缺點是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在這次會議前後,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在生產建設中發揮了高度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
從1958年底到1959年7月中央政治局廬山會議前期,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努力領導全黨糾正已經覺察到的錯誤。但是,八屆八中全會關於所謂“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決議是錯誤的。
由於“大躍進”和“反右傾”,加上當時自然災害和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契約,我國國民經濟在1959年到1961年發生嚴重困難,國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損失。
1960年冬,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並且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隨即在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同志的主持下,制定和執行了一系列正確的政策和果斷的措施,這是這個歷史階段中的重要轉變。
1962年1月召開的有7000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大會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會議前後又為“反右傾”運動中被錯誤批判的大多數同志進行了甄別平反。此外,還給被劃為“右派分子”的大多數人摘掉了帽子。由於這些經濟和政治的措施,從1962年到1966年國民經濟得到了比較順利的恢復和發展。
1963年至1965年間,在部分農村和少數城市基層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雖然對於解決幹部作風和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起了一定作用,但由於把這些不同性質的問題都認為是階級鬥爭或者是階級鬥爭在黨內的反映,在1964年下半年使不少基層幹部受到不應有的打擊。由於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主要注意力從1960年冬以後一直是在貫徹執行調整經濟的正確方針,社會主義建設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同甘共苦,對內克服了自己的困難,對外頂住了蘇聯領導集團的壓力,還清了對蘇聯的全部債款(主要是抗美援朝中的軍火債款),並且支援了許多國家人民的革命鬥爭和建設事業。
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國民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要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總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兢兢業業,殫精竭慮,不斷地尋求、探索,經過17年艱苦奮鬥,洗滌百年以來的戰爭創傷,在舊社會的廢墟上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大廈,為後來的社會主義建設飛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天,在中共中央正確帶領下,全國人民正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奮勇向前。
我們相信,在毛澤東及其戰友們開創的思想和道路指引下,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經過數代人不懈的努力,共產主義事業的偉大理想一定能夠實現。
歷史的車輪永遠將奔騰前進!
毛澤東主席滿懷信心地說:“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實踐證明,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正如中國共產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所說:
新中國成立後頭三年,我們肅清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的殘餘武裝力量和土匪,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級的人民政府,沒收了官僚資本企業並把它們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統一了全國財政經濟工作,穩定了物價,完成了新解放區土地制度的改革,鎮壓了反革命,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開展了打退資產階級進攻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對舊中國的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進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
中國人民勝利完成繁重的社會改革任務並進行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迅速恢復了在舊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全國工農業生產1952年底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1952年,黨中央按照毛澤東同志的建議,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個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
在過渡時期中,我們黨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我們創造了委託加工、計畫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最後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經構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對個體農業,我們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創造了從臨時互助組和常年互助組,發展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發展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過渡形式。對於個體手工業的改造,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法。在改造過程中,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和合作經濟表現了明顯的優越性。到1956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這項工作中也有缺點和偏差。在1955年夏季以後,農業合作化以及對手工業和個體商業的改造要求過急,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簡單劃一,以致遺留了一些問題。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對於一部分原工商業者的使用和處理也不很適當。但整個來說,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如此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的經濟建設,依靠我們自己的努力,加上蘇聯和其他友好國家的支援,同樣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批為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建立了起來。從1953年到1956年,全國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19.6%,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4.8%。經濟發展比較快,經濟效果比較好,重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比較協調。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1954年9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5年3月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增強了黨的團結。
1956年1月黨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和隨後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規定了對知識分子和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正確政策,促進了這方面事業的繁榮。由於黨的正確政策、優良作風和崇高威信深入人心,廣大幹部、民眾、青年和知識分子自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各項革命和建設工作,在全國形成了革命的、健康的、朝氣蓬勃的社會道德風尚。
1956年4月,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係》講話,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得很成功。大會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我們還必須為解放台灣、為徹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最後消滅剝削制度和繼續肅清反革命殘餘勢力而鬥爭,但是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雖然還有階級鬥爭,還要加強人民民主專政,但其根本任務已經是在新的生產關係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大會堅持了1956年5月黨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大會著重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民眾的聯繫。“八大”的路線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始轉入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了3倍。棉紗、原煤、發電量、原油、鋼和機械設備等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巨大的增長。從1965年起實現了石油全部自給。電子工業、石油化工等一批新興的工業部門建設了起來。工業布局有了改善。農業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開始大規模地展開,並逐漸收到成效。全國農業用拖拉機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長6倍以上,農村用電量增長70倍。高等學校的畢業生為前七年的4.9倍。教育質量顯著提高。科學技術工作也有比較突出的成果。
1957年春,毛澤東同志在提出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接著,他提出要“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的要求。
1958年,毛澤東提出要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上來。這些都是“八大”路線的繼續發展,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毛澤東同志在領導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時提出了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反對平均主義,強調發展商品生產、遵守價值規律和做好綜合平衡,主張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計畫等觀點;劉少奇同志提出了許多生產資料可以作為商品進行流通和社會主義社會要有兩種勞動制度、兩種教育制度的觀點;周恩來同志提出了我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等觀點;陳雲同志提出了計畫指標必須切合實際,建設規模必須同國力相適應,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必須兼顧,制定計畫必須做好物資、財政、信貸平衡等觀點;鄧小平同志提出了關於整頓工業企業,改善和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等觀點;朱德同志提出了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鄧子恢等同志提出了農業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的觀點。所有這些,在當時和以後都有重大的意義。黨中央在調整國民經濟過程中陸續制定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和有關工業、商業、教育、科學、文藝等方面的工作條例草案,比較系統地總結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分別規定了適合當時情況的各項具體政策,至今對我們仍然有重要的借鑑作用。
我們現在賴以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技術基礎,很大一部分是這個期間建設起來的。全國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幹力量和他們的工作經驗,大部分也是在這個期間培養和積累起來的。
1957年的經濟工作,由於認真執行黨的“八大”的正確方針,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效果最好的年份之一。這一年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發動民眾向黨提出批評、建議,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正常步驟。在整風過程中,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乘機鼓吹所謂“大鳴大放”,向黨和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放肆地發動進攻,妄圖取代共產黨的領導,對這種進攻進行堅決的反擊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鬥爭被嚴重地擴大化了,把一批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和黨內幹部錯劃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後果。
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及其基本點,正確的一面是反映了廣大人民民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狀況的普遍願望,其缺點是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在這次會議前後,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在生產建設中發揮了高度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
從1958年底到1959年7月中央政治局廬山會議前期,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努力領導全黨糾正已經覺察到的錯誤。但是,八屆八中全會關於所謂“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決議是錯誤的。
由於“大躍進”和“反右傾”,加上當時自然災害和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契約,我國國民經濟在1959年到1961年發生嚴重困難,國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損失。
1960年冬,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並且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隨即在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同志的主持下,制定和執行了一系列正確的政策和果斷的措施,這是這個歷史階段中的重要轉變。
1962年1月召開的有7000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大會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會議前後又為“反右傾”運動中被錯誤批判的大多數同志進行了甄別平反。此外,還給被劃為“右派分子”的大多數人摘掉了帽子。由於這些經濟和政治的措施,從1962年到1966年國民經濟得到了比較順利的恢復和發展。
1963年至1965年間,在部分農村和少數城市基層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雖然對於解決幹部作風和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起了一定作用,但由於把這些不同性質的問題都認為是階級鬥爭或者是階級鬥爭在黨內的反映,在1964年下半年使不少基層幹部受到不應有的打擊。由於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主要注意力從1960年冬以後一直是在貫徹執行調整經濟的正確方針,社會主義建設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同甘共苦,對內克服了自己的困難,對外頂住了蘇聯領導集團的壓力,還清了對蘇聯的全部債款(主要是抗美援朝中的軍火債款),並且支援了許多國家人民的革命鬥爭和建設事業。
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國民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要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總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兢兢業業,殫精竭慮,不斷地尋求、探索,經過17年艱苦奮鬥,洗滌百年以來的戰爭創傷,在舊社會的廢墟上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大廈,為後來的社會主義建設飛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天,在中共中央正確帶領下,全國人民正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奮勇向前。
我們相信,在毛澤東及其戰友們開創的思想和道路指引下,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經過數代人不懈的努力,共產主義事業的偉大理想一定能夠實現。
歷史的車輪永遠將奔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