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話“毛扒怪” 洋辣子的殼 叫“毛扒怪”
會蜇人的一種昆蟲,全身帶刺
洋辣子殼,到了秋入冬會,進入類似罐一樣的殼中,也有人稱作為“毛扒罐”。
應該很多人兒時都有口出,罐作為口哨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褐邊綠刺蛾殼
- 拉丁學名:Latoia consocia Walker
成蟲 體長15~16mm,翅展約36mm。觸角棕色,雄櫛齒狀,雌絲狀。頭和胸部綠色,複眼黑色,雌蟲觸角褐色,絲狀,雄蟲觸角基部2/3為短羽毛狀。胸部中央有1條暗褐色背線。前翅大部分綠色,基部暗褐色,外緣部灰黃色,其上散布暗紫色鱗片,內緣線和翅脈暗紫色,外緣線暗褐色。腹部和後翅灰黃色。 卵 扁橢圓形,長1.5mm,初產時乳白色,漸變為黃綠至淡黃色,數粒排列成塊狀。 幼蟲 末齡體長約25mm,略呈長方形,圓柱狀。初孵化時黃色,長大後變為綠色。頭黃色,甚小,常縮在前胸內。前胸盾上有2個橫列黑斑,腹部背線藍色。胴部第二至末節每節有4個毛瘤,其上生一叢剛毛,第四節背面的1對毛瘤上各有3~6根紅色刺毛,腹部末端的4個毛瘤上生藍黑色剛毛叢,呈球狀;背線綠色,兩側有深藍色點。腹面淺綠色。胸足小,無腹足,第一至七節腹面中部各有1個扁圓形吸盤。 蛹 長約15mm,橢圓形,肥大,黃褐色。包被在橢圓形棕色或暗褐色長約16mm,似羊糞狀的繭內。[1]
洋辣子殼,到了秋入冬會,進入類似罐一樣的殼中,也有人稱作為“毛扒罐”。
應該很多人兒時都有口出,罐作為口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