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紮根山區故鄉,潛心於繪畫藝術。六十歲後,厚積必發的他以凸顯“滄桑美”的楓楊題材的鋼筆系列畫震撼世人,被譽為“中國鋼筆畫第一人”。他就是湖北鹹寧市通山縣畫家毛才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才奇
- 別名:中國鋼筆畫第一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通山
- 職業:畫家
- 藝術風格:作品飽含滄桑美
人物生平,藝術風格,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毛才奇兒時生活在通山黃沙,一處當時還沒有通路、幾乎與世隔絕的深山裡。他沒見過電燈,沒見過水彩顏料,更不知道畫畫為何事,但他有夢想,夢想有一天“能去山外面看看”。國小五年級這寒假,獨自在家的他壯起膽子跟父親的熟人借了10元錢,邀約兩個小夥伴,兜里裝滿“過年粑”、懷揣一盒火柴,開始“翻山去縣城”的“壯舉”。
從黃沙到雞口山、再到大畈,走了將近兩天,第二天傍晚時到達石頭嶺,站在嶺上,從未見過電燈的他們遠望著“萬家燈火”的“大”縣城,興奮得直叫直跳。毛才奇回憶:“我第一回看到這么‘壯美’的畫面,只覺得胸口要爆炸,那種激動真的是無以言表!”這一刻,他強烈地感到要用一種方式來表現這種美和心中的感受,從此,藝術的種子在他心中播下。
下嶺後,毛才奇幾個小朋友捨不得花錢住店,困了就在別人屋檐下擠一晚上。第三天在街上閒逛,毛才奇看見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正在畫宣傳畫,“紅紅綠綠的那么一畫,跟真的一樣,太神奇、太偉大了!” 這下,毛才奇的腳像被黏住一樣,他挪不動步子,痴痴的看了大半天。隨後,在縣城唯一的文具商店裡,他將剩下的7元多錢,全部買了水彩顏料——從此開始了藝術之旅:用畫畫表達所看、所感、所思。
1968年,毛才奇從蒲圻師範畢業,也許因為檔案中有畫畫特長的記載,他被直接安排到通山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從事舞台美術工作。“我很滿足了,因為在這兒畫畫是我的工作了!”藝術天賦頗高的毛才奇,屢創佳績,1985年獲湖北省首屆戲劇節舞美設計銀牌獎;1990年他的作品入選布拉格國際舞台美術四年展並獲獎;2002年出版畫集《書畫九宮山》,並作為鹹寧市文化精品工程,獲湖北省五個一工程獎提名;泰國議長訪華團到鹹寧時,毛才奇的國畫作為禮品送外賓。
藝術風格
由於從事的是舞台美術工作,毛才奇與鋼筆畫結緣很早。1991年,他被保送到中國戲曲學院讀書。進修期間,他偶然試用鋼筆寫生北京的風土人情,得到老師的極力肯定。
鋼筆畫早期主要是西方油畫家在寫生創作時為素描稿所用,隨著西方油畫藝術傳到中國,逐漸被中國畫家所採用,但目前仍然是藝術領域的一個冷門。毛才奇發現,鋼筆畫是他最喜愛的一種藝術手段,簡單的黑白兩色,最能清純地表達世間的一切。
2010年的一天,他外出採風時,在九宮山險峻的深處和人跡罕至的山腳邊,當他看到很多樹齡幾百年、歷經歲月滄桑的楓楊時,他忍不住流淚了。這些楓楊,有的雖殘枝斷臂卻依舊傲然挺立,有的慘遭雷擊卻於焦黑的傷口處再發新芽,有的樹幹大幅度傾斜還用根須緊抓著大地,為人們提供著龐大的蔭蔽之所……他想起自己坎坷的藝術之路,想起大學畢業後風華正茂卻被疾病奪去生命的兒子生前的堅強,想起被窮苦和勞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卻從沒趴下的父老鄉親……他決定用鋼筆畫去表現這些楓楊!
於是,在九宮山,他開始閉關創作鋼筆畫。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百家飯,他與楓楊對話、與青山綠水交流。楓楊是他的知音,他忘記了自己藝術家的身份,像一個樸實的農民面對自己膜拜的土地一樣,虔誠地用鋼筆去讚美楓楊。
閉關三年,二十餘幅巨幅楓楊鋼筆畫橫空出世。2013年5月,“生命禮讚?毛才奇鋼筆畫作品展”在深圳文化創意園隆重展出,深深震撼了世人,很多媒體都報導了這位時年66歲的湖北畫家。“震撼,震撼,沒想到鋼筆畫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很多看過毛才奇作品的人發出的感嘆。明明是靜態的楓楊,卻給人以生命的震撼、情感的共鳴。
著名美學家、武漢市政協副主席、武漢大學彭富春教授認為,毛才奇的鋼筆畫創作融匯中西、推陳出新,在繼承傳統鋼筆畫寫生創作的基礎上,融入中國水墨畫和版畫的藝術創作元素,讓人感受到畫家對生命的莊重託付,與大自然的靈魂相會。彭富春評價毛才奇:“他用自己六十餘年的人生積澱、用他畢生的追求來達到如此震撼的效果!他是中國鋼筆畫第一人!
毛才奇用詩意的語言敘述了關於楓楊的創作:“畫樹就是畫人,我一直想用繪畫表現我自己的命運、我的父老鄉親們的命運甚至中華民族的命運,體現我對生命、對人生、對痛苦的思考。我們江南的楓楊,無論生存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無論遭受大自然怎樣的摧殘,都能千方百計地活著!有人說胡楊是沙漠裡的生命之魂,可我覺得,要是論生命力之頑強,楓楊毫無疑問更勝一籌,因為哪怕只有一條弱小的根須連著大地,她就不會死亡!”
大自然的給予、鄉土的哺育、家鄉的情懷是毛才奇藝術創作的源泉。毛才奇說:“心靈深處對於美的追求,必須依託家鄉的山山水水、草木春秋,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而故鄉是窮盡一生也畫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