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毛姆因其通曉多種語言、熟識歐陸各國,同時又身兼知名作家的優勢,被英國秘密情報部門招募,成為一位貨真價實的“英國間諜”,赴歐陸執行過多次重要任務。本書即以其切身經歷為基礎寫成,被《泰晤士報》譽為“頭一部由親身經歷並親力親為者創作的間諜小說”,也是毛姆一生當中創作的唯一一部間諜小說。雖系偶一為之,他卻大大拓寬了原來僅屬通俗娛樂形式的此類小說的寫作疆界,讓更多有雄心有野心的文學家注意到間諜小說的表現潛力,因而在間諜小說的發展史上占據了里程碑般的重要地位。毛姆在《英國特工》中,非徒以所謂的驚險刺激眩惑讀者耳目,他最感興趣的仍舊是處在極端情境與危急時刻中的人性。誠如本書譯者高健先生所言,本書稱得上是趣味性、真實感和可信性高度統一的一部佳作:“毛姆此書的一些場面也許不是那么轟轟烈烈,但它卻是一部完美的書,一部站得住的小說,一部近情合理、可信耐讀的和趣味盎然的作品,既有其事實依據,也不乏想像的發揮,更不違背藝術的與歷史的真實。此外其英國風情十足,文學意味亦豐厚濃郁,大有觀賞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毛姆文集:英國特工
- 作者:毛姆 (W.Somerset Maugham)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279頁
- 開本:32
- 外文名:Ashenden,or the British Agent
- 譯者:高健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上海辭書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毛姆唯一間諜小說巨著,文學史上“頭一部由親身經歷並親力親為者創作的間諜小說”
作者簡介
毛姆(1874—1965),英國著名作家,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作家”,整個英語世界最暢銷的作家之一
圖書目錄
再版自序
一 R其人
二 旅店風波
三 哀密斯金
四 無毛墨西哥佬
五 深膚女子
六 希臘密使
七 巴黎之行
八 居利亞·拉匝勒
九 葛斯塔夫
十 叛徒
十一 幕後記歷
十二 大使閣下
十三 拋幣定奪
十四 天涯偶識
十五 舊情與俄國文學
十六 美商命運
譯後餘墨
一 R其人
二 旅店風波
三 哀密斯金
四 無毛墨西哥佬
五 深膚女子
六 希臘密使
七 巴黎之行
八 居利亞·拉匝勒
九 葛斯塔夫
十 叛徒
十一 幕後記歷
十二 大使閣下
十三 拋幣定奪
十四 天涯偶識
十五 舊情與俄國文學
十六 美商命運
譯後餘墨
後記
翻譯既畢,責編囑我寫點帶介紹性的文字,以供讀者參考。意見正確,義不容辭。但因年邁不能再作長文。恕我只能簡略談談。
如果有人問我,你譯者本人對此書的看法是如何,它寫得好嗎以及好在何處?那么我的回答將是,它當然是一本寫得很不錯的書,好的地方很多,但為了節約篇幅,這裡只準備談一個問題,即作者確實寫出了一部很成功的間諜小說,並因寫得較早,在這方面還帶有開創的性質。所以說寫得成功是因為,這種小說是很難寫,甚至可說特別難寫,而困難的原因就在於,寫這種作品所需要的生活與體驗一般無處去尋,除非作者本人便曾是此道中人,但即使是如此,並有過其切身實際的經驗,這種經驗也未必便一定能提供他多大便利,這又是因為諜報工作本身便常常是機械單調枯燥乏味的,不是材料來源的豐富供應場所。其次,參加者的活動是受著嚴格限制的,無論在材料來源、採集範圍、來往關係、接觸機會、出入場地等等方面,他是享受不到太多自由的。情報工作的性質本身便天然產生出它的許多特點:保密性大、透明度低、隔離性強、聯繫方式的有限與單調以及分工上的過窄過細等。正因這樣,一名參加者由於其上下左右周圍己方與敵方的過多過繁的重重限制,其個人的了解內容與範圍便常少得可憐,對不少情況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這段,而不知道那上段、中段、下段,更不必說那全過程。孤陋寡聞正是情報人員的一大本質特點。處在這種情況下,情報小說好寫嗎?更不必說能寫好。別的不說,只趣味性一項便無法解決。這類小說的故事性與趣味性只可能是極弱的,沒有多大讀頭與寫頭。這時若想寫好,其面臨的困難必將是多重的。首先,那趣味性將如何解決?即使說這個問題已解決了,那真實感會是如何,可信性又將怎樣,也都不是好處理的,原因是這幾者之間常常是不一致的,彼此排斥,互相矛盾。比如說吧,沒有趣味當然沒有讀頭,但有了趣味便有真實感嗎?有了真實感便有可信性嗎?實際情況並非簡單如此。趣味是必要的,但趣味不能脫離真實,真實也未必一定可信,而可信也不能代替趣味。即使是三者全都齊備,也還存在著一個現實的或歷史的真實的問題,也還存在著一個藝術上的真實的問題,也還存在著一個讀者的口味的變化的問題,也還存在著一個國家利益或政治影響的考慮的問題(例如本書中的若干章節,特別是其最後一章便可明顯看出這一問題),甚至還存在著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部諜報小說仍能寫得精彩,其所面臨的難度之大與其成功是不易也就不難想見。上面說了,這本書寫得不錯,這一看法的得出正是基於對上述諸多因素的協調與解決的情況的充分考慮。
這些話可能有些讀者看後並不太以為然。雖提不出太多異議,但總是覺著這本書也未必便像其譯者所說的那么神奇,另外對其藝術成就也不無相當的保留。他們還是認為,在想像的發揮與趣味的豐富等方面,晚出的一些作品可能已經後來居上,超過了這部所謂的間諜小說經典。譯者本人知識不夠,難以遽下判斷。他只想在此提出一個問題,即是,那許多被認為更優秀些的作品在前述一系列的矛盾(實亦即一組標準)的考驗方面都能否經得住和通得過?如果都能的話,當然再好不過,但如若不然,那便是另一回事了。這許多作品儘管其內容更為豐富熱鬧,聲勢規模也非同一般,而且人物眾多,情節複雜,頭緒紛紜,現象離奇,甚至其語言也都不壞,但其中一切人與事件的發生與出現都淨是些無厘頭的東西,莫名其妙的怪象,淨是些其來無由,其去無因,其存其亡,其出其沒,全都是既無跡可尋,無蹤可追,而且也常沒有定準,其發生純屬偶然,其顯現更無道理,再有其間的一切都很少因果關係,時與地的安排經常出現錯亂,發展沒有過程,動作不見動機,樁樁不近人情,事事不合邏輯,件件又都違背人性,至於對時代、國情常識、科學等更多的違反就更不必提了。那么請問即使其優點長處特色美德再多,又將有何可貴!所以毛姆此書之高明與一般這類小說之一般,說到底,不正是在上述那些矛盾的處理上而見出分曉?更不客氣些說,是向壁虛構、閉門造車呢,還是一切以事實為根據和以事實為依歸。在這方面毛姆確實可說已盡了位小說家之能事,做了一名文士之所能為與所應為。試想居今之世,生逢科技已如此發達的時代,而又身處於各種制度都如此完備,各種管理與限制又如此周密嚴格的環境之中,一名做諜報的而仍然懷著可以橫空出世、超絕一切的幻想,而仍然大做其行動舉止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處處如入無人之境的美夢,這樣的英雄還有其以求一逞的哪怕很些微的可能性嗎?尤其是他的那種無人不知無事不曉,無時與無處不在和不大露其嘴臉的形象實在是太令人難耐了。能得人好感嗎?恐怕也只能取憎與取辱而已。而專寫這類英雄的作者們也最好能再去讀讀塞萬提斯吧。毛姆缺乏想像。是這樣嗎?問題恐怕不是這一能力的有或無甚至多和寡,而是誰在這一本領上的發揮的質量為如何,是誰把它用得更合分寸,更適場景和更是時候與地方。不錯,毛姆此書的一些場面也許不是那么轟轟烈烈,但它卻是一部完美的書,一部站得住的小說,一部近情合理、可信耐讀的和趣味盎然的作品,既有其事實依據,也不乏想像的發揮,更不違背藝術的與歷史的真實。此外其英國風情十足,文學意味亦豐厚濃郁,大有觀賞價值。至於這位故事大師(wonderful raconteur)在寫作技巧、敘事本領、人物刻畫、語言運用等方面的諸多長處,這裡就不一一縷敘了。
下面是關於此譯稿的一件小事了。這部譯稿是我近一年來完成的,但已不是我的第一次翻譯,而是第二次了。初稿早已不在。情況是這樣的。此書我早在1989年2月時便已譯畢,然後便投交某一出版社,經三四年之積壓,終於出版有日,但就在即將付梓之際,情況突然有變,我被通知書不出了。詢問不出的原因,答覆是書的訂數不夠(據云此書稿在新華總店的訂數為3 300冊)。不出也罷,那就退稿吧。但是不退。不退的理由哪?則又是因為據稱此稿在上述總店征訂時曾用去七百元;並提出,原稿若想索回必須如數交上這筆錢款始可。這不明明是在敲竹槓嗎!於是事情也就拖了下來,一直拖到今天(已長達二十三四年)而譯稿仍未追回。近聞譯文有出版此書譯本之議,又動了我的出書念頭,但畢竟手邊已經無此稿,要出的話,也只能沉下心來,硬著頭皮重來一過。所幸天還假年,使我尚能親睹其成,而未泯之志亦差堪得遂,嗚呼,真乃幸甚至哉,樂復奚似!不過高興之餘,又不禁驟生悽愴,因此時那份久遭扣壓的初稿是否仍在人間,抑或業已死於非命,則未可知也。即使它後來已被人賣掉(並被更名易姓、改頭換面出過),那亦將如所謂的“釜底遊魂”,難盼再有浮出水面或超生得拯之望,或者便只能永世當一名黑戶,萬難再以其清白之真身而重見天日了。不過如其尚未死掉,那么重見這事是否仍有可能,也都是未可知也。是故海內仁人君子而有知其下落者,諸希不吝賜知為禱,庶幾這對“難兄難弟”亦有手足重逢之一日,亦未可知也。複次,這兩份文本之再聚,勢必將相得而益彰,互動而映輝,從而為我國譯學或版本學之研究平添其一份新的活力,其嘉惠士林,又胡逾乎此!總之,這一切的一切,亦同屬未可知也。
不過話說回來,細想此事,似仍不能不對上述那位扣稿的仁兄(今仍隱其名)深表感謝,因為畢竟是他在我現如今的百閒之中,為我找來了一份活兒乾。
高 健
2012年3月
如果有人問我,你譯者本人對此書的看法是如何,它寫得好嗎以及好在何處?那么我的回答將是,它當然是一本寫得很不錯的書,好的地方很多,但為了節約篇幅,這裡只準備談一個問題,即作者確實寫出了一部很成功的間諜小說,並因寫得較早,在這方面還帶有開創的性質。所以說寫得成功是因為,這種小說是很難寫,甚至可說特別難寫,而困難的原因就在於,寫這種作品所需要的生活與體驗一般無處去尋,除非作者本人便曾是此道中人,但即使是如此,並有過其切身實際的經驗,這種經驗也未必便一定能提供他多大便利,這又是因為諜報工作本身便常常是機械單調枯燥乏味的,不是材料來源的豐富供應場所。其次,參加者的活動是受著嚴格限制的,無論在材料來源、採集範圍、來往關係、接觸機會、出入場地等等方面,他是享受不到太多自由的。情報工作的性質本身便天然產生出它的許多特點:保密性大、透明度低、隔離性強、聯繫方式的有限與單調以及分工上的過窄過細等。正因這樣,一名參加者由於其上下左右周圍己方與敵方的過多過繁的重重限制,其個人的了解內容與範圍便常少得可憐,對不少情況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這段,而不知道那上段、中段、下段,更不必說那全過程。孤陋寡聞正是情報人員的一大本質特點。處在這種情況下,情報小說好寫嗎?更不必說能寫好。別的不說,只趣味性一項便無法解決。這類小說的故事性與趣味性只可能是極弱的,沒有多大讀頭與寫頭。這時若想寫好,其面臨的困難必將是多重的。首先,那趣味性將如何解決?即使說這個問題已解決了,那真實感會是如何,可信性又將怎樣,也都不是好處理的,原因是這幾者之間常常是不一致的,彼此排斥,互相矛盾。比如說吧,沒有趣味當然沒有讀頭,但有了趣味便有真實感嗎?有了真實感便有可信性嗎?實際情況並非簡單如此。趣味是必要的,但趣味不能脫離真實,真實也未必一定可信,而可信也不能代替趣味。即使是三者全都齊備,也還存在著一個現實的或歷史的真實的問題,也還存在著一個藝術上的真實的問題,也還存在著一個讀者的口味的變化的問題,也還存在著一個國家利益或政治影響的考慮的問題(例如本書中的若干章節,特別是其最後一章便可明顯看出這一問題),甚至還存在著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部諜報小說仍能寫得精彩,其所面臨的難度之大與其成功是不易也就不難想見。上面說了,這本書寫得不錯,這一看法的得出正是基於對上述諸多因素的協調與解決的情況的充分考慮。
這些話可能有些讀者看後並不太以為然。雖提不出太多異議,但總是覺著這本書也未必便像其譯者所說的那么神奇,另外對其藝術成就也不無相當的保留。他們還是認為,在想像的發揮與趣味的豐富等方面,晚出的一些作品可能已經後來居上,超過了這部所謂的間諜小說經典。譯者本人知識不夠,難以遽下判斷。他只想在此提出一個問題,即是,那許多被認為更優秀些的作品在前述一系列的矛盾(實亦即一組標準)的考驗方面都能否經得住和通得過?如果都能的話,當然再好不過,但如若不然,那便是另一回事了。這許多作品儘管其內容更為豐富熱鬧,聲勢規模也非同一般,而且人物眾多,情節複雜,頭緒紛紜,現象離奇,甚至其語言也都不壞,但其中一切人與事件的發生與出現都淨是些無厘頭的東西,莫名其妙的怪象,淨是些其來無由,其去無因,其存其亡,其出其沒,全都是既無跡可尋,無蹤可追,而且也常沒有定準,其發生純屬偶然,其顯現更無道理,再有其間的一切都很少因果關係,時與地的安排經常出現錯亂,發展沒有過程,動作不見動機,樁樁不近人情,事事不合邏輯,件件又都違背人性,至於對時代、國情常識、科學等更多的違反就更不必提了。那么請問即使其優點長處特色美德再多,又將有何可貴!所以毛姆此書之高明與一般這類小說之一般,說到底,不正是在上述那些矛盾的處理上而見出分曉?更不客氣些說,是向壁虛構、閉門造車呢,還是一切以事實為根據和以事實為依歸。在這方面毛姆確實可說已盡了位小說家之能事,做了一名文士之所能為與所應為。試想居今之世,生逢科技已如此發達的時代,而又身處於各種制度都如此完備,各種管理與限制又如此周密嚴格的環境之中,一名做諜報的而仍然懷著可以橫空出世、超絕一切的幻想,而仍然大做其行動舉止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處處如入無人之境的美夢,這樣的英雄還有其以求一逞的哪怕很些微的可能性嗎?尤其是他的那種無人不知無事不曉,無時與無處不在和不大露其嘴臉的形象實在是太令人難耐了。能得人好感嗎?恐怕也只能取憎與取辱而已。而專寫這類英雄的作者們也最好能再去讀讀塞萬提斯吧。毛姆缺乏想像。是這樣嗎?問題恐怕不是這一能力的有或無甚至多和寡,而是誰在這一本領上的發揮的質量為如何,是誰把它用得更合分寸,更適場景和更是時候與地方。不錯,毛姆此書的一些場面也許不是那么轟轟烈烈,但它卻是一部完美的書,一部站得住的小說,一部近情合理、可信耐讀的和趣味盎然的作品,既有其事實依據,也不乏想像的發揮,更不違背藝術的與歷史的真實。此外其英國風情十足,文學意味亦豐厚濃郁,大有觀賞價值。至於這位故事大師(wonderful raconteur)在寫作技巧、敘事本領、人物刻畫、語言運用等方面的諸多長處,這裡就不一一縷敘了。
下面是關於此譯稿的一件小事了。這部譯稿是我近一年來完成的,但已不是我的第一次翻譯,而是第二次了。初稿早已不在。情況是這樣的。此書我早在1989年2月時便已譯畢,然後便投交某一出版社,經三四年之積壓,終於出版有日,但就在即將付梓之際,情況突然有變,我被通知書不出了。詢問不出的原因,答覆是書的訂數不夠(據云此書稿在新華總店的訂數為3 300冊)。不出也罷,那就退稿吧。但是不退。不退的理由哪?則又是因為據稱此稿在上述總店征訂時曾用去七百元;並提出,原稿若想索回必須如數交上這筆錢款始可。這不明明是在敲竹槓嗎!於是事情也就拖了下來,一直拖到今天(已長達二十三四年)而譯稿仍未追回。近聞譯文有出版此書譯本之議,又動了我的出書念頭,但畢竟手邊已經無此稿,要出的話,也只能沉下心來,硬著頭皮重來一過。所幸天還假年,使我尚能親睹其成,而未泯之志亦差堪得遂,嗚呼,真乃幸甚至哉,樂復奚似!不過高興之餘,又不禁驟生悽愴,因此時那份久遭扣壓的初稿是否仍在人間,抑或業已死於非命,則未可知也。即使它後來已被人賣掉(並被更名易姓、改頭換面出過),那亦將如所謂的“釜底遊魂”,難盼再有浮出水面或超生得拯之望,或者便只能永世當一名黑戶,萬難再以其清白之真身而重見天日了。不過如其尚未死掉,那么重見這事是否仍有可能,也都是未可知也。是故海內仁人君子而有知其下落者,諸希不吝賜知為禱,庶幾這對“難兄難弟”亦有手足重逢之一日,亦未可知也。複次,這兩份文本之再聚,勢必將相得而益彰,互動而映輝,從而為我國譯學或版本學之研究平添其一份新的活力,其嘉惠士林,又胡逾乎此!總之,這一切的一切,亦同屬未可知也。
不過話說回來,細想此事,似仍不能不對上述那位扣稿的仁兄(今仍隱其名)深表感謝,因為畢竟是他在我現如今的百閒之中,為我找來了一份活兒乾。
高 健
2012年3月
序言
本書的依據是上次大戰期間我在情報部門時的經歷見聞,後作了改編,以供人當小說看。
“事實”乃是個拙劣的小說家。它率爾操觚,往往在開篇之前已經很長,接著語緒不貫地講上一陣,就草草收場了,線頭毛邊到處都是,只是沒個結局。有時它也能把人引入勝境,但不久又跡象不明起來,結果使往後的發展與題旨無關;它不懂得故事要有個高潮,而是把它的戲劇效果徒然糜費在無關緊要的瑣細上面。
、小說家中有一派人正是把這個方法奉作小說的圭臬的。他們說,如果生活本身便是任意的和不相連屬的,那么小說呢,也就應當如此;因為小說應當模仿生活。生活當中事物的發生往往沒有定準,所以小說里的事物也該這么發生;它們常常沒有高潮,而高潮則是違反可然性的,它們只是向前發展而已。最使這些人反感的莫過於某些作家為了驚人所製造的那種特殊效果或離奇轉折,而當他們自己所敘述的情節稍有可能呈現戲劇性的效果時,他們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他們拿給你的常常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據以可編造你自己的故事的那種素材。有時一段情節擺在了你的面前,但原委不明,意義要請你去猜測。有時他們向你提供了一個人物,而那解釋卻要由你去作出。他們描繪了一批人物,一個環境,但其餘的一切都得靠你去完成。當然這也不失為一種寫小說的方法,一些佳篇就是靠這種方法寫成的。契訶夫最能將這種方法運用入妙。但究竟這個方法比較適用於短篇而不大適用於長篇。一段關於情緒的描寫盡可以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上五六頁,但是篇幅長到五十頁時,故事就非有個骨架來支撐不可。那骨架當然就是故事的情節。而情節總要有某些特徵,使你迴避不得。它總要有個開端、有箇中部、有個結尾。它是自身完整的。它總是要從某一些情況來開始,而這些情況又將產生它們的後果,雖然作為起點情況的原因可暫不追究;而上述那些後果(又將依次成為進一步後果的原因),將被繼續追蹤下去,直到讀者認為,從因果上講,這些後果的後果已無進一步追蹤之必要的時候為止。這就是說,一篇小說總是不免要在某點某點上來定其起訖。它不應沿著一條方向不定的線索亂跑,而是,從發展到高潮,遵循著一道果敢而矯健的曲線進行。如果你想加以圖示的話,你所繪出的應是一個半圓形圖。其實驚奇的因素乃是完全有必要的;而那種特殊效果,那種離奇轉折(對此,契訶夫的模擬者們往往不無鄙夷之感),也只是在處理不善時才是不好;如果它們成了故事的必要組成部分,成了故事的邏輯的必然結果時,那正是再好不過。高潮也沒有錯,它是讀者們很自然的要求;高潮只有當它的出現不是以前此發生的情節為其自然的先導時,才是不對。如果因為生活當中事情的結束總是不免有點虎頭蛇尾,就把高潮一概避掉,那就純粹是一種造作了。
因為本來就沒有必要把小說應當模仿生活這個主張當成公理崇奉。充其量它也只不過是文學理論中的一種說法罷了。事實上,另外一種理論也未必便比它更站不住腳,那就是,小說應當把生活僅僅視作可以整理成精巧圖形的原材料來使用。這點在繪畫上不難找到非常酷似之處。17世紀的風景畫家們對直接再現自然一事並不多感興趣,自然對於他們來說無非是為一次正式裝飾所提供的一個藉口。他們的構圖布景,其依據純系一名建築師的造樓建屋之原則,比如何處應多畫些雲層,何處須少塗些樹叢,另外如何巧用明暗以更好襯出所繪圖景,等等。其背後用心初不在某一景物之描繪而更在一件藝術品之誕生。其筆下的一切均是一番精心的構制。在對自然之種種的處理方面,但能使觀者的真實感不曾受到冒犯,他們便已於心釋然。至於如何方能從中窺出更多的東西,在這事上他們唯有敬謝不敏,留給印象派了。而後者則不同,其追捕之自然對象,流動之美也;其所能滿足之傳達,日光之華彩也,陰影之色澤也,氣氛之要眇空明也。其所求達到之目的,只能是逼真無貳。其所要求於畫師者,也只須當好人眼,當好人手。再有,便是棄聖絕智,輕視頭腦。最令人可怪者莫過於一旦你將他們的作品置諸比如克勞德的那些偉岸巨作之旁,那時他們又將顯得何等的空洞!其實當年克勞德的方法也即是日後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的方法。那是一個極佳的方法,而以鄙見觀之,其壽命肯定比那另一派會更長些。現如今,想要再喚起人們對(目前實已不復存在的那類特殊的)俄羅斯人於其五十年前的種種景況的多大興趣,已經不很現實,而契訶夫小說里的那類情節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除考慮其對民眾尚較關心外)一般也已喪失其昔日之魅力——若與譬如麥克佩斯或保羅與弗朗西斯卡等相比。我所說的這種方法的實質即是,它從生活當中只汲取那有趣味的、有感人之處、有戲劇性的;它並不想要去模仿生活,但卻又必須與之相當貼近,以防引起讀者懷疑,產生受騙惡感。為此便不得不有所去取,有所增刪;並使前面提到的那個正式裝飾,於其素材來源方面,只取其便於駕馭者,從而形成一幅完整的畫圖,同時也是匠心獨運之結果。但由於這其中也融人其作者一定的心血脾性,故它在相當程度上也無異於其人的一幀肖像,不過總的目的仍在如何贏得讀者的興趣愛好。如其在此事上尚能取得成功,便可信其為言之不妄。
我上面寫了這么多話無非是想向讀者們強調一點,即此書僅是一部虛構之作,雖說據我看來,其虛構程度也未必便更甚於目前號稱為實錄的若干同類作品,這些近年來坊間確曾出過不少。其實,總的來說一名諜報人員的工作乃是特別單調乏味的。其中絕大部分東西毫無用處,可供小說取材者更屬寥寥,即或偶爾有之,也是支離破碎,意義不大。如何使之具有連貫性、戲劇性或可信性,那就全憑其作者的一寫了。
1917年時我曾去了一次俄國。我的使命是去阻止俄國退出戰線和片面與德媾和。讀者必將清楚在此事上我曾無功而返。我曾遠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前往彼得堡。某日,橫跨西伯利亞期間,列車在某站停了下來,於是乘客也都照例跑出車廂,有的去取水沏茶,有的採購食品,有的只為活動一下腿腳。這時只見一名失明士兵正坐在一條長凳上面,他身邊也有一些士兵,更多的則站在他的身後。其年齡都在二十到三十之間。他們的軍裝也都破破爛爛,髒得厲害。那名失明士兵,一個滿有精力的大小伙子,此時尚屬稚齡。他臉上還颳得精光,可據我看他根本無須多刮,一月有上一回就已足夠。我敢說他連十八歲都不到。他生得一張大臉,扁平而闊,額頭上留下一個很大的傷疤,這大概便是使他失去視力的原因。那緊閉的雙眼給他的容貌帶來了一種奇異的空曠感;因而在外表上已仿佛不成人形。他開始引吭高歌起來,一邊用手風琴自伴其歌唱,而歌聲則強有力而甜美。因為火車還一時不開,他的歌曲也一直不斷,一支接著一支。他的歌詞我聽不懂,但通過他的歌唱,粗獷而憂鬱,我似乎從其中聽到了那受壓迫者的呼聲:我體驗到了那涼寂的茫茫草原與綿延不絕的森林;那寬廣的俄羅斯江河的滾滾洪流以及無盡鄉野裡面的艱難困苦、辛勤勞作;到處的耕耘下種與成片的收割入倉;白樺林間風的吟嘯;淒其晦暝的漫長冬夜;再有村莊裡女子們的舞蹈,夏天傍晚清淺石瀨溪流間青少年的鳧水淋浴;我深深感到了戰爭的恐怖,濠溝里悽苦的夜晚,泥濘道路上的長途跋涉,戰場上的畏懼焦慮與死亡枕藉。一切都是太可怕也太感人了。一頂帽子放在了這名歌者的腳下,來往過客已經在那裡面填滿了錢幣;一種共同的思緒攫住了他們每一個人——那種無限的憐憫之情與空虛的恐怖之感,而在那張失去了光明和帶著傷疤的面孔上確實蘊含著某種見之令人生怖的東西;你會感到,這個眼前之物已非此塵世所有,已被從這個五光十色、炫人心目的多彩世界當中給永隔開來。那些肅立於此的士兵都沉默無聲和敵意十足。他們的那副態度充分表明,凡是路經此地之人其錢財衣物全都虧欠著他們的。這時,在他們那方只是輕蔑地忿怒,在我們一方又是無量的同情;但是誰也窺察不見一絲朦朧的希望之光,那唯一可能的補償之道,以便使那名無助者及其全般苦難稍稍得以緩解。
當目前這場大戰爆發後,考慮到我曾取得過的經驗也許仍然有用,我曾極想再度參加情報部門,但我卻因年齡關係而未被聘用;所以那裡的情況如何我已不再了解,而且即使了解也不便談論。我曾聽有人講過,那裡的效率似不如我曾以一名卑微角色效力於其間的那個時期,但是否便是如此,也同樣無從評說。情況今昔已有了很大改變,而且我敢斷言一切會更難應付處理。當年一些中立國家的國民在往來進出時仍然享有其相當的行動自由,而憑藉這點他們往往可以獲取到不少有用情報;而今天各國當局鑒於以往的教訓,其警惕性已遠較過去為高,因而外來人員的表現如稍有異常之處,肯定是要大觸霉頭的。鄙見以為,情報部門一類的機構其成功之程度主要更繫於其領導人的性格,而在前次大戰期間英國的這一職位即曾經執掌於一名才氣過人的高明之手。我久想著一文以頌揚他,只可惜我迄今還不曾與他謀面,我對他的了解,一個縮寫字母而已。至於其餘,亦僅限於從其批文中所約略窺知之一二。
然而世上有不少東西是會不斷出現的:總會還有間諜的事,也總會有反間諜的事。雖說世變事易,困難增大,但一旦戰火燃起,各地的特務奸細定將復熾,其一方必竭力掩護之,另一方則拚命偵緝之;這時節,總將有一批人,為泄私憤或為圖財而競忍心出賣背叛其家族親友,而另一些人,又會出於獵奇心理或職責考慮而甘冒生命危險或屈辱去刺探情報,以為國盡忠。雖然自這些故事寫迄已是二十年過去,我仍難以認為它們便已完全過時,理由之一即是,直至最近我還聽說,此書一直被指定為進入這一行業者之必讀書。另外,在此次戰爭初期,那位戈培爾於其一次廣播講話中,競還截取其中一節(硬將過去之虛構物當成眼前的實際情況)以攻擊英國之輕佻態度及其野蠻行徑。
今天我重以新版形式將此編再度奉獻於讀者面前並非出於一時之應景考慮,也不僅基於它曾被推選為教科書等原因。我刊行這批故事乃係為了提供娛樂,而這個,我迄今依舊無悔地認為,正是一部虛構之作的主要目的。
“事實”乃是個拙劣的小說家。它率爾操觚,往往在開篇之前已經很長,接著語緒不貫地講上一陣,就草草收場了,線頭毛邊到處都是,只是沒個結局。有時它也能把人引入勝境,但不久又跡象不明起來,結果使往後的發展與題旨無關;它不懂得故事要有個高潮,而是把它的戲劇效果徒然糜費在無關緊要的瑣細上面。
、小說家中有一派人正是把這個方法奉作小說的圭臬的。他們說,如果生活本身便是任意的和不相連屬的,那么小說呢,也就應當如此;因為小說應當模仿生活。生活當中事物的發生往往沒有定準,所以小說里的事物也該這么發生;它們常常沒有高潮,而高潮則是違反可然性的,它們只是向前發展而已。最使這些人反感的莫過於某些作家為了驚人所製造的那種特殊效果或離奇轉折,而當他們自己所敘述的情節稍有可能呈現戲劇性的效果時,他們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他們拿給你的常常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據以可編造你自己的故事的那種素材。有時一段情節擺在了你的面前,但原委不明,意義要請你去猜測。有時他們向你提供了一個人物,而那解釋卻要由你去作出。他們描繪了一批人物,一個環境,但其餘的一切都得靠你去完成。當然這也不失為一種寫小說的方法,一些佳篇就是靠這種方法寫成的。契訶夫最能將這種方法運用入妙。但究竟這個方法比較適用於短篇而不大適用於長篇。一段關於情緒的描寫盡可以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上五六頁,但是篇幅長到五十頁時,故事就非有個骨架來支撐不可。那骨架當然就是故事的情節。而情節總要有某些特徵,使你迴避不得。它總要有個開端、有箇中部、有個結尾。它是自身完整的。它總是要從某一些情況來開始,而這些情況又將產生它們的後果,雖然作為起點情況的原因可暫不追究;而上述那些後果(又將依次成為進一步後果的原因),將被繼續追蹤下去,直到讀者認為,從因果上講,這些後果的後果已無進一步追蹤之必要的時候為止。這就是說,一篇小說總是不免要在某點某點上來定其起訖。它不應沿著一條方向不定的線索亂跑,而是,從發展到高潮,遵循著一道果敢而矯健的曲線進行。如果你想加以圖示的話,你所繪出的應是一個半圓形圖。其實驚奇的因素乃是完全有必要的;而那種特殊效果,那種離奇轉折(對此,契訶夫的模擬者們往往不無鄙夷之感),也只是在處理不善時才是不好;如果它們成了故事的必要組成部分,成了故事的邏輯的必然結果時,那正是再好不過。高潮也沒有錯,它是讀者們很自然的要求;高潮只有當它的出現不是以前此發生的情節為其自然的先導時,才是不對。如果因為生活當中事情的結束總是不免有點虎頭蛇尾,就把高潮一概避掉,那就純粹是一種造作了。
因為本來就沒有必要把小說應當模仿生活這個主張當成公理崇奉。充其量它也只不過是文學理論中的一種說法罷了。事實上,另外一種理論也未必便比它更站不住腳,那就是,小說應當把生活僅僅視作可以整理成精巧圖形的原材料來使用。這點在繪畫上不難找到非常酷似之處。17世紀的風景畫家們對直接再現自然一事並不多感興趣,自然對於他們來說無非是為一次正式裝飾所提供的一個藉口。他們的構圖布景,其依據純系一名建築師的造樓建屋之原則,比如何處應多畫些雲層,何處須少塗些樹叢,另外如何巧用明暗以更好襯出所繪圖景,等等。其背後用心初不在某一景物之描繪而更在一件藝術品之誕生。其筆下的一切均是一番精心的構制。在對自然之種種的處理方面,但能使觀者的真實感不曾受到冒犯,他們便已於心釋然。至於如何方能從中窺出更多的東西,在這事上他們唯有敬謝不敏,留給印象派了。而後者則不同,其追捕之自然對象,流動之美也;其所能滿足之傳達,日光之華彩也,陰影之色澤也,氣氛之要眇空明也。其所求達到之目的,只能是逼真無貳。其所要求於畫師者,也只須當好人眼,當好人手。再有,便是棄聖絕智,輕視頭腦。最令人可怪者莫過於一旦你將他們的作品置諸比如克勞德的那些偉岸巨作之旁,那時他們又將顯得何等的空洞!其實當年克勞德的方法也即是日後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的方法。那是一個極佳的方法,而以鄙見觀之,其壽命肯定比那另一派會更長些。現如今,想要再喚起人們對(目前實已不復存在的那類特殊的)俄羅斯人於其五十年前的種種景況的多大興趣,已經不很現實,而契訶夫小說里的那類情節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除考慮其對民眾尚較關心外)一般也已喪失其昔日之魅力——若與譬如麥克佩斯或保羅與弗朗西斯卡等相比。我所說的這種方法的實質即是,它從生活當中只汲取那有趣味的、有感人之處、有戲劇性的;它並不想要去模仿生活,但卻又必須與之相當貼近,以防引起讀者懷疑,產生受騙惡感。為此便不得不有所去取,有所增刪;並使前面提到的那個正式裝飾,於其素材來源方面,只取其便於駕馭者,從而形成一幅完整的畫圖,同時也是匠心獨運之結果。但由於這其中也融人其作者一定的心血脾性,故它在相當程度上也無異於其人的一幀肖像,不過總的目的仍在如何贏得讀者的興趣愛好。如其在此事上尚能取得成功,便可信其為言之不妄。
我上面寫了這么多話無非是想向讀者們強調一點,即此書僅是一部虛構之作,雖說據我看來,其虛構程度也未必便更甚於目前號稱為實錄的若干同類作品,這些近年來坊間確曾出過不少。其實,總的來說一名諜報人員的工作乃是特別單調乏味的。其中絕大部分東西毫無用處,可供小說取材者更屬寥寥,即或偶爾有之,也是支離破碎,意義不大。如何使之具有連貫性、戲劇性或可信性,那就全憑其作者的一寫了。
1917年時我曾去了一次俄國。我的使命是去阻止俄國退出戰線和片面與德媾和。讀者必將清楚在此事上我曾無功而返。我曾遠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前往彼得堡。某日,橫跨西伯利亞期間,列車在某站停了下來,於是乘客也都照例跑出車廂,有的去取水沏茶,有的採購食品,有的只為活動一下腿腳。這時只見一名失明士兵正坐在一條長凳上面,他身邊也有一些士兵,更多的則站在他的身後。其年齡都在二十到三十之間。他們的軍裝也都破破爛爛,髒得厲害。那名失明士兵,一個滿有精力的大小伙子,此時尚屬稚齡。他臉上還颳得精光,可據我看他根本無須多刮,一月有上一回就已足夠。我敢說他連十八歲都不到。他生得一張大臉,扁平而闊,額頭上留下一個很大的傷疤,這大概便是使他失去視力的原因。那緊閉的雙眼給他的容貌帶來了一種奇異的空曠感;因而在外表上已仿佛不成人形。他開始引吭高歌起來,一邊用手風琴自伴其歌唱,而歌聲則強有力而甜美。因為火車還一時不開,他的歌曲也一直不斷,一支接著一支。他的歌詞我聽不懂,但通過他的歌唱,粗獷而憂鬱,我似乎從其中聽到了那受壓迫者的呼聲:我體驗到了那涼寂的茫茫草原與綿延不絕的森林;那寬廣的俄羅斯江河的滾滾洪流以及無盡鄉野裡面的艱難困苦、辛勤勞作;到處的耕耘下種與成片的收割入倉;白樺林間風的吟嘯;淒其晦暝的漫長冬夜;再有村莊裡女子們的舞蹈,夏天傍晚清淺石瀨溪流間青少年的鳧水淋浴;我深深感到了戰爭的恐怖,濠溝里悽苦的夜晚,泥濘道路上的長途跋涉,戰場上的畏懼焦慮與死亡枕藉。一切都是太可怕也太感人了。一頂帽子放在了這名歌者的腳下,來往過客已經在那裡面填滿了錢幣;一種共同的思緒攫住了他們每一個人——那種無限的憐憫之情與空虛的恐怖之感,而在那張失去了光明和帶著傷疤的面孔上確實蘊含著某種見之令人生怖的東西;你會感到,這個眼前之物已非此塵世所有,已被從這個五光十色、炫人心目的多彩世界當中給永隔開來。那些肅立於此的士兵都沉默無聲和敵意十足。他們的那副態度充分表明,凡是路經此地之人其錢財衣物全都虧欠著他們的。這時,在他們那方只是輕蔑地忿怒,在我們一方又是無量的同情;但是誰也窺察不見一絲朦朧的希望之光,那唯一可能的補償之道,以便使那名無助者及其全般苦難稍稍得以緩解。
當目前這場大戰爆發後,考慮到我曾取得過的經驗也許仍然有用,我曾極想再度參加情報部門,但我卻因年齡關係而未被聘用;所以那裡的情況如何我已不再了解,而且即使了解也不便談論。我曾聽有人講過,那裡的效率似不如我曾以一名卑微角色效力於其間的那個時期,但是否便是如此,也同樣無從評說。情況今昔已有了很大改變,而且我敢斷言一切會更難應付處理。當年一些中立國家的國民在往來進出時仍然享有其相當的行動自由,而憑藉這點他們往往可以獲取到不少有用情報;而今天各國當局鑒於以往的教訓,其警惕性已遠較過去為高,因而外來人員的表現如稍有異常之處,肯定是要大觸霉頭的。鄙見以為,情報部門一類的機構其成功之程度主要更繫於其領導人的性格,而在前次大戰期間英國的這一職位即曾經執掌於一名才氣過人的高明之手。我久想著一文以頌揚他,只可惜我迄今還不曾與他謀面,我對他的了解,一個縮寫字母而已。至於其餘,亦僅限於從其批文中所約略窺知之一二。
然而世上有不少東西是會不斷出現的:總會還有間諜的事,也總會有反間諜的事。雖說世變事易,困難增大,但一旦戰火燃起,各地的特務奸細定將復熾,其一方必竭力掩護之,另一方則拚命偵緝之;這時節,總將有一批人,為泄私憤或為圖財而競忍心出賣背叛其家族親友,而另一些人,又會出於獵奇心理或職責考慮而甘冒生命危險或屈辱去刺探情報,以為國盡忠。雖然自這些故事寫迄已是二十年過去,我仍難以認為它們便已完全過時,理由之一即是,直至最近我還聽說,此書一直被指定為進入這一行業者之必讀書。另外,在此次戰爭初期,那位戈培爾於其一次廣播講話中,競還截取其中一節(硬將過去之虛構物當成眼前的實際情況)以攻擊英國之輕佻態度及其野蠻行徑。
今天我重以新版形式將此編再度奉獻於讀者面前並非出於一時之應景考慮,也不僅基於它曾被推選為教科書等原因。我刊行這批故事乃係為了提供娛樂,而這個,我迄今依舊無悔地認為,正是一部虛構之作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