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菜牛,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山區毛南族傳統養育的肉用牛。已有百餘年歷史。傳說由三界公(毛南族最崇敬的善神)傳授而來。此地山高土瘠,耕地面積有限,人們便利用當地野生植物多、雜糧豐富的優勢發展菜牛和豬雞等家禽飼養業。一般選用外地購來的老殘牛(黃牛為主)經圈養、囤肥、攻膘之後成為肉質肥嫩的高級肉用牛。圈養期間,牛欄要清潔、安靜、避光,夏防蚊蟲,冬避寒流,病牛要先行醫治;每天哺以各頭牛喜愛的鹽水草料。一月後牛漸復元,便開始囤肥,給牛加大食量,每天餵120斤左右露水草料、兩頓40斤以上牛潲(草葉製成)。3—4個月後,牛已肥壯,更是不斷哺以鮮草嫩葉,使牛不停地吃,晚上加餵小米、穆米、黃豆製成的精料,如此一月,牛便可出欄。肉質肥嫩鮮美,遠銷港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