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chinese )→ 毖鱷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betasuchus
發音( pronounced )→ bayt-o-sook-us
含義( meaning )→ 在希臘語中 beta 為字母列表的第二個 我們稱"b"(毖)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毖鱷龍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爬行綱
- 目:蜥臀目
- 科:阿貝力龍科
基本信息,發現及命名,化石,
基本信息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ceratosauria 角鼻龍類
neoceratosauria 新角鼻龍類
abelisauroidea 阿貝力龍超科
abelisauria 阿貝力龍類
科( family )→ abelisauridae 阿貝力龍科
屬( genus )→ betasuchus 毖鱷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b. bredai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maastrichtian
分布( found in )→ 荷蘭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3-4米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von huene,1932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von huene,1932
發現及命名
它的化石於荷蘭被發現,並於1883年被命名為斑龍的一個種。於1932年,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重新評估這些化石,並發現它們是與斑龍有所分別。他認為這些化石其實是屬於似鳥龍下目,並且給予了一個臨時的名字“Ornithomimidorum b”。他保持這個名字,直至於1932年才正式給予了毖鱷龍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