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城市化:20世紀的不同道路

比較城市化:20世紀的不同道路

《比較城市化:20世紀的不同道路》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教授布賴恩·貝利創作的歷史類著作,首次出版於1973年。

該書分析了19世紀工業城市化的特徵,並對北美、第三世界國家、歐洲城市化的過程進行描述和分析,體現了已開發國家城市化理論和第三世界城市化理論對構建中國特色的城市化研究理論框架有有科學意義和價值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比較城市化:20世紀的不同道路
  • 外文名稱:COMPARATIVE URBANISATION:Divergent Path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創作年代:1973年
  • 作者:布賴恩·貝利(美國)
  • 類別:歷史類著作
  • 字數:約124000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原版信息,其他版本,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第一章運用社會理論的常規知識對19世紀的工業城市化進行評判。對19世紀工業城市化的本質的審視為先後出現的幾本描寫了城市的社會轉型、人口社會運動以及城市規劃對城市健康和社會生活的負面影響的重要著作提供了背景。
第二章深入分析北美城市化的經歷。首先對北美進行詳細的討論,並通過它構建後幾章運用的理論。但更為重要的是,北美仍然存在著把美國城市在20世紀中葉所具有的形象,作為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城市應該成為或者可能成為的一個理想畫面。在新的環境下,有學者對傳統的社會理論去進行驗證或者持質疑態度,甚至有人對城市化和城市能否作為相關的類別加以分析感到懷疑。在第二章中,作者通過構建另一種理論基礎,運用於當今新形勢下的美國。
第三章主要討論第三世界國家。通常認為,由於現代化的擴散作用和城市化的發生,第三世界會經歷類似於西方19世紀的歷程。第三章在於探究這種理論的不足之處。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基礎不同,城市増長速度更快,在城市增長和社會政治環境之間存在著不同的聯繫。其結果是新的城市形式和嶄新的社會環境出現。然而,在第三世界,接受西方教育的政策制定者利用19世紀城市化的模式提出解決辦法,但他們的政策很少具有預見性的結果。
第四章討論歐洲的幾個城市,其經歷不同於19世紀西方工業城市化,也不同於北美和20世紀第三世界國家的城市化過程。在歐洲的不同國家裡,差異形成緣於技術變革、國家意識形態、規劃權力的互動作用。這種互動作用產生了顯著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城市化過程以及多樣化的人類後果。無論現成的理論還是常規的知識,都無法詮釋當今世界的幾個進程,尤其那些探索性的、微妙的、例外性的進程,無法去利用社會變化以達到明確的目標。當目標與反對19世紀工業城市化產生的人類後果的反應不符時,情況就更是如此,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都是這樣。
第五章試圖去詮釋20世紀70年代的城市化過程。就公眾規劃形式而言,假定它們的社會、政治環境特徵不同。因此,在競爭性談判及利益群體政治的環境中,北美城市化過程既是技術驅動也是社會變革驅動的結果。美國作為主流,其強大的經濟力量在運行時會產生一些問題,於是公眾的利益以一種被動和保守性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這樣做是為了減少問題的出現。雖然進行了很多嘗試,第三世界城市化仍被視為難以控制的動力所產生的結果,因為公眾力量被強大的變化淹沒了,儘管第三世界具有高度的集權和權威日益加強的政府形式。第三世界城市化的過程不同於北美地區,緣於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技術影響。北美地區奉行利己主義,實施競爭性操作,重視公共考慮,注重聯合表達和公共呼籲。第三世界則不是這樣,這也是二者城市化過程不同的主要原因。另方中,歐洲存在控制城市變化的多種有效方法。在每個個案,城市化的人類後果均可作為公共干預後的城市化過程的一部分引導方式的變化導致了不同的結果,許多個案的結果顯著不同於傳統智慧的思考。
最後一章結合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情況,再次證實集聚假設存在明顯不妥之處。1970年以後城市的差異進一步擴大。所述的變化特徵,在市場經濟、福利國家、開發中國家以及諸如此類的環境中,也發生了變化。市場驅動是一種強大的動力,許多規劃師的構想被認為存在著缺陷,需重新審視傳統的文化價值。更為重要的是,變化本身的性質在加速變化,這些已變得極為明顯,變化速度之快,常規的知識已難以與之匹配。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19世紀工業城市化
20世紀的城市化:北美經驗
擴散中的轉型:第三世界城市化
最顯著的社會現象
大都市集中化的後果
城市增長的不同背景
19世紀城市化的尺度和原因
“我們的城市”,1937:國家開始重視城市問題
外圍城市聚落的移民和增長
人口遷移和自然增長
沃思的評估
移民的後果
新城市的人口結構
20世紀新城市區
非法棚戶區:被抵制的“貧困文化”
城市化與道德準則
20世紀70年代日常城市體系的成長
城市經濟對勞動力的吸納
理論體系的出現
變化的原因
城市經濟結構
城市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面向新的社會理論
生存經濟的維持
城市規劃的淵源
層域和流動性
傳統亞文化的再加強
進步黨的思想
相互作用密度
擴散與首位
景觀建築學
內部差異
規劃的緊迫性
城市美化運動
馬賽克文化中的生活方式
第三世界邊緣區國家城市規劃的兩個案例
住房改革
美國的規劃方式
以色列:“平衡”型城市體系的國家規劃
規劃專業化
美國的新城
南非:通過種族隔離的控制
住房政策
城市發展概念的擴展
多元化問題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為新的城市實體規劃:戰後歐洲經驗
20世紀城市化的不同道路
差異化加強: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城市變化
城市遺產
社會—政治基礎
美國:逆城市化過程
城市模式和社會結構
自由企業動力機制
熱愛新奇
公眾參與的傳統
有組織的市場討價還價
接近自然
關心城市設計
第三世界
自由移動
住宅與住房偏好
西歐再分配福利國家
個人主義
英國新城:與工業城市化相伴生
社會主義指向
變化新途徑
英國規劃的早期發展
四種規劃形式
其他市場經濟與福利國家分散化和離心化的開端
戰後規劃:新城
未來決定因素之間的關係
社會主義國家中心化的變化形式
關於開發控制
第三世界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變化
新城評估
變化的應對:脅迫下的規劃
新趨勢和新政策
歐洲大陸的進展
瑞典的成就
芬蘭:塔皮奧拉的建設
法國:經濟學和城市規劃的結合
荷蘭:聚焦城市化對人類的重大影響
社會主義城市
蘇聯經驗
俄國社會主義對東歐城市的影響
關於城市目標的持續爭論

創作背景

在作者布賴恩·貝利旅行時,布賴恩·貝利發現許多城市政策的理論基礎來自“19世紀工業城市化”這一章中的社會理論。因此,布賴恩·貝利開始認識到正在經歷的很多問題源於這樣一個事實:常規的知識不再奏效。20世紀快速城市化過程中,通過對世界不同部分的比較,使作者深信,儘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可以肯定不會只有一種,而是有多種路徑,各自的成因及相應後果不同。現在許多實用型城市學家也開始認識到需要構建新的理論框架,以應付不同社會政治背景下的城市化過程研究。
因此,作者不承認的觀點是:城市化有一個通用的過程,是一種現代化的產物,城市化在不同的國家可能具有相同的事件發生順序,城市化也能夠產生積極的集聚形式。作者感受到,不僅要討論在不同文化和時段已經產生差異的幾個基本的不同過程,而且還要討論這些過程在世界不同地方所導致的不同回響結果,這些會超越膚淺的相似性的描述,故布賴恩·貝利通過對很多事實的提煉,以個人的觀察和經驗去詮釋其特徵創作了該書。

作品思想

該書首先分析了19世紀工業城市化的特徵,討論19世紀發生在城市中的社會轉型所引起的人口和社會運動,並指出城市規劃的出現是作為對城市負面影響的一種反饋。其次,對北美、第三世界國家、歐洲城市化的過程進行描述和分析。關於北美城市化動力機制和人文結果,從規模、相互作用密度和內部差異三個方面來進行解釋。貝利認為伴隨著美國出現的馬賽克文化,美國的規劃方式也趨於支持私有化和馬賽克文化,而不是提高規劃客體的生產性。關於第三世界城市化的道路,作者認為不同於西方。在鄉村向城市社會轉型中,人口主要遷移到大城市的外圍聚落地帶,在城市經濟對勞動力進行吸納時,會產生空間擴散。階級衝突以及次文化馬賽克等問題,第三世界政府以西方的理念為基礎進行了城市化的速度、規模和方向的控制,但其政策很少具有預見性的結果。關於歐洲城市化的道路,不同於19世紀西方工業城市化,也不同於北美和20世紀第三世界國家經歷的城市化過程。在歐洲的不同國家,差異化的形成緣於技術變革、國家意識形態、規劃公權力的互動作用,並對人類社會產生了相應的多樣化後果。第三,對20世紀70年代的城市化過程進行詮釋。認為北美的城市化過程,既是技術進步驅動的結果,又是社會變革驅動的結果。在以經濟驅動為主體的情形下,以一種反饋和保守的方式對公眾的利益進行表達,以解決出現的問題。第三世界城市化的過程不同於北美城市化過程,主要緣於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技術影響,尤其是追求最大利潤的驅動機制不同,包括競爭機制、公眾利益表達等。歐洲的城市變化主要表現在公眾利益的變化、公私關係變化以及城市化形式等方面,歐洲有著控制城市變化的多種有效方法。最後,該書還結合20世紀70—80年代的狀況,發現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形態和過程的差異化在進一步擴大。美國經歷了加速分化和強有力的“逆城市化”現象。西歐和其他新市場經濟國家,則把更多的平衡力轉移到城市的離心化和分散化。在開發中國家,一方面人口一直集聚在大城市,另一方面西方並不存在的很多城市化問題出現在第三世界。

作品影響

該書是布賴恩·貝利(BrianJ L Berry)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國家20世紀80年代前城市化研究重要的研究成果。

出版信息

原版信息

出版時間出版地
第一次出版
1973年1月
伊利諾州帕克福雷斯特
第二次出版
1981年2月
麻薩諸塞州西阿克頓

其他版本

出版時間出版社出版地譯者
2008年12月
商務印書館
北京
顧朝林、汪俠、俞金國、趙玉宗、薛俊菲、張從果、彭翀、楊興柱、劉賢騰
2010年10月
商務印書館
北京

作者簡介

布賴恩·貝利,男,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