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表面是比表面積的簡稱。所謂比表面積:是指單位質量物料所具有的總面積。單位是m2/g.通常指的是固體材料的比表面積。
比表面積測定儀BET方程推導所採用的模型的基本假設是:一、固體表面是均勻的,發生多層吸附;二、除第一層的吸附熱外其餘各層的吸附熱等於吸附質的液化熱。推導有熱力學角度和動力學角度兩種方法,均以此假設為基礎。 由其假設可以看出比表面積測定儀BET方程推導中,把第二層開始的吸附看成是吸附質本身的凝聚,沒有考慮第一層以外的吸附與固體吸附劑本身的關係(詳細BET二常數和三常數方程,其熱力學和動力學的推導,若需要可提供)。大量實驗也證實,固體吸附劑的不同所造成其本身表面能不同而對吸附質第一層以外的吸附的影響是很弱的。對於低溫氮吸附法,氮氣作為吸附質,BET方程成立的條件是要求氮氣分壓範圍為0.05-0.35,其原因也就出於此兩個假設(在相對壓力小於0.05時建立不起多層物理吸附平衡,甚至連單分子物理吸附也遠未形成;而在相對壓力大於0.35時,孔結構使毛細凝聚的影響突顯,定量性及線性變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表面積
- 外文名:specific surface area
- 別稱:SSA
- 提出時間:1987-02-22
- 套用學科:物理
- 適用領域範圍:納米粉體顆粒纖維等
- 適用領域範圍:電池,催化劑,氧化物,金屬粉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