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自稱
土家族是
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漢族人大量遷入後,“土家”做為族稱開始出現。土家族人自稱為“
畢茲卡”,意思是“本地人”。
大型土家族風情歌舞《比茲卡》
創作背景
恩施州位於湖北省最西部,處於神秘的北緯30度。這裡秦漢時被稱為“廩君種”,屬巴郡“南郡蠻”和“武陵蠻”的一種。宋代,出現了區別於武陵地區其他族別而專指土家的“土民”、“土蠻”、“土兵”等名稱。以後,隨著漢人大量遷入,“土家”作為族稱開始出現。元至清康熙年間,建立土司制度。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共和國最年輕的自治州;1993年4月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六縣二市一開發區。這裡是“世界硒都”,蓊鬱蔥蘢的“鄂西林海”,芳香盈野的“華中藥庫”,馳名中外的“菸草王國”
四千多年來,土家族創造了燦爛的巫文化、巴文化、儺文化、土司文化、竹枝詞文化、吊腳樓文化,“三明三暗十八曲銀河”的清江孕育了獨特而神秘的民情風俗。
2003年,湖北省民族歌舞團(恩施州民族歌舞團)開始著手構思創作《比茲卡》,欲打造一部大型土家族原生態的歌舞劇,儘管《雲南映像》此時已成為年度標誌性的演出。但沒有一部電影,沒有一台歌舞真正展現過“比茲卡”(土家族自稱“比茲卡”)的生產生活,展現過土家族神秘、奇異而獨特的民俗文化,展現過土家族生生死死一笑之的豁達人生,人們希望有一部反映土家族心靈的史詩歌舞。
隨著宜萬鐵路、滬蓉高速公路和恩施機場的擴建,恩施州的經濟社會發展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同時,州委、州政府也看到了恩施州民族文化發展的優勢,多次提出要以文化資源的產業化為切入點,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的傳承必須藉助有效的形式和載體,《比茲卡》是一種嘗試。通過一場震撼人心的歌舞讓更多人了解土家族,了解恩施,《比茲卡》也僅僅是恩施州打造民族文化大州的開始。
在《比茲卡》的創作之初,州委書記湯濤、州長周先旺明確提出“《比茲卡》要以樸素、震撼人心的民族魂魄,展示土家人的真實生活;要以土家人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的精神演繹土家人的心理狀態;以感人的藝術形象來展現土家人獨具特色的民族特質;以土家人對生命的熱愛來展現土家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成為一台能夠展現土家精神風貌和光輝未來的舞台藝術精品,要能夠成為一部有看點、有市場的文藝精品!”
為此,州委、州政府成立了以州委副書記、州長周先旺為主任,州委副書記、組織部長譚先振為常務副主任,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程遠斌,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陳亞平,副州長曹毅為副主任的精品生產組織委員會。
2005年3月,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昌爾到恩施調研時,聽取了湖北省民族歌舞團(恩施民族歌舞團)的專題報告,後撥付了創作、採風專項資金。省文化廳領導指示:抓緊《比茲卡》的創作生產工作,力爭進入文化部“第八屆藝術節”節目選拔行列。
2005年4月,省民委主任郭大孝、副主任胡祥華一行專程到湖北省民族歌舞團(恩施民族歌舞團),確定了由湖北省民族歌舞團(恩施民族歌舞團)代表湖北省參加 2006年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的工作任務。
為了這台歌舞,除了各級領導的關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多次電話詢問《比茲卡》創作生產進度情況;連續八年將中國民族音樂推向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北京“吳氏集團”董事長吳澤洲先生,就《比茲卡》的創作生產情況邀請省民族歌舞團(恩施州民族歌舞)團團長夏曉華赴武漢會談;文化部駐法國文化參贊文隆勝先生數次電函省民族歌舞團(恩施民族歌舞團)索要《比茲卡》的有關資料;夏威夷、台灣等地區十多家演出商已先後多次與省民族歌舞團(恩施民族歌舞團)聯繫《比茲卡》演出事宜。
天時地利人和。 土家人的心靈歌舞《比茲卡》悄然揭幕,出於對劇情、劇本和演出市場的考慮,從一開始,《比茲卡》就進入封閉狀態,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劇組也嚴格規定所有演員嚴禁泄漏劇情。恩施民族歌舞團的領導班子認為一場心靈歌舞的盛筵,必須要有激情,必須要心靈虔誠,要求所有的演職人員必須潛心地進行排練。
《比茲卡》以全新的構思、全新的視聽創意、全新的設計製作,並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立體演繹和展示土家優秀的民歌、民樂、民舞,用情景的方式來刻畫人物的思想、情感,生動形象地展示土家族的藝術之美、人性之美。《比茲卡》是國內首部全方位剖析土家族民族意志,大視角展示“比茲卡”後裔風俗民情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歷史上最大最集中的一次歌舞盛宴。
《比茲卡》整台歌舞動用了來自省民族歌舞團、恩施州藝校的120多名演職人員,聘用了30多名地地道道來自恩施土家山寨的民眾演員,他們將為整台歌舞帶來最原始最動人的歌舞。整個演出有360多套服裝,它集合了土家織錦以及恩施地區少數民族服飾色彩中最樸實最耐看的元素。
《比茲卡》突破了傳統舞劇的樊籬與禁錮,不設定線性發展的故事和劇情,卻涵蓋了土家民族生產生活、愛情婚嫁、宗教信仰以及生命態度觀念的方方面面;劇中沒有相互關聯的角色人物,卻包含了這個世居清江的土家民族男女老幼、農商巫儺等不同角色。是散文化的舞劇,又是歌舞型的詩章。
《比茲卡》是土家民族精神核心的首次溯源,是土家風俗風情最為全面的藝術展現。透過該劇,可以看出土家族原始古拙的生活方式,領略感受原生態的土家歌舞韻味;輕鬆感受比茲卡兒女勤勞的生活態度、浪漫的愛情故事和豁達的生命觀念,以及他們熱愛生活、寄望未來的時代心聲與燦爛遠景。
劇中以一位符號化的土家老人和土家織女串掇故事,老人是歲月的見證是智者的化身,在真實又虛幻地舞台畫面之內吟吟喔喔、指點蒼生。舞台一角自始至終安插一位編織“西蘭卡普”的土家女子,從小到大,織童趣,織愛情,織滄桑,織生命,從窈窕少女到白髮織娘。
在這台歌舞中,土家族特有的樂聲咚咚奎、木葉歌、罵媒曲、哭稼歌、扯謊句在劇中一一展現,非哭不足以表現養育之恩,非罵不足以表明別恨離愁,怪誕、詼諧。哭嫁、罵媒、陪十姊妹,這些儀式化的奇異婚俗毫無掩飾地透露出正話反言、假悲實喜的精神實質,為土家族這個充滿了幽默感的民族獨有。
在這台歌舞中,大家可以看到擺手舞、儺面舞、蓮湘,是何等誇張、超脫、奔放。古老的毛古斯是對生殖的膜拜,是對生命的禮讚;咂酒舞讓土家男女愛情迷醉,音樂放蕩,酒興酣暢;一曲撒憂嗬,一首生死歌,原生態的山民跳起狂放的舞蹈,土家老人悠悠的唱詞中道出了生生死死的慷慨豪邁,土家族人笑對生死,蔑視死亡,用不盡的歌舞笑傲生命的隕落,實在是沁人心脾,感人肺腑。《比茲卡》音樂選用的土家撒憂嗬的旋律,它是一種穿透生命深處的東西,我相信人們在欣賞這台歌舞后,會哼著撒憂嗬離開劇場,《比茲卡》一定會給全世界觀眾意想不到的聽覺感受,而且可以預言它的海外市場定會給創作者一個驚喜。
關鍵字釋義
[比茲卡]
“廩君之先,故出巫誕”,秦漢時土家族以其崇拜白虎被稱為“廩君種”,屬巴郡“南郡蠻”和“武陵蠻”的一種。次後,多以地域命族,被稱為“溪蠻”,“樓中蠻”,“巴建蠻”,“信州蠻”,“陽蠻”等。
[白虎圖騰]
土家族白虎圖騰崇拜:
恩施土家族人崇拜白虎,以白虎為圖騰,是氏族崇拜的遺風。恩施土家族是巴人的後裔。巴人的白虎圖騰信仰早在《世本》中就有記載:“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恩施土家族相信自己的第一個祖先是由白虎轉化而來,這個祖先的後裔死後也化為虎。廩君死而化為虎,被稱為“虎奴”,“虎蠻”,“虎子”。“白虎之後”的廩君後裔也可以變成虎。
此外,在土家族居住的地方留下了許多以白虎命名的地方,像宣恩和恩施有白虎堡,利川有白虎山。《施南府志》載:“白虎山在縣城西二百五十里。”在鶴峰有白虎台。這些地名無疑是巴人後裔為紀念先人而留下的。
恩施土家族以白虎為圖騰崇拜,各地都有白虎廟,有的還專門設有白虎神位。來鳳等地的土家族在神龕上供有白虎神位。白虎圖騰在土家族社會生活中有明顯的遺蹟。虎鈕純於是古代巴人的典型器物,把虎鑄在 於上作為族徽反映了白虎圖騰信仰。土家族人在衣著裝飾和器具等方面常模擬圖騰崇拜物,以祈求圖騰保護。有的地方在小孩腦門上畫“王”字,認為門頂雕白虎。鹹豐柳城蓋女兒寨發掘了一批土官服裝配飾,其中有虎紋金環和虎紋錫環。
恩施揚琴唱詞唱道:“身後懸掛白虎旗,案頭端放土王印。打馬來到宮廷上,雙膝跪拜白虎神。”
[虎紐錞於]
比茲卡人慣於徵戰、威猛勇武,繁衍生息之間,自古浸潤滿腔虎氣。其先祖廩君死後,魂魄化為白虎,比茲卡人遂以白虎為圖騰。
白虎形象,鐫刻在土家民族的生命故事裡,成為虎性土家無所不在的精神符號與意志表征。居室、牌樓、服飾……,虎形虎紋隨處可見。虎紐錞於,更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青銅製成,棰擊而鳴,是古代巴人征戰中指揮進退的軍中樂器。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是恩施州土家族的傳統編織工藝品,漢語稱之為“土花鋪蓋”。西蘭卡普一般用各種顏色的錦線編織出一幅幅美麗圖案,用三幅綴連而成,每塊兩端織上花邊,構成整幅秀麗圖案。西蘭卡普的采織紋樣可分為三類:一是取材自然物象的圖案,如各種動物、花卉、人物肖像等,生動有趣;二是幾何圖案,如萬字格、棋盤格、矩形、棱形、三角形等,形式多樣;三是文字圖案,如漢字“福、祿、壽、喜、龍、鳳、虎、豹、吉祥如意”等以及一些英文字母,古樸典雅。西蘭卡普的系列產品除土花鋪蓋外,還有香袋、領帶、壁掛、民族服飾等產品。品種齊全,花色多樣,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吊腳樓]
吊腳樓屬於乾欄建築的一種形式,全為木結構,一正兩廂房的凹形庭院式。正面為正屋,兩側為廂房,有一種樸素的對稱美。廂房地基低於正屋地基,故其結構為兩層或三層,錯落有致,有一種明顯的層次美。廂房有陽台,排柱懸空,懸柱的末端有圓錐形雕刻裝飾,名為吊金瓜。陽台的欄桿多由木條組成,屋檐為飛檐翹角,其遮檐用長條木板釘封檐口。
[擺手堂]
恩施州土家族地區的擺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祈求豐年的祠宇,也是土家族舉行大規模擺手舞的娛樂場所和競技場所,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代土家族建築美術的風貌。近年來能見到的擺手堂以來鳳舍米湖村擺手堂最具代表性。這座擺手堂,位於酉水河畔卯洞的舍米湖,始建於清同治年間,距今100多年,保存較為完整。擺手堂建築主要可分為土王祠及擺手場兩部分:在牌坊形大門之內,由短牆圍成又深又長的長方形擺手場,四周的牆垣用青石板砌成,與正堂連為一體;末端為“ 土王祠”,內有正堂三間,設神龕,供奉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漢三尊神像,門祠間有一甬道,道旁古柳成行,可高懸紅燈,凡是土家族祭祀,祈福,還願,歌舞,競技多在其間舉行。正堂內有一般佛寺,道觀建築截然不同。祠為石瓦建築結構,簡單厚重,樸實無華,幽靜深遠,別具一格。與正堂相對的正前方設一大門,略成牌坊狀態,門的立柱及橫楣均有整塊石頭鑿成。
[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特有的民間舞蹈形式,是土家族山民慶祝豐收、歡慶勝利的一種舞蹈,是歷史悠久的一種生產、生活習俗。土家語稱擺手舞為“舍巴”,主要流行於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區。相傳古代瞫氏在東門關伐一異木,沿酉水流至漫水生根復活,其子孫常舞於樹下,形成以後的擺手舞。據考證,擺手舞是在土家山民打獵歸來、豐收之後、打仗凱旋歸家時,以舞蹈慶祝豐收和勝利,經逐步演化而形成的。
擺手舞是土家人喜愛的傳統大型舞蹈。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而生,舞隨歌而名。每年農曆正月初三至十七,一村一寨的男女老幼齊集擺手堂或土王祠,先由土老司手舉掃帚,唱起掃邪歌,然後擺手隊伍舉著龍鳳大旗,打著鎦子、圍鼓,吹著牛角、土號、嗩吶,燃放三眼炮和鞭炮,身著“西藍卡譜”,頭包花巾,扛著神棍,在一聲“餵嗬”中入場,翩翩起舞,熱鬧非凡。舞姿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粗獷豪放,生活氣息濃烈。 擺手舞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大擺手在擺手堂進行,規模大,時間長。一般從正月初九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擺手隊伍一般以村寨為單位,參加者眾多。表演的具體內容主要有闖堂進駕、開頭闢地、人類起源、遷徙定居、耕作勞動、自衛抗敵、掃堂關架等八個部分,穿插打鎦子、唱山歌、吹冬冬喹、打花鼓、唱薅草鑼鼓歌,表現土家先民跋山涉水、遷徙繁衍、農事活動、日常生活、戰爭場面等。小擺手規模較小,時間較短,正月初九至十一日在各村寨所在的土王祠舉行。其內容為祭彭公爵王、打蚊子、牛打架、塞冰口、挖地、下種、插田、除草、收割,表示勞動豐收的喜悅歡樂之情。 擺手舞有獨唱、領唱眾和、眾人齊唱等形式,曲調隨舞的內容而變換。竹枝詞記曰:“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
土家人每逢新春佳節,便在正月初三到十五之間擇一良辰吉日,並於這日晚上帶上供品,提著燈籠匯集“神堂”,舉行祭祀活動。祈求祖先保佑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祭祀結束後,人們便把燈籠掛在衫樹上,並在樹下懸一面大鑼,放一面大鼓,有一人敲鑼擊鼓。這時大家和著鑼鼓節拍,環繞大樹跳“擺手”。表演時,由幾十成百甚至上千人聚集在“八郎廟”或“擺手堂”等舞。其特點是擺同邊手,並躬腰屈膝,以身體的扭動帶動手的甩動。舞姿粗獷大方,剛勁有力,鑼鼓節奏明快,十分優美,表現了土家族人勤勞樸實的特徵和勇敢豪放的民族氣質。表演內容為“拖野雞尾巴”,“跳蛤蟆”,“木鷹閃翅”,“犀牛望月”等狩獵動作和“砍火渣”,“挖土”,“燒灰積肥”,“種包穀”,“薅草”,“插秧”,“割谷”,“織布”,“挖麻坨”,“打蚊蟲”,“捉蚤子”等生產生活動作。在古代還有車前舞,宴會舞等。
擺手舞這個古老舞種,自產生而後,歷經久遠。道光《長陽縣誌》卷三載:“正月初間,男女各集歌舞,撥出不詳,名曰擺手,又謂之調年,”可見,擺手活動實為求來年平安生活。
[撒爾嗬]
聚居在清江流域的土家人,直至21世紀仍盛,行以歡樂的歌舞來弔唁逝世的老人的傳統習俗,當地土家人叫它"跳撒爾嗬"。
跳撒爾嗬,即跳喪,又名打喪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在鄂西民間有著極其久遠的歷史。據傳,它源於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戰舞和祭祀儀式。直到21世紀,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人,仍然保持著這一習俗。土家老人去世,裝斂入棺後即停放到自家堂屋裡,讓遠親近鄰入夜聚集到靈前擊鼓唱歌跳舞,狂雙一至三個夜晚,通宵達旦。那幾晚,死者的家屬早早地設定了跳撒爾嗬的場地。一到天黑,四山五嶽的人群潮水般地湧來,一進入靈堂,掄起鼓捶就打,張開口就唱,提起腳就跳。整個夜晚,鼓鑼激切緊湊,歌聲高昂淒婉,曲調一夕幾變,舞姿粗獷古樸。內容大多為追念死者的生平勞績,有敘事長詩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歷史演義。有的是古老相傳的成套唱詞,有的是歌手們歌場改編的即興之作。
附:長歌當哭的"撒爾嗬"
我們為協助中央電視台拍一部反映土家風情的電視片,趕到離清江不遠的野三關古鎮,找到文化站長老柳,想請他協助我們找幾個民間藝人表演幾段跳撒爾嗬歌舞。老柳一聽,忙說,這事好辦,鎮東頭的龍洞漕村里上午就有一個土家老婆婆去世,準備今晚開始"鬧夜"。到時,我們大家一道去採訪吧。
天剛煞黑,我們一行幾人扛著攝像機來到死者的家裡。死者是一位婦女,年近七旬,一生操勞,兒女們都已成家。當我們趕到死者親屬早已準備好的停放死者棺材的靈堂時,見緊靠棺材的左邊,放有一隻自製大牛皮鼓。忽然門外"嗵嗵嗵"幾聲三眼銃響,宣告歌舞開場,山民們紛紛爭相湧向靈堂。不等主人篩茶敬煙,就見兩個老漢手拉手站到靈前翩翩起舞,另一位老人站立在大牛皮鼓邊,手執鼓捶敲擊並領唱。靈前的舞者合著鼓點,邊唱邊舞,頭、手、肩、臂、腳一齊動作,腰胯以下還有節奏的顫動著。他倆踩著變幻多姿的舞步,唱著音韻粗獷、格調明快的舞曲。每當歌手唱完一首,舞者或圍觀的民眾都要跟著應和一句"哎--跳撒爾--嗬呃"的襯詞拖腔,表示為死者家裡散憂解愁。我記下了他們唱出的一首歌: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婚俗的一個重要內容。土家姑娘在結婚前10至15天,就不再出門做活,開始哭嫁。哭嫁先是在閨房放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新娘居中,為“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哭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這也就是俗稱的“陪十姊妹”。哭的規矩為: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一般要哭三五天,也有哭十天半月的。哭的主要內容為:回憶母女情,訴說分別苦,感謝養育恩,托兄嫂照顧年邁雙親等。哭嫁的歌詞一般為即席所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當然也有固定哭詞。此外,哭還有抑揚頓挫的曲調。
哭嫁通常在新娘的閨房進行,新娘哭到誰,誰就必須去陪哭,男的不會哭也要說幾句安慰、祝福的話以示惜別。哭嫁在新娘出嫁前一夜最為熱鬧,特別是天亮之前,父母、姐妹與新娘對哭時,如泣如訴,聲淚俱下,把親人間的恩情表現的淋漓盡致,旁觀者無不感動落淚。
[蓮香]
“打蓮香”主要於每年年末、歲首燈會時進行,以助年節新春娛樂祥和氣氛,後發展到凡遇吉慶喜期,均有“蓮香”參與。“打蓮香”男女老幼均可參加,其形式舞蹈性強,舞唱兼有,無固定唱詞,往往是即興編唱,一領眾和,氣氛熱烈,手持以竹竿嵌上銅錢的響具,依其音樂有節奏地敲擊,樂感悅耳。
“蓮香”也因地域不同其風格異彩紛呈,巴東為“九子鞭”,動作舒展大方。利川市謀道鄉一帶則為“多節蓮香”(即“蓮香”為多節竹竿合成。舞時根據需要可拆可合),時而“化整為零”,時而“變零為整”,增加了舞蹈的靈活、多樣性。宣恩縣則是著名的“滾龍蓮香”。表演者一手持蓮香,一手持快板,蓮香動作與快板同節奏,時慢時緊,表演者蹲、跪、坐、睡及滿地滾著打,表現技巧絕活,觀賞性強。“蓮香”可一人表演,也可三、四人乃至更多的群體表演,為恩施州最具群體性的舞蹈形式之一。
[毛古斯]
毛古斯,土家語稱為“古司撥鋪”,意即“祖先的故事”。屬土家族流傳至21世紀的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作為土家文化活化石保存21世紀。主要於每年歲首參與土家族擺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
表演毛古斯的人,須渾身裹扎稻草或茅草,儼然以“茅人”象徵遠古蠻荒時代的先民。其中,一人扮演“撥鋪卡”的代表祖先,其餘扮演小茅人的則代表後代子孫。演出自始至終講著土話,唱土歌,語焉不明。表演動作以碎步進退,屈膝抖身,搖頭聳肩,左右晃動等動作,顯出粗野、詼諧的民族氣息。
毛古斯表演的內容,主要是表現先民的生產勞動、生活方式,主要有“生產”、“打獵”、“釣魚”、“讀書”、“接親”、“接官”等段落,粗線條地勾勒出土家族從遠古走到如今的發展歷史。
整個毛古斯的演出有情節、有人物、有語言及其它的故事內容,基本具備了戲劇形態雛形,因而說它是原始戲劇;但它又沒有戲劇的基本規範。
[儺戲]
儺願戲,又名“儺戲”或“土地戲”,是一種以還願為依託,以儺壇為載體,以祭儀出現的一種戲曲藝術,是儺文化中一種特定形式。最早在土家族中流行,後逐漸被其他民族所接受。儺願戲,實際上是“還儺願”和“儺戲”的總稱,最初是土家族還願者為求子、除病、祈壽,往往許以儺願,在還願時根據還願的情況與祭神的情況和祭神的需要舉行的一種藝術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由巫師著麻衣裝香念經、吹牛角、擊鼓鳴鑼,載歌載舞演出一些宣傳宗教迷信的戲曲,間或表演一些傳說故事。經過長期發展,逐漸有了角色,說白,唱腔,曲牌發展到30多個,劇目增加到200多個,成為一種較成熟的地方戲曲,並為其他各族民眾所接受。
儺願戲主要流行於鶴峰全縣及與之毗鄰的恩施市紅土、三岔一帶,是當地民眾藉以酬神還願時演唱的戲,故稱“儺願戲”。其流傳歷史較古老,距今已有7代傳人300多年歷史。
儺願戲音樂主要由正腔和小調兩大類組成,有平調、怨調、神仙調等。正腔類唱腔粗獷樸實,小調類歡快流暢,民歌風味濃。演唱形式為鑼鼓伴奏、人聲接腔,音樂氣氛十分熱烈。
[吹木葉]
取一片光滑平整的樹葉含於嘴唇,吹著小曲歌謠的,稱之為“吹木葉”。“吹木葉”是恩施州的侗鄉、苗嶺、土家山寨廣泛取用的一種器樂愉悅形式,如唐人杜佑《能典》所說“銜葉而嘯,其聲清震,桔葉尢善”。 吹木葉,其演奏者,多是隨心所欲、不拘格調地或吹小調歌謠,或學鳥鳴獸叫,固定的傳統曲目不多,只有少量的山歌、燈歌、小調,且多在田間勞作、山路跋涉中,用以行樂啟興、解除疲勞,也用以戀愛傳情。
[咚咚奎]
咚咚奎是一種由土家人自製的三孔四音帶簧片的古世稀有竹管樂器的名稱。咚咚奎的名稱出自一個美麗的愛情傳說。
咚咚奎流行於來鳳縣。因製作簡單,容易學會,且音色可人,即成當地青年男女隨帶的玩耍之物。咚咚奎可以單吹、雙吹、齊吹。
咚咚奎的曲目《咚咚奎》、《巴列冬.之一》、《巴列冬.之二》、《呆都里》、《乃喲乃》,其名稱濡染著濃郁的土家族色彩。
[女兒會]
女兒會,會女兒。趕會,賞景,對歌,傳情。女兒會有如土家
情人節。如水的女兒美麗聰穎又清純柔美,似山的男兒虎膽雄威卻溫情纏綿,青年男女在這裡相會,訂親。
劇情簡介
在湖北西部的清江水系,發祥並繁衍著一個古老悠遠的民族——比茲卡,世稱土家族。他們是山與水的子民,創造了奇異的民俗風情。
Bizika has also been called Tujia Minority one generation after another. It is an ancient minority and has had a long history. The birthplace of this group of people is Qingjiang River, which runs in the west of Hubei Province. Living in the big mountain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y have created their own unique customs and cultures.
於千山萬壑間,比茲卡人勤勞樸實又桀驁不馴,樂觀豁達又粗獷豪邁。大型土家風情歌舞《比茲卡》正是土家民族生活狀態、風俗民情與精神意志的精美縮影。
Living close to the ravines of mountains, Bizika people have been hardworking, sincere and honest. Yet they are brave, optimistic, open and straightforward. Bizika, the large song and dance musical, is just an exquisite epitome of living conditions, customs and the wills of Tujia people.
該劇不設定線性發展的故事和劇情,也沒有互為關聯的角色化人物、卻無不涵蓋土家民族人文風情的方方面面,包括了比茲卡後裔男女老幼各種角色。
This musical has neither linear plots nor interrelated roles. However, it covers all the aspects of Tujia Minority and includes all types of roles, both men and women, the old and the young, all of whom are descendants of Bizika.
亦歌、亦舞、亦詩、亦劇,交融同構的藝術樣式正是土家風情的立體呈現。
The musical has various art styles, including singing, dancing, poems and plays, all of which are the vivid presence of Tujia local customs.
透過該劇,不難看出土家民族原始古拙的生活方式,領略其原生態的土家歌舞韻味,感受比茲卡兒女勤勞的生活態度,浪漫的愛情故事和豁達的生命觀念以及他們熱愛生活、冀望未來的時代心聲與燦爛遠景。
Through this drama, we can clearly see their primitive way of living, appreciate the aboriginal Tujia people’s singing and dancing, and be affected by these hardworking Bizika people’s life attitudes, romantic love stories as well as their magnanimity towards life and their hope for a splendid future.
[比茲卡。開篇]起源
|
[比茲卡。虎性]吊腳樓
|
[比茲卡。虎性]山歌調
|
[比茲卡。虎性]毛古斯
|
[比茲卡。情愛]咚咚喹
|
[比茲卡。情愛]女兒會
|
[比茲卡。情愛]穿號子
|
[比茲卡。情愛]黃四姐
|
[比茲卡。情愛]咂酒舞
|
[比茲卡。情愛]龍船調
|
主創主演簡介
《比茲卡》的總導演、總編導梁群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其作品先後榮獲過第五屆中國舞蹈節暨荷花杯編導金獎、首屆CCGT舞蹈大賽金獎、俄羅斯首屆國際“德爾裴”藝術大賽特別藝術成就大獎,並在全國桃李杯、全國五個一等各類舞蹈大賽中獲得大獎,主要作品:《淒淒長亭》榮獲第五屆桃李杯優秀教學劇目金獎,被北京舞蹈學院定為指定教學劇目…等。作品《那片血色山岡》、《九歌.山鬼》、《鐘鳴楚天》、《三寸金蓮》等均在全國各類舞蹈大賽中獲得大獎。
《比茲卡》音樂總監丁峰,是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音樂總監,從1998年至2017年擔任央視百餘台大型晚會音樂總監兼作曲,擔任過神州五號大型專題紀錄片《千年夢圓》作曲,擔任過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華五千年》音樂總監、作曲。
女主演山翀:是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文化部青聯委員,文化部十大傑出青年。擔任過第二屆、第三屆CCTV舞蹈大賽評審,擔任過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評審、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審,先後在《原野》中飾演金子、《媽祖》中飾演媽祖、《干將與莫邪》中飾演莫邪等多個角色,曾代表中宣部、文化部、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出訪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進行演出及文化交流,是國內出演舞劇最多的青年女舞蹈家,被稱為中國舞劇皇后。
男主演王盛峰,現就職於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2005年參加第五屆國際芭蕾舞、現代舞大賽獲特別表演獎;2005年參加第二屆中國舞蹈節暨第五屆荷花杯舞劇、舞蹈大賽獲一銀獎兩銅獎;先後出訪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巡迴演出及文化交流。
服裝設計師高偉,國家高級服裝設計師,其作品舞劇《風雨紅棉》獲文化部文華大獎,監製、製作的舞劇《鹿回頭》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全國藝術金獎。參與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全國九運會閉幕式、飛天獎頒獎晚會所有表演服飾設計。
舞美設計師劉小舟,國家高級舞美設計師,曾應邀擔任多部大型舞劇、大型雜技、綜合歌舞演出、大型電視晚會的舞美設計,並參與服裝設計、藝術指導等工作。
燈光設計師任東生,第三屆中國舞蹈“荷花杯”比賽中《根之雕》獲燈光設計金獎。第六屆全國舞蹈比賽《鼓舞聲聲》獲燈光設計金獎。
文學統籌周龍然,知名詞作家,湖北省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恩施州十大傑出人才。曾參與策劃、編創各省電視台大型晚會40餘場,與國內當紅歌星毛阿敏、陳思思、祖海等合作,推出歌曲數十首。作品多次獲省五個一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