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將領伊萬·葉菲莫維奇·彼得羅夫〔1896.9.18(30),特魯布切夫斯克,今屬布良斯克州—1958.4.7,莫斯科〕蘇聯軍事首長,蘇聯大將(1944年2月第一次授銜,1944年第二次授銜),蘇聯英雄(1945.5.29)。 彼得羅夫於1916年開始服兵役。1917年軍事學校畢業後,任阿斯特拉罕城後備步兵團簡編連連長。1918年自願參加蘇聯紅軍。同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參軍後,參加過東方面軍平定薩馬拉城無政府主義分子叛亂(1918)和抗擊捷克白匪及烏拉爾哥薩克白匪的作戰。1920年5月參加了西方面軍抗擊波蘭白匪的作戰,歷任排長、特別支隊軍事法庭審判員、團政委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德洛夫
- 國籍:俄國
國內戰爭結束後,彼得羅夫先後任中亞軍區旅政委、師司令部政委、獨立騎兵連連長、團長、獨立旅旅長和山地步兵師師長等職,積極參加了對巴斯馬奇匪幫的作戰。於1931年畢業於指揮人員進修班。1933年1月任中亞聯合軍事學校校長兼政委。1940年6月任步兵師長,10月調任中亞軍區步兵監。1941年3月升任機械化軍軍長。
衛國戰爭時期,彼得羅夫充分顯示出是一位有卓越組織才幹和堅強毅力的軍事首長。為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的領導人之一。1941年7月起先後任南方面軍步兵第25師師長、濱海集團軍(1941.10—1942.7,1943.11—1944.2)和第44集團軍(1942.8—10)司令。
1942年10月,彼得羅夫任外高加索方面軍黑海軍隊集群司令。1943年5月任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指揮部隊勝利地參加了刻赤—埃利季根登入戰役和解放塔曼半島、邁科普、克拉斯諾達爾、新羅西斯克諸城的作戰。並在1943年2月被授予大將軍銜,但是由於在克里木登入戰中,由於遭受總指揮伏羅希洛夫誣陷,被背上了一個“臨陣脫逃,擅離職守”的罪名,被解除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職務,並降為上將。
1944年3月,彼得羅夫任西方面軍第33集團軍司令,4月任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8月任烏克蘭第4方面軍司令,指揮在喀爾巴阡山的戰鬥,協助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二方面軍作戰,並率先解放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因而受到蘇軍總參謀部的嘉獎,並重新授予大將軍銜。但因該方面軍政治委員列夫·梅赫利斯的誣陷,再次被解除職務,並撤銷即將授予彼得羅夫大將為元帥的命令。
1945年4月任烏克蘭第1方面軍參謀長。在柏林和布拉格戰役中,因指揮得當,表現了主動和忘我精神,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所部在衛國戰爭中因勝利作戰,受到最高統帥22次通令嘉獎。
戰後,彼得羅夫歷任土耳其斯坦軍區司令(1945.7)、蘇軍第一副總監察長(1952.7)、軍事和體育訓練總部部長(1953.4)、陸軍第一副總司令(1955.3)、蘇聯國防部總監察長(1956.1)。1957年6月任國防部副部長的學術總顧問。是蘇聯第二—四屆最高蘇維埃代表。
彼得羅夫獲列寧勳章5枚,紅旗勳章4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一級庫圖佐夫勳章、勞動紅旗勳章勳章、紅星勳章、土庫曼和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紅旗勳章各1枚,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