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學原理與方法

毒理學原理與方法

《毒理學原理與方法》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泰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毒理學原理與方法
  • 作者:金泰廙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2月
  • 頁數:529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09304-9/R.1284
  • 字數:780千字
內容提要,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全書共分上、中、下3篇32章。作者在三十幾年來毒理學研究生教育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根據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的需求,本書將毒理學原理和方法的現代進展詳盡地層示給學生,以期他們對毒理學進展的總體概念有詳細的了解,在方法學上可以借鑑。本書不僅可用作研究生的教科書,也可作為高級科研人員參考書。

圖書目錄

上篇
第一章 毒性測量學
第一節 常用毒性參數
第二節 毒理學實驗設計原則和內容
第三節 經典的常規毒性研究
第二章 劑量效應/反應關係的再認識
第一節 劑量
第二節 效應和反應
第三節 劑量反應(效應)關係
第三章 毒物興奮效應:劑量反應關係的革命
第一節 毒物興奮效應理論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毒物興奮效應的特徵及與其他劑量效應/反應關係的區別
第三節 毒物興奮效應的普遍性
第四節 毒物興奮效應的可能作用機制
第五節 毒物興奮效應的評價方法
第六節 毒物興奮效應的毒理學意義
第四章 化學致癌物閾值研究的回顧與現狀
第一節 化學致癌物和致癌作用
第二節 關於閾值的相關定義
第三節 化學致癌物閾值研究的回顧
第四節 影響致癌作用閾值理解的重要因素
第五節 風險管理中對致癌作用閾值的考慮
第五章 生物標誌與危險度評價
第一節 生物標誌與危險度評價概述
第二節 生物標誌的檢測
第三節 DNA晶片與生物標誌檢測
第四節 接觸標誌與危險度評價
第五節 效應生物標誌與危險度評價
第六節 易感性生物標誌與危險度評價
第六章 接觸評估
第一節 概念與簡述
第二節 接觸評估策略
第三節 接觸評估方法
第四節 常用統計分析方法
第七章 基準劑量法——制定生物接觸閾限值的新方法
第一節 NOAEL和LOAEL
第二節 基準劑量在毒理學中的套用
第三節 基準劑量在生物接觸限值確定中的套用
第八章 健康危險度評價進展
第一節 危險度評價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 危險度管理、危險度感知和危險度交流
第三節 環境化學物健康危險度評價的套用——大氣污染的健康危險度評價
第九章 食品安全及其評價方法
第一節 食品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風險
第二節 食物不良反應
第三節 食品中可確定耐受量的有害物質
第四節 食品中無法確定耐受量的有害物質
第五節 食品添加劑
第六節 食品安全性評價方法
第十章 轉化毒理學
第一節 轉化毒理學的產生背景
第二節 轉化毒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任務
第三節 轉化毒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轉化毒理學的套用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篇
第一章 毒物與疾病
第一節 毒物
第二節 毒物致病決定性步驟和關鍵事件
第三節 毒物與疾病
第二章 環境內分泌干擾作用
第一節 環境內分泌干擾作用概述
第二節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分類
第三節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作用機制
第四節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對胚胎和胎兒的影響
第五節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對人群健康的潛在影響
第三章 環境化學物的遺傳效應
第一節 環境化學物的DNA損傷作用
第二節 環境化學物的染色體損傷作用
第三節 環境化學物對生殖細胞的損傷作用
第四節 環境化學物的器官損傷作用
第五節 環境化學物的遺傳易感性
第四章 生殖毒理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下丘腦垂體性腺軸
第三節 男性生殖生理
第四節 女性生殖生理
第五節 化學物的生殖毒作用
第六節 生殖毒性機制
第七節 化學物對男性生殖的干擾
第八節 化學物對女性生殖的干擾
第五章 比較毒理學
第一節 研究範疇和任務
第二節 研究內容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套用與未來的發展
第六章 系統毒理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系統毒理學的領域和發展基礎
第三節 系統毒理學推動著傳統毒理學的發展
第四節 展望
第七章 發育毒理學
第一節 發育毒理學的歷史和現在
第二節 發育毒效應的表現型
第三節 化學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在發育毒理學中的一般規律
第四節 發育毒性的作用機制
第五節 發育毒效應的實驗室分析
第八章 機體對環境污染物的易感性及其意義
第一節 機體對環境污染易感性差異的遺傳基礎
第二節 基因多態性與個體易感性
第三節 確定個體易感性的方法
第四節 基因多態性在醫學中的意義
第九章 骨毒理學研究進展
第一節 骨的發育與解剖結構
第二節 骨組織細胞
第三節 骨性毒物
第四節 骨損害的類型
第五節 骨毒作用機制
第六節 幾種常見的骨性毒物
第十章 大氣顆粒物毒理學研究進展
第一節 影響顆粒物生物學作用的因素
第二節 大氣顆粒物的毒理學研究方法
第三節 顆粒物毒理學研究的動物模型
第四節 大氣顆粒物對心肺系統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第五節 大氣顆粒物所致不良健康效應的新類型
第十一章 黴菌毒素毒效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黃麴黴毒素
第三節 雜色麴黴素
第四節 赭麴黴毒素A
第五節 展青黴素
第六節 鐮刀菌毒素
第十二章 酞酸酯類增塑劑對人群的暴露和健康危害
第一節 PAEs的一般性質
第二節 PAEs暴露情況
第三節 PAEs人群健康效應
下篇
第一章 環境化學物的監測和鑑定技術
第一節 環境優先監測污染物
第二節 環境樣品採集方法
第三節 環境樣品前處理技術
第四節 環境化學物分析技術
第二章 常規毒性測試體外替代方法
第一節 毒性測試體外替代方法研究進展
第二節 急性毒性體外替代法
第三節 皮膚刺激/腐蝕性體外替代試驗
第四節 眼刺激性/腐蝕性體外替代實驗
第五節 皮膚光毒性體外替代試驗
第六節 皮膚致敏體外替代試驗
第七節 嗜多染紅細胞微核體外替代試驗
第八節 胚胎毒性體外替代試驗
第三章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篩選與測試
第一節 EEDs的來源及分類
第二節 EEDs激素樣活性檢測
第三節 EEDs篩選程式和方法
第四節 EEDs的不良健康效應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環境化學物遺傳毒性檢測方法
第一節 基因突變檢測
第二節 染色體損傷檢測
第三節 DNA損傷檢測
第四節 小結與展望
第五章 環境化學物生殖毒性檢測方法
第一節 生殖毒性和發育毒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雄性生殖毒性檢測
第三節 雌性生殖毒性檢測
第四節 生殖和發育毒性試驗程式
第五節 小結與展望
第六章 環境化學物神經毒性檢測方法
第一節 體內檢測方法
第二節 體外檢測方法
第七章 骨毒理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影像學方法
第二節 骨礦含量和骨礦密度測定
第三節 骨生物力學
第四節 骨組織形態計量學
第五節 骨轉換標誌物
第六節 骨組織細胞培養技術
第七節 骨毒理學實驗動物選擇
第八章 蛋白質組學在毒理學上的套用
第一節 蛋白質組學概論
第二節 蛋白組學研究常用的方法
第三節 蛋白質組學在毒理學上的套用
第九章 代謝組學在毒理學上的套用
第一節 代謝組學的概念
第二節 代謝組學的原理
第三節 代謝組學技術和方法
第四節 代謝組學在毒理學研究中的套用
第五節 不足和展望
第十章 後基因組時代毒理學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重新判定
第一節 傳統毒理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第二節 後基因組時代毒理學的發展
第三節 後基因組時代毒理學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定位
第四節 展望
推薦閱讀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