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固體廢物受到水的沖淋、浸泡,其中的有害成分將會轉移到水相而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導致二次污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毒性浸出過程
- 外文名:Toxic leaching process
- 學科:環境工程
- 相態轉變:固相至液相
- 測試方法:浸出毒性實驗
- 測試指標:重金屬離子等
國家標準,浸出過程和環境影響因素,浸出毒性試驗,
國家標準
危險廢物特徵包括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包括口服毒性、吸入毒性和皮膚吸收毒性),以及其他毒性(包括生物積累性,刺激性或過敏性、遺傳變異性、水生生物毒性和傳染性等)。按規定的浸出方法進行浸取,所得浸出液中有一種或者一種以上有害成分的質量濃度超多表1 所示鑑別標準的固體廢物
表1 中國危險廢物浸出毒性鑑別標準(GB 5085.3-2007)(節選)
序號 | 項目 | 浸出液的最高允許質量濃度/(mg·L) |
1 | 汞 | 0.1(以總汞計) |
2 | 鎘 | 1(以總鎘計) |
3 | 砷 | 5(以總砷計) |
4 | 鉻 | 5(以總六價鉻計) |
5 | 鉛 | 5(以總鉛計) |
6 | 銅 | 100(以總銅計) |
7 | 鋅 | 100(以總鋅計) |
8 | 鎳 | 5(以總鎳計) |
9 | 鈹 | 0.2(以總鈹計) |
10 | 無機氟化物 | 100(不包括氟化物) |
浸出過程和環境影響因素
溶解和擴散市污染物從固體廢物進入浸出液的主要方式。廢物的浸出受到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影響,這些因素與處置環境和廢物的特性有關。
(1)與處置環境有關的物理因素包括:氣候和氣象條件;填埋場的設計和構造;植被;水文地質條件。(2)影響浸出的填埋材料的特性包括:顆粒的尺寸、形狀和暴露於液相的表面積;填埋的滲透性和浸提劑的流速;浸提劑的物理性質(如電導率、黏度);填埋材料的成分;浸出過程的溫度。(3)影響浸出的化學因素包括:正在反應基礎上的平衡(相對快的化學分解反應)和動力學(如相對慢的解吸作用)的因素;污染物的溶解/解吸特徵;非水相液體的存在;填埋材料的pH;浸提劑的pH;無機或有機化合物的絡合。(4)影響浸出的生物因素包括:由於微生物的存在,通過生物降解改變填埋材料的氧化還原電勢和pH,從而改變污染物的溶解性。這些微生物還可以生物轉換原有污染物。形成不同毒性的新污染物;從更大尺度上說,根和洞穴動物也可以造成滲濾通道從而增加滲透性
浸出毒性試驗
浸出毒性實驗採用規定方法浸出水溶液,人後對浸出液進行分析。我國規定的分析項目有:汞、鎘、砷、鉛、鉻、銅、鋅、鎳、銻、鈹、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硝基苯類化合物。
浸出方法如下:
稱取100g(乾基)樣品(無法稱取乾基質量的樣品則先測定水分含量加以換算),置於容積為2L(ψ130mm×160mm)的具蓋廣口聚乙烯瓶中,加水1L(先用氫氧化鈉溶液或鹽酸溶液調pH至5.8~6.3).
將廣口聚乙烯瓶垂直固定在往返式水平振盪器上,調節震盪頻率為(110±10)次/min,振幅40mm,在室溫下震盪8h,靜置16h。
浸出液通過0.45μm濾膜過濾。濾液按各分析項目要求進行保護,於合適條件下貯藏備用。每種樣品做兩個平行浸出毒性試驗,每瓶濾液對欲測項目平行測定兩次,取算術平均值報告結果;對於含水污泥樣品,其濾液也必須同時加以分析並報告結果;實驗報告中還應包括被測樣品的名稱、來源、採集時間、樣品粒度級配情況,試驗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浸出液的pH、顏色、乳化和分層情況,試驗過程的環境溫度及其波動範圍、條件改變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