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毋秀忠
- 出生地:內蒙古通遼市
- 出生日期:1941年3月13日
- 職業:中央芭蕾舞團國家一級演員
- 畢業院校:北京舞蹈學校
- 代表作品:《希爾薇婭》、《紅色娘子軍》、《天鵝湖》、《杜鵑山》
成長經歷,演出與教學,
成長經歷
他1941年出生於原通遼縣大林站小軲轆屯。1948年因遼河發水泛濫,遷居黑龍江省哈爾濱。1952年考入東北人民藝術劇院兒童藝術劇團;1954年考入北京舞蹈學校;1959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央芭蕾舞團工作至今。現為國家一級舞蹈演員。
毋秀忠,自幼家境貧寒,過著衣不遮體、食不充飢的苦日子。可通遼那些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卻也給他帶來一絲快樂。小時候,父親常領他逛廟會、看舞龍、觀皮影、賞花燈、瞧雜耍、看二人轉,特別是看東北大秧歌,什麼老漢趕船,什麼傻柱子接媳婦……簡直使他著了迷,演一場看一場,看完了就學著扭,跟著唱,那股浪勁,逗得大人前仰後合。他這種對藝術的純樸感情,執著追求,不知不覺在心田裡播下了舞蹈種子,朦朧中他和舞蹈結下了情緣。
夏首雲霧變,雨余草木繁。1952年初夏,他考入了東北人藝少兒劇團,蹣跚地邁出了追求舞蹈藝術之路的第一步。這可把他樂壞了,就像吃了東北大冰糖葫蘆。入團後,在老師的熱心培養指導下,第一次主演了兒童話劇《小小科學家》,就一炮打響,受到了老師同學們的讚揚。接著便在當紅舞蹈《採茶撲蝶》、《打盅盤》里擔任主要角色。1953年冬他隨團到延安慰問志願軍。美軍的殘暴、志願軍的英勇,使他的心靈得到震顫,使他獻身舞蹈事業的激情更進一步燃燒。在慰問演出的途中,受到了開國元勛賀龍的親切接見,並演出了《大紅花開滿地》等節目。
1954年的夏天,毋秀忠考入了由戴愛蓮任校長的北京舞蹈學校,開始了他追求舞蹈藝術之路的第二步。入學後,他與他的同學白淑湘等人,在蘇聯專家古雪夫導師指導下學習芭蕾舞。芭蕾舞,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高雅藝術。它浪漫多姿,如夢如幻,深受各國人民的青睞。毋秀忠仿佛看到了自己美好的願景,開始在舞蹈的海洋中暢遊,恨不得一下子就學會“蝶泳”、“仰泳”、“蛙泳”,什麼男士的二位轉、旁腿轉、掖腿轉、跨腿轉;什麼空轉、平轉、凌空越轉等,他都學得如饑似渴、如痴如迷,壓腿含淚,劈叉咬牙,腳掌紅腫流血,他全不在話下。多少嚴冬,多少酷暑,硬是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練就了一身芭蕾舞硬功夫。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來,舞姿美自苦練來。”每次考試,他總是受到專家與老師的表揚。特別是“轉身分腿跳”,主考區老師張旭稱他勝過全校其他同學。總之,在這四年多的學生生活中,他像蜜蜂採花釀蜜,他像禾苗茁壯成長,他像雛鷹藍天亮翅,他像駿馬草原揚蹄,這就為他後來成為著名舞蹈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演出與教學
時光荏苒,毋秀忠在扮演各類不同角色的同時,還不斷衝擊藝術前沿,敢於嘗鮮,敢於走前人從未涉足之路,大膽創新。如在舞劇《紅色娘子軍》扮演南府團丁與全劇女一號吳瓊花對打中,他加入了很多高難動作,使其更具震撼力,更具觀賞性;在舞劇《杜鵑山》中,毋秀忠在其鬥爭場面中,加入了“水平540度橫轉平落地”,可謂“高、險、驚、奇”,至今這一動作依然是舞蹈表演中的“禁區”,令不少舞蹈演員望而生畏;1978年,法國總統德斯坦訪問我國,芭蕾舞團奉命演出,毋秀忠飾演《希爾薇婭》劇中的愛神,演出結束後,受到陪同觀看演出的國家領導人的親自接見,德斯坦高興地邀他們四位主要演員到法國巴黎皇家歌劇院芭蕾舞團演出。他還隨團出訪了法、德、日、俄羅斯、奧地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緬甸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足跡遍布世界,丰姿刻在人們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