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丘儉紀功殘碑

毋丘儉紀功殘碑,曹魏時代碑碣。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發現於吉林省集安縣西北五十里板石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毋丘儉紀功殘碑
  • 朝代:清朝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碑石有殘,現存長38.9,寬29.9,厚8.4厘米。碑文殘存錄書:“正始三年高句麗反……督七牙門討句麗……(下殘)復遺寇六年五月旋(下殘)……”等文字。余不可卒讀。毋丘儉紀功碑,是蜚聲海內外的關東早期刻石之再遙拒少一。早年著名學者王國維在《觀堂集林》有精闢考跋。①繼著錄於《滿洲金石志》等書。毋丘儉,字仲恭,漢河東聞喜人。魏明帝時為尚書郎、羽林監,後累官至荊州刺史。青龍年間提為幽州刺史,加渡遼將軍。魏齊王正始中,以遼東高句邀局匪麗數侵叛,詔令毋丘儉將步騎萬人,以正始五年和正始六年,入自遼東、玄菟,率雄兵棵乘疊以征高句麗。遂大敗高句麗於“沸流水”(今富爾江)上,“束馬懸車,以登雄拔奔丸都(山)”,史稱“至肅慎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今以碑證史,歷歷可印。“此刻石出土之板石嶺,高六百餘丈”,應即右丸都山也。魏毋丘儉紀功殘碑的發現,糾正了籃榜史書記載兩次出征之談,實白漿多嘗是正始五年出征,六年凱還。同時印證了《三國志》埋判膠中的“丸都山”即今吉林省集安縣板石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