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延勃,男,漢族,1964年9月生,寧夏中寧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殷延勃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寧夏中寧縣
- 出生日期:1964年9月
- 職業:寧夏學院農學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水稻室主任,研究員。主要從事優質水稻新品種的選育和栽培研究工作。兼任寧夏青年聯合會委員會常委;寧夏青年科技工作者聯合會委員會委員;寧夏農墾米業集團技術顧問;寧夏優質稻米產業化協會副會長;寧夏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評估專家組成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評議人。
人物生平
1985年畢業於寧夏學院農學專業,2000年獲得中國農科院作物遺傳育種碩士學位。
主持自治區“8613”研究項目“水稻新品種選育—優質米水稻新品種選育”。1995年被評為寧夏十大傑出青年、科技標兵;2000年獲得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2000年被選為寧夏“313”人才工程人選,是寧夏優秀的年輕學科帶頭人。2001年被推薦為寧夏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2003年被選為寧夏十大優秀青年。總計獲得農業部、科技部品種後補助獎3項,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5項;銀川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院級二等獎1項。
自1985年畢業以來,一直從事水稻育種和栽培工作,先後參與和選育了三十多個品系參加了生產試驗和示範繁殖,其中有10餘個品系通過審定,並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套用。其中寧粳9號、12號和14號的推廣套用,實現了寧夏水稻品種的第五次更新。寧粳16號、寧稻216的推廣套用,使寧夏實現了水稻品種的第六次更新。並且寧粳16號、寧粳216作為1998年寧夏公布的5個優質稻品種,在優質米基地建設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為重振寧夏大米雄風做出了重大貢獻。寧粳16號於1998年獲得農業部優質高產品種後補助獎,寧稻216於1999年獲得國家科技部後補助獎,寧稻23號2002年獲得農業部優質高產品種後補助獎。
在優質米的研究中,具有自己獨到的建樹,並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通過對寧夏稻米品質的測試分析,搞清了寧夏稻米品質存在的問題,找出了寧夏水稻優質育種存在的主要問題,並重點從遺傳種質上解決,提出了寧夏水稻優質育種的主攻目標,是降低堊白率,提高整精米率,對寧夏優質水稻的育種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新選育的寧粳24號(97XW-723)優質米新品種,在外觀和食味上均非常突出,產量達寧粳16號的水平,在2002年全國水稻品種品質普查中,被評為粳稻一級和粳稻特質品種,受到廣大農戶、加工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是寧夏優質米工程的首選品種,是寧夏自育的第一個適合大面積推廣和產業一個化開發的優質米新品種。
現已有30餘篇論文在科技期刊上發表,其中獲一等獎二篇,獲二等獎二篇。1995年參加《農村實用技術》一書水稻部分的編寫。2001年參加由中國水稻所主持的《中國稻米品質區劃及優質栽培》一書西北部分的編寫。200年作為主要起草人,負責和起草寧夏農業地方標準《無公害食品 寧夏大米》標準的制定和起草。2003年參加了《寧夏水稻優勢區域布局和產業發展規劃》調研和具體報告的撰寫,參加農業部對於寧夏無公害水稻生產和稻米質量和安全的調研。在實際工作中,根據不同稻品種的特性,從寧夏水稻生產條件、品種搭配、配套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等各個生產環節出發,編寫了10餘個水稻品種的介紹及栽培技術規程,為寧夏水稻新品種大面積推廣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