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概況
段蘆頭鎮經濟發達,以絨毛加工業和合金刀具產業為特色。
城鎮建設致力於舊城改造,在緊靠肅清公路投巨資興建了“新世紀商城”。商城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鎮內規劃了工業園區,園區內實現了通水、通電、路面硬化,入區項目單位達100多家,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鎮。
歷史沿革
1953年7月始建段蘆頭鄉,轄段蘆頭、李和生、張莊。1956年9月,秦莊、西康、魯義寨、後和生、前和生、王家莊、和生店、南張家莊併入。1961年劃入清河縣,1962年還屬,1984年建為鄉,1985年4月建為段蘆頭鎮,1996年徐馬寨鄉、董家廟鄉併入,(1953年7月始建徐馬寨鄉,轄北小六、南小六、孫家莊、王爾莊、馬爾莊、三官屯、徐馬寨。1956年9月,青楊寨、陶家屯、東密井、西密井、馬河涯、翟固寨、王官屯、安子窩、西王排、東王排、石家屯、萬戶莊併入,1958年9月併入段蘆頭人民公社,1959年建為管理區,1961年改建為人民公社,1984年3月復建為鄉;1953年7月始建董家廟鄉,轄董家村、李村、馬家莊、唐家莊、懸空、袁村、鄒村、董家廟。1956年9月西馬固、東馬固、王爾莊、攸家寨併入,1958年9月併入段蘆頭人民公社,1961年4月復建為人民公社,1984年3月復建董家廟鄉)始轄。
行政區劃
段蘆頭鎮政府駐段蘆頭,下轄段蘆頭段一、段二、段三、段四、後和生、南張莊、西張家莊、西康、李和生、和生店、涼分莊、魯義寨、前和生、王家莊、秦家莊、趙家莊、徐馬寨、翟固寨、安子窩、西密井、青楊寨、鄒家村、石家屯、懸空、董家村、東孫家莊、三官屯、馬河涯、陶家屯、南小六、東王排、馬家莊、唐家莊、董家廟、王爾莊、馬爾莊、東密井、北小六、袁家村、萬戶莊、李家村、西王排共42個村委會。
轄區代碼
代碼 130581104:~201段一村 ~202段二村 ~203段三村 ~204段四村 ~205西張家莊村 ~206涼分莊村 ~207秦家莊村 ~208西康莊村 ~209魯義寨村 ~210南張莊村 ~211王家莊村 ~212和生店村 ~213前和生村 ~214後和生村 ~215李和生村 ~216趙家莊村 ~217
徐馬寨村 ~218青楊寨村 ~219北小六村 ~220東孫家莊村 ~221南小六村 ~222王爾莊村 ~223馬爾莊村 ~224三官屯村 ~225翟固寨村 ~226安子窩村 ~227馬河涯村 ~228東密井村 ~229西密井村 ~230陶家屯村 ~231董家廟村 ~232李家村 ~233懸空村 ~234袁家村 ~235鄒家村 ~236西王排村 ~237東王排村 ~238萬戶莊村 ~239石家屯村 ~240唐家莊村 ~241馬家莊村 ~242董家村
段蘆頭鎮鎮名由來
元朝時,段 汪 乞 冉四姓世居此地.元末明初,此地設立了幾座爐盤,以段氏為首,為官家鍛造兵器盔甲.從此便有了"段爐頭"名號,後演變為今村名.明永樂二年(1404),侯五老。字觀圖,從山西洪洞縣棗流村遷來落居,隨後有遷來秦 張 李等姓,村名仍用舊稱.今"爐"字已演變為"蘆".明嘉靖<<南宮縣誌>>記載:此村為當時鎮外九集之一.
人口數據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51121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48642
|
男
| 24714
|
女
| 23928
|
家庭戶戶數
| 1221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48308
|
家庭戶男
| 24468
|
家庭戶女
| 23840
|
0-14歲(總)
| 14946
|
0-14歲男
| 7850
|
0-14歲女
| 7096
|
15-64歲(總)
| 30260
|
15-64歲男
| 15310
|
15-64歲女
| 14950
|
65歲及以上(總)
| 3436
|
65歲及以上男
| 1554
|
65歲及以上女
| 1882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48441
|
產業結構
羊絨深加工是段蘆頭鎮的主導產業,實現了山羊絨的梳、洗、紡織“一條龍”生產,全鎮擁有梳絨機7000多台(套),六條洗毛、洗絨生產線,八條紡紗生產線,20條織衫生產線,從業人員達2萬餘人,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創匯5000萬美元,湧現了一批羊絨深加工重點企業。中意隆紡業是鑫隆畜產品有限公司與義大利安哥拉伯瑞斯有限公司合資興建的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10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引進精洗、精分梳、精紡6條生產線,項目投產後年精梳、精紡山羊絨300噸,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2000萬元。四通羊絨生產線項目,總投資5100萬元,占地80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增上“四梳兩紡”生產線,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1500萬元。
合金刀具是段蘆頭鎮的特色行業,該區生產的合金刀具遍及全國各大中城、工業基地,品種100多種,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南宮市硬質合金刀具加工廠是南宮周圍縣市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合金刀具加工企業之一,系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協會硬質合金協會會員單位。企業增上全套生產、分析、檢測設備,採用現代最新鋅溶法工藝生產的地質鑽探、刀片、鑽齒等產品均達到國家標準,暢銷全國各地。
段蘆頭鎮是南宮市重點項目建設的一面旗幟,2001年,全鎮項目總投資2.3億元。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5個,投資百萬元以上項目15個。
經濟發展
2001年,段蘆頭鎮被確定為全省改革發展重點鎮,是河北省“九五”時期小城鎮改革發展先進單位,河北省小城鎮改革發展先進單位。
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城市化戰略的決定》,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特色產業立鎮、以商貿興鎮的發展思路,把推進城鎮化作為實現經濟和社會事業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城鎮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區域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
(一)積極培育特色產業,區域特色經濟優勢明顯。以羊絨、合金刀具、羊剪絨為主的三大特色產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其創造的產值、利稅在全鎮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占到90%以上,為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條件。截至2005年,全鎮共有企業攤點2500多個,從業人員1.5萬人,鄉鎮企業年產值在20億元以上,上繳稅金在2000萬元以上,在三大特色行業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納稅5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達到18家。特別是隨著該市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自2003年以後,該鎮又上投資百萬元以上項目29個,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6個,為該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加快市場建設,商貿優勢日趨增強。該鎮歷史上就是商貿重鎮,綜合集貿市場是南宮市最大的交易市場。依託特色產業和優勢行業,該鎮加大專業市場建設。一是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四通、鼎利兩個絨毛交易專業市場,年交易各種絨毛及下角料1萬噸以上;二是依託中油集團在該鎮獨自經營的段頭石油庫建設的成品油批發市場,年銷售成品油10萬噸,銷售額3億多元;三是依託京九貨站和我鎮便利的交通樞紐優勢,建立了一個占地40畝的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年糧食交易量在20萬噸以上;四是投資800萬元,建立了一個擁有門店160多間、固定攤位200多個的服裝鞋帽、小商品步行一條街,同時占地8畝的蔬菜肉食交易市場已興建。這些市場的建設,有力地鞏固了該鎮商貿流通重鎮的地位。
(三)抓改造,城鎮化水平逐步提高。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城鎮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先後完成了京九路、濱河路、府前路、商貿大街、新開路、段四路、文化路等7條主幹道的拓寬改造、綠化、排水和高低壓改造工程,安裝高桿燈130餘盞,硬化面積4.5萬平米,綠化面積5000餘平米,修建排水6000多米;完成了濱河路、府前路、商貿大街三條街道沿街門店改造工程,拆遷面積2萬平米,改造沿街商住樓550餘間;建設了一個占地20畝的工商、稅務、法庭綜合辦公服務區;新建了汽車客運東西兩站、鎮中心衛生院和占地26畝的休閒廣場。段蘆頭鎮城鎮建成區面積已由2000年的2.8平方公里增至4平方公里,“四縱四橫”的道路框架使全鎮工業區、商貿區、居住區、倉儲區實現了獨立的功能分區,段蘆頭鎮已經成為南宮市的經濟商貿中心,政治、文化次中心。
城鎮建設
(一)打造城鎮特色,突出個性風格,是推進城鎮化的構建方略。
推進城鎮化,建設現代化小城鎮,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整合優勢,發揮特長,塑造個性鮮明的特色城鎮,為此,該鎮從規劃入手,力爭在規劃布局上特色。段蘆頭鎮自元朝建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京九鐵路、308國道、肅臨省道在鎮區交匯,其交通樞紐優勢決定了其商貿重鎮的地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以特色產業為主的區域經濟得到迅猛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小城鎮。作為城鎮建設的先導,城鎮總體規劃必須建立在這些特點之上。對此,該鎮按照“突出特色、科學分區、注重生態,超前合理”的原則,兩次邀請河北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了該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形成了北部為商貿區、南部為工業區、中部為行政辦公、居住區、東部為倉儲區的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區。並邀請天津設計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編制了鎮區重要地段的修建性專項規劃,增強了規劃的可操作性。在建築風格上,既反映時代氣息,又突出地方特色。北部為仿古式建築,古風古韻,形成仿古一條街,挖掘起歷史深蘊;中部為仿歐式風格,高雅別致;南部為現代化設計,清新明快,做到一區一色,一街一景。在城鎮景觀特色上,結合我鎮地形地貌,以小公園、小綠化、小花園建設為主,特別是利用現有溝渠、河、坑等,擴大水面占有率,營造綠色生態小城鎮。高起點的規劃,為建設特色小城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市場運作,走經營城市的路子,是推進城鎮化的根本手段。推進城鎮化,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其中的關鍵就是如何運用市場經濟手段,激活資本要素,盤活資本存量,形成建設與發展的良性循環。工作中,該鎮重點做了兩項工作: 1、發揮土地資源的特殊效能,盤活現有土地存量。一是進行土地置換開發,將原政府機關和工業企業向新鎮區轉移,把原土地資產有償置換給有關企業,用於開發沿街商住樓和專業市場。該鎮用置換資金在開發區建設了新政府辦公大樓。這樣,既實現了舊鎮區土地資產增值,又帶動了新政府所在地周圍建設。二是直接開發建設。該鎮利用鎮政府擁有產權的土地,投資800萬元,建成了一條商貿步行街,利用其盈利部分我們完成了濱河路、府前路兩條街道的拓寬改造、綠化、亮化和給排水工程。三是對國有土地拍賣開發。對沒有開發能力的單位,拍賣其國有土地使用權,由開發商進行開發建設。鎮供銷社沿街6200平米沿街門市占地,經市政府同意後進行了拍賣,由中標者進行商貿開發,使其沿街門店全部建成2層以上樓房建築;對稅務、法庭等單位的沿街占地,鎮政府買斷其產權,走先搬遷,後拍賣開發的路子,謀劃了一個綜合辦公服務區,投資為各單位新建了辦公樓,再拍賣其用地進行開發。
2、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該鎮改變過去單一由政府投資的體制,以政策引導和政府投入為導向,形成政府、集體、個人、企業等多元化投資機制。一是改革財政管理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鎮級財政,每年從預算內機動財力中拿出專項資金,用於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開發,絨毛專業市場、成品油批發市場、糧食批發交易市場都是依靠個人和企業資金投資建設的。三是注重吸納民間財源,通過加強鎮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建設,鼓勵農民進鎮居住、興業、經商,來鎮區興辦二、三產業的農民達到200多戶,吸納農村閒散資金近2億元。
(三)抓好特色產業向鎮區聚集,是小城鎮發展的基礎和支撐。產業聚集能帶來“人、財、物”的聚集。為了推動產業升級,該鎮通過建園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優惠政策,進一步最佳化資源配置,吸引了大批企業入駐工業園區。截至2005年,500萬元的入區規模企業達到45家。同時,該鎮在鎮區西部謀劃建設了一個占地200畝的三類工業區,引導洗毛、羊剪絨加工等有污染的企業向工業區集中,實行統一治污,已有2家企業入區建設,3家企業規劃入區。該鎮還利用鎮區便利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積極發展以農資、化肥、糧食、成品油為主的物流、倉儲、批發、貿易市場,實現工業發達、物流興旺、人財聚集的目標。2004年,在該鎮2645萬元的財政收入中,來自鎮區的貢獻率在60%以上。
(四)小城鎮建設與生態文明村創建有機結合,是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重要舉措。小城鎮建設不是簡單的人口和房屋集中,而是多功能的有機結合小城鎮的發展過程,實質就是農村變城鎮、農民變居民的過程。鎮黨委、政府堅持把小城鎮建設與文明生態村建設有機結合,2004年,該鎮將鎮區的段一、段四兩個村列入第一批文明生態村創建示範點,兩個村先後投資200多萬元,硬化村內街道2300米,安裝路燈46盞,栽種各種觀賞性苗木1600餘株,粉刷牆壁2萬餘平米。通過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不僅帶動了本村的發展,還有力地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