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段煨
- 別稱:段忠明
- 字號:忠明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武威
- 去世時間:209年
- 主要成就:破斬李傕
- 官職:大鴻臚、光祿大夫
- 爵位:闅鄉亭侯
人物生平,修農安民,奉迎獻帝,討滅李傕,晚年生活,歷史評價,後世遺蹟,
人物生平
修農安民
奉迎獻帝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與郭汜互相攻擊達數月之久,劉協很懷念舊京洛陽,劉協提出東遷至弘農(漢弘農縣治,在今河南靈寶縣北),於是確定了東遷之舉。
當劉協車駕進至華陰時,段煨以隆重的禮儀迎獻帝住在他的軍營,原來段煨和護送乘輿的楊定有些隔閡,故迎乘輿時不敢下馬,只在馬上作揖。侍中種輯素與楊定關係密切,乘機鑽了空子,說“段煨想造反”。劉協說:“段煨來歡迎我們,怎么說他是在造反?”種輯說:“他迎不至界,拜不下馬,臉色大變,必有異心”。太尉楊彪等極力辯解:“段煨根本不會造反,我們敢拿自己的頭來擔保。車駕可以住在他的軍營。”董承、楊定都在煽動:“郭汜今率領七百騎兵入煨營。”劉協信以為真,遂露宿於道南。楊定進攻煨營,十多天攻不下來,而段煨還是照常供應膳食,侍奉百官,終無二心。
李傕、郭汜後悔讓獻帝東遷,於是領兵來救段煨,準備劫劉協回長安。
名士賈詡與段煨是同鄉,李傕、郭汜相鬥於長安時,他就離開李傕投靠段煨。賈詡素來很有威望,為段煨軍所敬服,段煨心裡怕賈詡奪其兵權,但在表面上對賈詡十分禮遇。賈詡看出後,心不自安。南陽張繡與賈詡暗中有來往,張繡便派人去迎接賈詡。賈詡臨行時,有人問賈詡:“段煨待你這么好,你為何還要離去?”賈詡說:“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而我離開他一定很高興,又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願意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夠得到保全。”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對賈詡“執子孫禮”。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討滅李傕
建安三年(198年),劉協在曹操的操縱下定都許縣,派謁者裴茂都督段煨與關中諸將前往討伐李傕。李傕伏誅,被滅三族,李傕的頭還被拿到許縣,詔命高懸示眾。劉協任命段煨為安南將軍,調鎮遠將軍,領北地太守,封闅鄉侯。
晚年生活
建安十四年(209年),段煨壽終正寢。
歷史評價
張昶:於是鎮遠將軍領北地太守閿鄉亭侯段君諱煨字忠明,自武威占北土,憑托河華,二靈是興,故能以昭烈之德、享上將之尊,銜命持重、屯斯寄國、討叛柔服、威懷是示。群凶既除,郡縣集寧,家給人足,戶有樂生之歡、朝釋西顧之慮。而懷關中之恃,雖昔蕭相輔佐之功,功冠群後,弗以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