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殖產興業
- 使用歷史時期:日本明治維新
- 作用:加速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 推行機構:工部省和內務省
殖產興業(日本語:しょくさんこうぎょう)是日本在明治維新(日本語:めいじいしん)時期提出的三大政策之一。明治政府實行殖產興業政策的具體內容就是運用國家政權...
大久保利通殖產興業 1868年(明治元年)4月,39歲的大久保被任命為總裁局顧問,後任參議,大藏卿(財政部長)等。大久保開始執掌明治政府的實權,這位討幕派領袖又肩負...
三大改革政策,日本明治政府從1869年開始推行的“富國強民”、“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旨在改革封建體制、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所謂“富國強民”,即廢...
在這個專制政權的統治之下,大久保努力推行“殖產興業”、“文明開化”政策。殖產興業的目標,是英國那種發達的工業。日本與英國地理條件頗為相似,都屬於面積小、資源...
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產興業...
光武改革亦在經濟上實施了一系列“殖產興業”的政策。大韓帝國政府鼓勵工商業,因而韓國的民族資本在日俄戰爭爆發前取得了比較快的發展。以紡織業為例,光武年間先後...
接管內務、大藏、工部各省有關部門的業務,於1881(明治14年)1月設定,掌管農業、商業、礦業、工業、驛遞等事務。最初推進殖產興業和向資本家低價出售官營工廠。...
此外,日本明治維新還實行了“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的政策。真正使日本由一個封建落後國家逐漸變成一個封建色彩濃厚的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實現富...
為了殖產興業,在大久保利通的倡導下,1877年(明治10年)初次在東京舉辦該類型博覽會,後來又舉辦了5次。主要展示和銷售機械,美術工藝品等,對日本產業技術的提高和...
文明開化這個辭彙,是在1875年福澤諭吉所寫的‘文明論之概略’中,作為civilization的譯語開始被使用.明治新政府所推行的殖產興業及富國強兵,可以看成是脫亞入歐等...
此後,日本開始了國家工業化:大久保利通以拿來主義的方式推進殖產興業、文明開化,開辦大量官營工廠,並大力扶持民營企業。日本現代企業之父澀澤榮一棄官經商的傳奇...
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
“友人”大垣丈夫作為顧問,而大垣丈夫則主張韓國沒有必要保留軍隊,文明的列強會以正義對待韓國,因此韓國沒有必要擔心遭受侵略,當務之急是致力於教育和殖產興業,在...
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全面學習西方,實行了包括教育在內的一系列的改革,為發展資本主義開闢了道路。20世紀初, 日本進入...
日本在明治維新中,提出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目標(見日本明治維新),在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的同時,從增強軍事力量和培植資本主義經濟出發,在...
門戶開放以後,政府推行富國強兵和殖產興業政策。以輕工業為中心推動工業化與近代化,在股市籌措資金以發展經濟。主要的出口貨是絲線,火柴,電燈泡等輕工業產品。在這...
明治政府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是主體,是諸政策之首。“強兵富國”路線的推行,使日本工業化的實現即產業革命的完成...
其改革為以後藩主島津齊彬實行殖產興業、充實洋式軍備的政策開拓了道路。在長州藩,主持藩政改革的村田清風致力於新士風和武士教育,同時壓縮財政開支,以37年為期...
“殖產興業、富國強兵”的口號,以鹿兒島地區為中心開始了日本第一個近代西式工廠群的建設,其中涉及造船、冶煉(反射爐、熔礦爐的建造)、紡織、軍事工業(大炮、地雷...
《大韓國國制》,強化君主專制政體;在軍事上引進近代軍事制度,全力建立一支新式軍隊——大韓帝國軍;在經濟上殖產興業,開港招商,整頓財政與金融,並實行“光武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