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大衛·R·艾里斯
- 編劇:埃里克·布雷斯;傑弗里·雷迪克
- 主演:鮑比·坎波,珊特爾·范聖滕,尼克·扎諾,海雷·韋伯,麥凱爾泰·威廉遜,克里絲塔·艾倫
- 製片人:克雷格·佩里
- 出品公司:新線電影公司
- 中文名:死神來了4
- 外文名:The Final Destination
- 其它譯名:絕命終結站4(台);死神4來了:死亡之旅3D(港);死神來了:死亡之旅3D
- 出品時間:2009年
- 發行公司: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 製片地區:美國
- 製片成本:4300萬美元
- 拍攝地點: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阿拉巴馬州莫比爾、賓夕法尼亞州斯普林菲爾德購物中心、佛羅里達州奧蘭多
- 拍攝日期:2008年3月3日 - 2008年5月31日
- 類型:劇情,驚悚,恐怖
- 片長:82分鐘
- 上映時間:2009年8月28日
- 票房:1.86億美元
- 分級:R(美國);IIB、III(香港)
- 對白語言:英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1144884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主創公司,上映日期,票房信息,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在極速賽車的賽場上,少年尼克(鮑比·坎波飾)突然預見到了不遠的未來將會發生的一起慘絕人寰的賽車連環撞,在他的極力干預下,總算是拯救了少數幾個比較幸運的人。在千鈞一髮之際僥倖逃生的眾人,感覺自己欺騙了死神,決定珍惜生命,好好活下去。可是,對他們來說,不幸才剛剛開始。“死神”是不可能放過任何一個到了死期的獵物的,即使躲過了賽車的極限碰撞和擠壓,這些人仍然將會以同樣或類似的方式感受到“死神”的恐怖。眼看著倖存者們在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故中一一死去,尼克努力想搶在死神之前找出最後的自救之道。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尼克·歐班儂 | 鮑比·坎波 | 趙路(東影) 曹啟謙(粵語) | 大學生 |
洛莉·米利根 | 珊特爾·范聖滕 | 李敏妍(東影) 柚子蜜(粵語) | 尼克的女朋友 |
亨特·韋諾斯基 | 尼克·扎諾 | 曹真(東影) 周良鴻(粵語) | 尼克好友 |
珍妮特·康寧漢 | 海莉·韋伯 | 詹佳(東影) 張頌欣(粵語) | 洛莉好友,亨特前女友 |
喬治·藍特 | 麥凱爾泰·威廉遜 | 孟祥龍(東影) 陳卓智(粵語) | 賽車場警衛 |
莎曼珊·蘭恩 | 克里絲塔·艾倫 | 黃雷(東影) 陸惠玲(粵語) | 賽車比賽的觀眾,做頭髮的女人 |
安迪·裘澤 | 安德魯·費斯凱拉 | 樊俊航(東影) 陳欣(粵語) | 賽車比賽的觀眾,修車廠工人 |
卡特·丹尼爾斯 | 賈斯汀·韋爾伯恩 | 拜躍(東影) 馮錦堂(粵語) | 賽車比賽的觀眾 |
娜迪雅 | 史蒂芬妮·霍諾兒 | 黃瑩瑩(粵語) | 賽車比賽的觀眾,修車工人的女友 |
卡特妻子 | 拉拉·格賴斯 | ---- | 賽車比賽的觀眾 |
強納森·葛洛夫 | 傑克森·沃克 | 關令翹(粵語) | 賽車比賽觀眾,醫院養病患者 |
愛德華 | 菲爾·奧斯汀 | ---- | 做頭髮的女人的丈夫 |
孩子1 | William Aguillard | ---- | 做頭髮女人的兒子 |
孩子2 | Brendan Aguillard | ---- | 做頭髮女人的兒子 |
新聞播音員 | Juan Kincaid | ---- | ---- |
女主持人 | Monique Detraz | ---- | ---- |
Greensman | Chris Fry | ---- | ---- |
Cheyenne | Tina Parker | ---- | 理髮店接待員 |
迪迪 | Cecile Monteyne | ---- | 理髮女徒 |
足療師 | Stacey Dizon | ---- | ---- |
格蘭特經理 | Dane Rhodes | ---- | ---- |
Girl on Top | Gabrielle Chapin | ---- | ---- |
哈羅德·X·伊萬斯 | Harold Evans | ---- | 無家可歸的人 |
Water Gun Brat | Camille E. III Bourgeois | ---- | ---- |
高爾夫球手 | Curtis E. Akin | ---- | ---- |
主持人 | Eric Paulsen | ---- | ---- |
蘇比先生 | Belford Carver | ---- | ---- |
Chinese Orderly | Dennis Nguyen | ---- | ---- |
護士 | Jedda Jones | ---- | ---- |
玩具直升機操作員 | Joseph T. Ridolfo | ---- | ---- |
玩具車操作員 | Chris Langlois | ---- | ---- |
電影院經理 | Trey Burvant | ---- | ---- |
亞瑟 | Larry E. Lundy Jr. | ---- | ---- |
腳手架工 | Courtney James | ---- | ---- |
鄉村俱樂部的顧客 | Brett Beoubay | ---- | ---- |
viper passenger | Brett Beoubay | ---- | ---- |
Clear Rivers | 艾麗·拉特 | ---- | ---- |
賽車迷 | Elizabeth Tranchant | ---- | ---- |
Movie Patron | Dewayne Bateman | ---- | ---- |
Kid with Bolt | Jenna Craig | ---- | ---- |
賽車場上的辣妹 | Rolexis Delaney | ---- | ---- |
賽車迷 | Lauren Denham | ---- | ---- |
在賽車場哀悼的人 | Joanna Doherty | ---- | ---- |
賽車迷 | Ashley-Rebekah Faulkner | ---- | ---- |
購物中心的顧客 | Emily D. Haley | ---- | ---- |
賽車迷 | Marc A. Hess | ---- | ---- |
Mourner | Marc A. Hess | ---- | ---- |
喝咖啡的女孩 | Amanda Japp | ---- | ---- |
鄉村俱樂部會員 | Judy Kern;Laurie Lee; | ---- | ---- |
游泳池俱樂部成員 | Judy Kern;Laurie Lee; | ---- | ---- |
購物者 | Cynthia LeBlanc;Elton LeBlanc; | ---- | ---- |
Theatre Victim | Jake Moran | ---- | ---- |
辣妹 | Rebecca Newman | ---- | ---- |
建築工人 | Jeremy Palko | ---- | ---- |
購物中心的顧客 | Tony Pallo | ---- | ---- |
購物中心的顧客 | Lyssa Prine | ---- | ---- |
帶面具的男孩的母親 | Yalonda Lisa Reeves | ---- | ---- |
Race Track Fan | Scott Schlueter | ---- | ---- |
偵探 | Logan Douglas Smith | ---- | ---- |
購物中心的顧客 | Terry Lee Smith | ---- | ---- |
拿著蘋果的人 | Corey Stewart | ---- | ---- |
戴面具的男孩 | Preston Strother | ---- | ---- |
電影院觀眾 | Colleen Trusler | ---- | ---- |
咖啡店顧客 | Andy Ussach | ----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配音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錄音 | 布景師 |
---|---|---|---|---|---|---|---|---|---|---|---|---|---|---|
Tawny Ellis Walter Hamada Sheila Hanahan 克雷格·佩里 沃倫·齊德 | 大衛·R·艾里斯 | Jeffrey J. Dashnaw Michael Finn James Giovannetti Jr. Meaghan F. McLaughlin Eric A. Pot James Roque | 埃里克·布雷斯 傑弗里·雷迪克 | Glen MacPherson | 布萊恩·泰勒 伊莎貝爾-維納斯 | Mark Stevens | Lindsey Hayes Kroeger David Rapaport | Isabel Venus | Jaymes Hinkle | Scott Plauche | Claire Breaux | Michel Barrière Mat Beck Thierry Delattre Sebastien Dostie Jean-Pierre Flayeux Brian Harding | Isabel Venus | Raymond Pumilia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 演員:鮑比·坎波和三位好友趁假期時間來到賽車場觀看賽事,但無意之間成為“預知者”,從關於死亡的預知中看出好友們的死亡方式的線索,帶領一部分人逃脫而避免了他們的死亡。他和他的好友們在千鈞一髮之際僥倖逃生,決定珍惜生命,好好活下去,但同樣造成死神來糾纏他們。
- 洛莉·米利根演員:珊特爾·范聖滕尼克的女友,在賽車場上,由於尼克的預測到了賽場將會發生意外事故,她得以僥倖逃生。本以為能騙過死神,好好活下去,豈料不久後,在電影院中又險些死於非命,而她的不幸才剛剛開始。
- 亨特·韋諾斯基演員:尼克·扎諾尼克的好友,在尼克的預測中他應被鋼筋刺穿而死,尼克的預測幫他躲過一劫,但是不久之後,他卻在游泳時被抽水口吸住了肛門,在內臟破裂的痛苦中死去。
- 珍妮特·康寧漢演員:海莉·韋伯洛莉和尼克的好朋友,和他們一起上高中。她非常敏感,是亨特的前女友。觀看賽車比賽前曾提出要看電影。在事故發生前隨尼克一行人走出了賽車場。
- 喬治·藍特演員:麥凱爾泰·威廉遜賽車場保全,多年前因酒駕而造成妻女身亡,此後便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於是協助尼克抗爭死神。在帶尼克等人出賽車場時,目睹了事故的發生而僥倖逃生。
- 莎曼珊·蘭恩演員:克里絲塔·艾倫一位育有兩個孩子的母親,事故發生當天她在與她的家人一起觀看賽車比賽,一家人因尼克干涉而全部倖存,隨後目睹了事故的發生。
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專輯信息 | 編號 | 曲名 | 時長 |
---|---|---|---|
1 | The Final Destination | 02:56 | |
2 | The Raceway | 03:08 | |
3 | Memorial | 02:46 | |
4 | Nailed | 03:21 | |
5 | Nick's Google Theory | 01:30 | |
6 | Revelations | 02:29 | |
7 | Raceway Trespass | 01:39 | |
8 | Stay Away From Water | 02:37 | |
9 | Flame On | 01:46 | |
10 | Moment of Joy | 01:17 | |
11 | Signs and Signals | 02:51 | |
12 | George Is Next | 01:12 | |
13 | Car Washicide | 03:05 | |
14 | Newspaper Clues | 01:59 | |
15 | Premonition | 01:51 | |
16 | The Salon | 03:54 | |
17 | Questioning | 01:03 | |
18 | Death of a Cowboy | 02:10 | |
19 | Gearhead | 01:57 | |
20 | Sushi For Everyone | 02:53 | |
21 | The Movie Theater | 03:02 | |
22 | You Can't Dodge Fate | 01:28 | |
23 | The Final Destination Suite | 13:28 |
幕後花絮
- 導演大衛·R·艾里斯是一個愛狗如命的人,所以他在影片中堅持讓裡面所有的狗角色都幸免於難。
- 該片用了至少一百個臨時演員,並且演員們都化著各種恐怖的造型。
- 該片中出現了11個死亡場景,是《死神來了》系列中最多的一次。
- 該片一共有三個結局。除了公映版的結局以外,DVD版還附加另外兩個未採用的結局。
獲獎記錄
年度 | 名稱 | 獎項名 | 獲獎情況 |
---|---|---|---|
2010 | 金牛座世界特技獎 | 最佳失火特技 | 提名 |
Fangoria電鋸獎 | 最差電影獎 | ||
2010 | ASCAP影視音樂大獎 | 最高票房電影獎 | 獲獎 |
2011 |
幕後製作
在新線公司找到大衛·R·艾里斯前,曾啟用過另一位電影導演與曾執導過《死神來了》和《死神來了3》的導演——黃毅瑜,最後才啟用了《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的副導演,有動作片拍攝經驗的《死神來了2》導演——大衛·R·艾里斯。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
---|---|
FlipZide Pictures | 新線電影公司 |
Practical Pictures | Parallel Zide |
公司名 | 國家/地區 | 時間 | 發行方式 |
---|---|---|---|
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 美國 | 2009年 | 影院 |
Distribution Company | 阿根廷 | ||
GAGA Communications | 日本 | ||
Village Films | 希臘 | ||
華納兄弟公司 | 加拿大 | ||
華納兄弟公司 | 新加坡 | ||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 馬來西亞 | 音像製品 | |
Bazuca Films | 智利 | ||
Eagle Pictures | 義大利 | ||
台灣龍祥娛樂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台灣 | ||
Metropolitan Filmexport | 法國 | ||
Nu Metro Productions | 南非 | ||
PlayArte Filmes | 巴西 | ||
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 | 斯堪的納維亞 | ||
華納兄弟股份有限公司 | 西歐/德國 | ||
華納兄弟公司 | 荷蘭 |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瑞士 | ||
Cinestar | 菲律賓 | 影院 | |
Columbia TriStar Warner Filmes de | 葡萄牙 | ||
華納兄弟公司 | 比利時 |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德國 | 2010年 | DVD/Blu-ray DVD |
Entertainment Film Distributors Ltd. | 英國 | 2009年 | 影院 |
Entertainment in Video | DVD)/Blu-ray DVD |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荷蘭 | 2010年 | DVD)/Blu-ray DVD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加拿大 | DVD | |
新線家庭影業 | DVD/Blu-ray DVD | ||
Garsu Pasaulio Irasai | 立陶宛 | 2009年 | 影院 |
Film1 | 荷蘭 | 2010年 | TV(限制級) |
FS Film | 芬蘭 | 2009年/2010年 | 影院/Blu-ray DVD |
InterComFilm | 羅馬尼亞 | 2009年 | 影院 |
特效公司 |
|
其他公司 |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瑞士 | 2009年8月26日(法語區) | 羅馬尼亞 | 2009年9月11日 |
法國 | 2009年8月26日 | 中國台灣 | 2009年9月11日 |
新加坡 | 2009年8月27日 | 比利時 | 2009年9月16日 |
加拿大 | 2009年8月28日 | 埃及 | 2009年9月16日 |
英國 | 2009年8月28日 | 阿根廷 | 2009年9月17日 |
愛爾蘭 | 2009年8月28日 | 中國香港 | 2009年9月17日 |
土耳其 | 2009年8月28日 | 秘魯 | 2009年9月17日 |
美國 | 2009年8月28日 | 愛沙尼亞 | 2009年9月18日 |
荷蘭 | 2009年9月2日(阿姆斯特丹)(首映) | 巴拿馬 | 2009年9月25日 |
菲律賓 | 2009年9月2日 | 瑞典 | 2009年9月25日 |
奧地利 | 2009年9月3日 | 韓國 | 2009年10月1日 |
瑞士 | 2009年9月3日(德語區) | 科威特 | 2009年10月1日 |
德國 | 2009年9月3日 | 敘利亞 | 2009年10月1日 |
馬來西亞 | 2009年9月3日 | 墨西哥 | 2009年10月9日 |
荷蘭 | 2009年9月3日 | 亞美尼亞 | 2009年10月15日 |
保加利亞 | 2009年9月4日 | 澳大利亞 | 2009年10月15日 |
印度 | 2009年9月4日(孟買) | 捷克共和國 | 2009年10月15日 |
立陶宛 | 2009年9月4日 | 紐西蘭 | 2009年10月15日 |
波蘭 | 2009年9月4日 | 斯洛伐克 | 2009年10月15日 |
阿根廷 | 2009年9月6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首映) | 日本 | 2009年10月17日 |
俄羅斯 | 2009年9月9日 | 芬蘭 | 2009年10月23日 |
希臘 | 2009年9月10日 | 西班牙 | 2009年10月30日 |
匈牙利 | 2009年9月10日 | 委內瑞拉 | 2009年11月27日(2D) |
以色列 | 2009年9月10日 | 委內瑞拉 | 2009年12月4日(3D) |
哈薩克斯坦 | 2009年9月10日 | 德國 | 2010年1月22日(DVD) |
葡萄牙 | 2009年9月10日 | 巴西 | 2010年2月5日 |
烏克蘭 | 2009年9月10日 | 法國 | 2010年2月9日(DVD) |
哥倫比亞 | 2009年9月11日 | 義大利 | 2010年5月21日 |
冰島 | 2009年9月11日 |
票房信息
票房 | 時間 | 金額 | 備註 |
---|---|---|---|
北美票房 | 2009年8月28日 | 1090萬美元 | 最終票房66,477,700美元 |
2009年8月29日 - 30日 | 2833.5萬美元 | ||
2009年8月28日 - 2009年9月4日 | 3870萬美元(淨收入) | ||
2009年8月31日 - 2009年9月6日 | 1245萬美元 (單日票房357.5萬美元) | ||
2009年8月28日 - 2009年9月7日 | 4756萬美元 | ||
2009年9月7日- 2009年9月13日 | 5826萬美元 (周末票房550萬美元) | ||
台灣票房 | 2009年9月11日 - 2009年10月25日 | 1.2億新台幣 | 無 |
香港票房 | 2009年9月17日 | 115萬港幣 | 累計票房9,690,134港幣 |
2009年9月21日 - 2009年9月27日 | 3,755,349港幣 | ||
日本票房 | 2009年10月17日 | 約五千萬日元 | 無 |
2009年10月17日 - 18日 | 0.5億日元 | ||
國際票房 | 影片最終票房186,167,139美元 |
影片評價
該片“只是迎合‘調皮、吵鬧的頑童或年輕人’的噱頭片”。影片集中於蝴蝶效應般的連鎖反應而一味“死得人多”,劇情的俗套與重複成為了詬病的主要因素,3D的製作效果則給影片挽回了一些面子。(新浪娛樂影評人石琪評)
該片是個拆解屍體的狂歡節,噱頭是四處亂飛的肢體的荒唐的死法這回變成3D的了。故事和人物都被拋到了一邊,因為整部電影只有死亡場景。(好萊塢報導者評)
不幸的是,除了3D,導演也提供不了別的什麼。角色不充實,幽默像棒球棍一樣無聊,故事沒有經過精心處理,不過是作為讓觀眾從一個壯觀場面轉到下一個壯觀場面的手段。(紐奧良時報評)
該片有不錯的幽默感,動作場面很好地利用了3D技術,它的成功之處是用一個特別脆弱的藉口串在一起一連串血腥的殺戮。但人物是缺乏深度的。(洛杉磯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