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字旗是川軍戰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戰前由其父親王者誠贈送的一面寫著一個斗大而蒼勁有力的“死”字的旗幟。鼓勵兒子為國捐軀,奮勇殺敵,馬革裹屍。充分體現了這位父親在民族危亡之際的愛國情懷。
1937年國難當頭,四川學生王建堂投筆從戎,組建“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1937年秋,在王建堂出川抗戰之際,年邁的父親無法親自到縣城為兒子送行,於是托人交給他一面寫有“死”字的旗幟,鼓勵兒子為國捐軀,奮勇殺敵。在安縣出川抗戰將士歡送會上,縣長成雲章向民眾展示了這面“死”字旗;帶著父親的囑託,王建堂隨川軍踏上了抗日戰場。
王建堂出征後,在前線作戰期間,三次負傷。每一次負傷他都是用“死”字旗擦拭、包裹傷口,然後把沾滿鮮血的旗幟收好,他希望能活著、帶著“死”字旗回去見父親。由於前線戰鬥激烈,部隊轉移較快,“死”字旗原件已遺失。如今,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展廳里的旗幟,是20世紀80年代根據王建堂記憶所複製的。戰爭硝煙雖逐漸遠去,但今天這一面旗幟依然能給予我們力量,它見證了中華兒女心中亘古不變的愛國情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死字旗
- 所屬年代: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
- 製作人物:王者誠
- 製作背景:國難當頭
- 館藏地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作品內容,製作背景,社會影響,作品評價,
作品內容
旗的正中寫著一個斗大而蒼勁有力的“死”字。
“死”字的左右兩側寫著這樣的幾行小字:
右邊:“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
左邊:“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製作背景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滾滾抗日洪流迅速波及全國各地。當時年20歲出頭的曲山場青年教師王建堂,與當時許多熱血青年一樣,面對日寇鐵騎踐踏下的破碎河山寢食難安。很快他邀約了幾個志同道合的青年一道,決心從軍報國。經過多方串聯,隊伍很快壯大到一百多人。於是,王建堂和朋友們扯起“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大旗,向縣政府請求出征抗日,並很快得到批准。
1937年秋,安縣各界在“大安遊藝場”召開歡送大會,隊伍即將出征之際,一面繡著大大的“死”字的旗幟送到了現場。縣長成雲章打開旗幟,只見“死”字右邊寫著“我不願你在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左邊寫著“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屍。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當縣長大聲念出這些話時,現場頓時群情激昂。送這面“死字旗”的,便是曲山人王建堂的父親王者成。王建堂本人事先並不知情,這面旗幟是在他走後其父連夜制好並找人帶到縣城請縣長當面轉贈的。台下掌聲雷動,既為這位愛國重義的老父,也為視死如歸的兒郎。
社會影響
當時成都的《新新新聞》以“模範父親”為題報導了此事並將旗幟上的文字全部刊登,一時間四川乃至全國多地都知道了“死字旗”的故事。在“死字旗”的感召下,全國各地本就高漲的抗日熱情持續升溫。王建堂隨隊開赴重慶整編後被編入國民黨川軍第29集團軍,該軍主要作戰區域在湖北、湖南、洞庭湖、信陽一帶。經歷了一場場大大小小的戰役後,王建堂從普通士兵逐漸成長為排長、副官、連長、參謀、副營長,並多次受到部隊嘉獎。1940年,四川省軍管區為王家送來了一塊“父義子忠”的匾額,以褒揚他們的“精忠報國”。
作品評價
人民網:北川“死字旗”彰顯不屈民族魂!
我們很難想像得出近百年前這位白髮老父是在怎樣壯懷激烈的豪氣下書寫了這面“死”字大旗,也很難想像得出老父那隻飽經滄桑的手在握住斗筆時是怎樣的抖動和一揮而就或是濃墨重筆!但是可以肯定,老父在寫出“死”字和“死時裹屍”的句子時,老父的胸懷是何等的氣度、何等的慘痛又是何等的悲壯!
何為川人之魂?這魂是一種家國情懷—這是父親王者誠贈給將赴抗日前線的兒子王建堂的“死字旗”的大義;這魂是一種英雄氣概—這是王銘章將軍所部官兵戰至最後一人的悲壯;這魂也是一種團結精神—這是22萬川人用血肉之軀鑄就出新津機場的堅韌……這場戰爭,川人貢獻的不僅是340餘萬將士,居全國之首的錢、糧,也是為中華民族之魂,注入了一種強大而豐富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