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午後

死在午後

《死在午後》是海明威在20世紀30年代創作的短片小說,是一篇相當長的論西班牙鬥牛的文章。小說以西班牙鬥牛文化為背景,講述了鬥牛文化的起源和鬥牛場面的殘忍血腥。

在書中他對鬥牛做了極為詳盡而深入的介紹和論述,指出鬥牛士在鬥牛場上的生死表演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死在午後》中通過對鬥牛運動的介紹,闡述文學創作方面的問題。書中,他除了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各種表現手法上自由靈活的運用,還增加了名詞術語註解、新聞採訪等,形成了獨特的文體現象:跨文體寫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死在午後
  • 創作年代:20世紀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海明威
  • 出版時間:1999年
  • 首版字數:約130000
作品梗概,創作背景,作品目錄,作品賞析,作品主題,藝術手法,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梗概

主人公加利奧是鬥牛勇士,他在一場場血腥的鬥牛比賽中逐漸成長。鬥牛分為三個過程:第一幕為審訊,騎馬的長矛手與徒步的劍殺手一同出場,公牛首先向長矛手進攻,殺死長矛手所騎的馬,而劍殺手則要配合落馬的長矛手,用紅色斗篷吸引公牛的注意力以保護長矛手,之後長矛手退場。這一幕是為充分表現公牛的性格,讓觀眾鑑別出公牛的實力,並使公牛的頸部肌肉疲勞。公牛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威風,但也僅僅是表面上的勝利者。
第二幕為判決,鬥牛士使用短標槍進攻,投擲三到四對短標槍,既要使標槍插入公牛的頸部肌肉使其乏力,也要使短標槍鉤住公牛頸部的某一側,迫使公牛總是向這一側發起衝擊。此時的公牛由於疲勞和受傷,行動遲緩,使得鬥牛士更容易地集中目標。
第三幕為執行,劍殺手用紅色斗篷和長劍表演穆萊塔動作,使公牛的頭部放低,而後抓住時機,從牛角上俯身,將長劍插進公牛的兩塊肩胛骨之間,刺死公牛。從以上三幕便可看出,這場悲劇的主題只有一個,那便是生與死。在《死在午後》第二章中有這樣一句話:“這場或表演得好或表演得差的悲劇,由公牛和相關的人共同表演,在這場悲劇中,人有危險,但,但是牲畜必死無疑。這簡單的一句話便表明了,這是公牛與人的雙重悲劇。

創作背景

海明威曾經稱西班牙是自己最喜愛的國家。西班牙也確實對海明威本人及其創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海明威對西班牙的感情源於鬥牛,鬥牛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對西班牙的理解。海明威的西班牙並不是地理意義上的西班牙,而是有著海明威本人理解的創造。海明威的西班牙是鬥牛士的西班牙,也是鬥牛化了的西班牙,西班牙在海明威的塑造下,成為了一個“大鬥牛場”。西班牙始終影響著海明威一生的創作。他在鬥牛士身上找到了“迷惘的一代”所欠缺的特質,也找到了解脫的出路,同時也加強了他對生與死的理解
美國作家海明威是一位狂熱的鬥牛迷,他對鬥牛運動做了極為詳盡而有趣的介紹,他把鬥牛定義為一種“絕無僅有的藝術家處於生命危險之中的藝術”。鬥牛是死亡的舞蹈。在海明威眼裡,鬥牛就是結合死亡威脅的藝術:“人生就像是鬥牛,不是牛被人殺死,就是人被牛挑死。”而這一刻,鬥牛也在藝術中死亡。
在海明威眼中的鬥牛是一種魔幻般的藝術,他為之熱衷喜愛,在20十幾世紀早期,海明威就時常去西班牙看看鬥牛賽,由於非常的喜愛鬥牛的激情熱血場面,鬥牛就像他筆下的硬漢形象,於是在1932年創作了小說《死在午後》。

作品目錄

目錄
1.譯者前言
2.正文(第一章至第二十章)
3.術語釋義彙編
4.一些人對整個西班牙鬥牛的一些看法
5.美國鬥牛士錫尼-弗蘭克林簡評
6.西班牙、法國、墨西哥和中南美洲通常鬥牛日

作品賞析

作品主題

在《死在午後》(鬥牛通常在午後進行)的作者眼裡,死亡的情形和在死亡中所處的地位不一樣,也使死亡的悲劇性和含金量不同。鬥牛的結局就是鬥牛士將牛殺死,他可以殺得漂亮,也可能因為受傷而無法將牛在鬥牛場內殺死,但那條牛的命運是一樣的,因為參加過鬥牛的牛必須被殺死。因此在海明威看來,公牛的命運是悲劇性的,而每次鬥牛賽上最先出場、也最先斃命的馬卻完全是另一回事。這本書起手第一句話,海明威寫道:“我第一次去看鬥牛,當時預計會感到恐怖,也許還會難受的,因為我已經聽說過馬在鬥牛中的遭遇。”這句話實際已經觸及死亡,馬的死亡。馬在鬥牛的開始載著鬥牛士進場,接受牛角的挑刺,開膛破肚。可是與鬥牛中的牛相比,“發生在馬身上的一切只不過是附帶小事而已”,在海明威看來:“但我可以肯定它們不是悲劇性的,鬥牛場上的悲劇都集中在牛身上,集中在人身上。”
《死在午後》正文共分為二十章,其中前六章總體上從理論角度闡述了鬥牛的特點、構成要素、鬥牛過程和外在環境,海明威隨心而談,並沒有統一的結構和系統;後十四章則虛擬了一個人物--老太太,她作為一個完全不了解鬥牛的門外漢而聆聽作者關於鬥牛的詳細解析。其間,穿插了許多老太太和作者的對話,後一部分文本的構成形態是以散文化為主的。《死在午後》散文化筆調離不開作者觀察視角的不斷變化。1972年法國敘述學家熱奈特提出用“聚焦"代替“視角",將敘述視角分為“零聚焦"、“內聚焦"和“外聚焦"。

藝術手法

《死在午後》是一部跨文體小說作品,寫作廣泛運用了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一切學科領域的成果,以文學趣味和文學審美價值為核心,儘可能多地包容著各種語言功能;它是開放的,多向度的,具有極自由的結構形態,是最具創造性空間而又充滿著冒險性的文體。
《死在午後》中作者主要運用了“零聚焦"和“外聚焦"的視角。作為作者的海明威充當各種角色,爸爸、講解員,無所不知、無所不管。這一視角在書中隨處可見,書中有一段有關於英國人、法國人對死的有趣的議論,“法國人對死者極為崇敬,可是日常的物質上的享受、家庭、安全、地位與金錢,卻是最最重要的東西。英國人也為今世而活著,因此死是不想、不考慮、不提起、不追求、不冒險的,除非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之故,除非是為好玩,除非是為了滿意的獎勵。“這段話是作者以一種居高臨下的語氣在文中發表評論。海明威在校對《死在午後》的稿子時,把原稿中的某些情節刪去,結果在關於哲學探討方面的內容上刪去了很大一部分,這說明海明威注意到了自己在文中過多地發表看法。他便採取了“外聚焦"的視角來彌補這一缺陷。“外聚焦"採用地是全然不涉及人物內心活動的攝像式外視角,並以直接引語展示人物的語言;敘述者起著一部攝像機的作用,讀者像觀看舞台上的場景,或是電影中的鏡頭,具有較強的逼真性和客觀性,並能引起很強的懸念,
《死在午後》的跨文體寫作運用了各種文學手段和非文學手段,用一種散文化筆調錶達了文學創作思想,這三個方面將在下面展開詳細論述。借用各種文學手段。《死在午後》中除了大量借用小說、散文的創作手法外,也在不斷地借用其他文體的創作手法。跨文體小說不完全排斥傳統手段如通過典型人物、生動情節和具體環境展示文學作品的意蘊,但卻更喜歡用論說和抒情的方式來表達。這些足以使文本具有體裁上的雜糅性和主題的多意性,難免讓人對其體裁歸屬產生爭論。
《死在午後》中穿插了一些有關鬥牛和鬥牛士的故事,這完全是小說的敘述手法。同樣在這本書里,有一位虛構的人物--老太太,陪著作者說東道西,提一些傻乎乎的問題,發一些牢騷,像一個不耐煩的讀者。在書中,她的身份也是一個觀看鬥牛的人,她和作家一起為此書提供“對話”,因為書中的作者認為:讀者是喜歡對話的。而作者與老太太的對話比較生動,而且這一部分內容也常常離開正文而去,扯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如第十二章,海明威插入一個題為《一個關於死者的博物學論述》的段落,裡面是老太太的一些插話,除此之外可以看作是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說。另外,此書中運用了散文筆法,特別是對關於鬥牛活動場所和地理環境的描繪。例如對觀看鬥牛城市馬德里的描寫,“馬德里是一座山城,有山區氣候。馬德里天高氣爽,萬里無雲,是典型的西班牙的天空,相比之下,義大利的天空就多愁善感了。”用白描的方式,兩句話就勾勒出了馬德里的氣候特徵,間接交代了鬥牛產生於這樣一個晴朗的城市。當然,書中精彩的議論不乏是海明威從鬥牛運動引開去,聯想到了生活實際,顯示了他的睿智和作家的才能。 書中闡述了藝術的永久性,“鬥牛是涉及死的藝術,它也被死抹去。但是它絕不會真正失傳,你說,因為就所有藝術而言,所有合乎邏輯的改進與發現,都會由另外一個人傳遞下去;因此,除了作者自己之外,確實什麼也不會失傳。”由此可以看出,藝術的永久性對海明威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從鬥牛的死亡藝術引申開去,從鬥牛的運動中看到了文學創作理論。創造性的想像不是他的強項,他的想像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當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在書中動用了各種文體“裝點門面”,但是它的寫作目的卻並不在此,而是為了“借題發揮”,以闡述他的創作主張。 《死在午後》看上去更像一本學術專著,小說不惜筆墨在書中列出了有關鬥牛的各種名次條目和解釋。 吸納一些非文學手段《死在午後》中除了相互借用、移植各種文學手段,也吸納一些非文學手段。所謂非文學手段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吸納一些非文學性的異質文本入文,如古典典籍、隨筆、地方志、辭條、調查報告、採訪報導等;二是用一些新科技產品和其他藝術形式用來結構作品。非文學手段的大量運用,同樣可能模糊文體界限。在異質文本的利用方面,外國作家米蘭﹒昆德拉等作過成功嘗試。《死在午後》一書中,作者為觀看鬥牛演出而遊歷西班牙的各個城市:馬德里、巴塞隆納、潘普洛納等,對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氣候及特點做了介紹和描述。從這點上說,《死在午後》可以說是一本西班牙遊記。
《死在午後》中論述文學及繪畫等藝術時,都是從有關鬥牛的技巧、規則中漫談開去。散文化筆調運用了各種文學手段和調動了一些非文學手段來架構。《死在午後》一書,使全書呈現一種散文化筆調。 在跨文體寫作中,小說、散文之間的跨文體最為常見。一方面,散文中被大量地植入了小說中的虛構手法;另一方面,小說也在大量借用散文的寫實手法,從而不斷模糊這兩種文體的界限。《死在午後》的方法並不是規範意義上的論述體,而是雜糅論述、隨筆、感言等方式的“綜合"文體 。把鬥牛和文學等藝術及人生觀之間聯繫留給讀者思考。跨文體寫作是文體的革命和解放,這突出的表現在跨文體寫作“以跨文體形式突破傳統文體的界限,帶來了文體的解放,在文體混成、形象衍生、詩意縫綴中展示新的意義表示可能性。"《死在午後》的跨文體寫作的“跨"主要體現在對文體形式與寫作手段的突破上,但筆者認為文體僅僅是一個容器,某一文體形式及與之相對應的寫作手段總是與海明威的思想、審美情趣等創作指向相匹配。《死在午後》,這部跨文體文學作品從總體上來說呈現出一種文學淡出,文化凸現,情感遜位於理性、形象受制于思辨、體驗失色於學問的傾向。

作品評價

“聚焦"代替“視角",將敘述視角分為“零聚焦"、“內聚焦"和“外聚焦"。在《死在午後》中作者主要運用了“零聚焦"和“外聚焦"的視角。
————法國敘述學家熱奈特
強悍姿態矯而實肯、下筆氣勢浪漫狂瀉,並有和強悍文風脫不了干係的煽情傾向。
————-麥斯·伊斯特曼

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初獲成功,被斯坦因稱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篇巨著《永別了,武器》的問世給作家帶來了聲譽。 1935年寫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說。 1937年發表了描寫美國與古巴之間海上走私活動的小說《有錢人和沒錢人》。並於1940年創作了以美國人參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1952年,《老人與海》問世,深受好評,翌年獲普利茲獎。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卡斯楚掌權後,他離開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處舊傷,百病纏身,精神憂鬱, 1961年7月2日用獵槍自殺。 海明威去世後發表的遺作,主要有:《島在灣流中》(1970)和《伊甸園》(198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