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演變要略

死刑演變要略

《死刑演變要略》是2011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文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死刑演變要略》
  • 作者:楊文革
  •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01月01日
  • 頁數:298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5302589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死刑,又稱為極刑。極者,登峰造極之謂也。因此,死刑歷來被認為是最嚴厲的刑罰。死刑消滅了罪犯的肉體,剝奪了其再犯的能力,不僅是對犯罪者的最嚴厲懲罰,而且對潛在的犯罪分子具有極大的震懾作用,還對被害者家屬具有極強的撫慰效果。由於死刑所具有的獨特而重要的功能,使其長期為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所倚重,構成了各類刑罰體系的核心。

目錄

第一章 死刑的歷史軌跡
第一節 死刑的興衰
一、死刑的興起
二、死刑的極盛
三、死刑的衰亡
第二節 死刑程式的演變
一、早期彈劾式死刑程式
二、中古糾問式死刑程式
三、近代正當化死刑程式
第二章 死刑的全球形勢
第一節 死刑廢除運動
一、廢除死刑運動的新趨勢
二、廢除死刑運動中的國際組織
三、廢除死刑運動的阻力
第二節 死刑限制行動
一、死刑適用範圍的限制
二、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
三、死刑實際執行的限制
四、死刑適用程式的限制
第三章 死刑盛衰的原因
第一節 死刑極盛的原因
一、維護君權的絕對需要
二、生命價值的相對提升
第二節 死刑衰亡的原因
一、近代人權之興起
二、奴隸制度之廢除
三、戰爭觀念之拋棄
四、物質文明之發達
第四章 新中國死刑政策的演變
第一節 新中國死刑政策回顧
一、革命戰爭時期的死刑政策
二、“鎮反”、“三反”時期的死刑政策
三、“鎮反”、“三反”結束至“兩法”頒布期間的死刑政策
四、“嚴打”運動中的死刑政策
第二節 新中國死刑政策檢討
一、過分迷信死刑的威力
二、法定程式遭到破壞
三、設定指標脫離實際
四、利用親情對付罪犯
第三節 新中國死刑政策的調整
一、中國死刑政策的轉向
二、中國死刑政策調整的背景
三、影響我國死刑政策的因素
第四節 新中國死刑政策展望
一、中國死刑政策的巨觀走向
二、“少殺”政策的具體實施
三、中國廢除死刑的展望
第五章 新中國死刑程式的演變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頒布前的死刑程式
一、關於死刑案件的審判程式
二、關於死刑案件的辯護制度
三、關於死刑案件的覆核程式
四、關於死刑案件的執行程式
第二節 “嚴打”政策下的死刑程式
一、死刑核准權的下放
二、死刑第一審管轄權的下放與回收
三、死刑程式的簡化
四、1996年頒布的刑事訴訟法對死刑程式的修改
第三節 寬嚴相濟政策下的死刑程式
一、死刑核准權重歸最高人民法院
二、死刑案件第二審程式的開庭要求
三、死刑案件辯護制度的完善
四、死刑案件訴訟程式的完善
五、死刑案件證據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新中國死刑罪名的演變
第一節 死刑罪名的孕育:刑法頒布前的死刑罪名
一、關於反革命罪
二、關於貪污罪
三、關於其他涉及死刑的犯罪
第二節 死刑罪名的擴展:刑法中的死刑罪名演變
一、1979年刑法中的死刑罪名
二、“嚴打”期間單行刑法中的死刑罪名
三、1997年刑法中的死刑罪名
第三節 死刑司法限制的探索:寬嚴相濟政策下的死罪走向
一、關於侵害他人生命的犯罪
二、關於危害國家安全罪
三、關於強姦罪
四、關於毒品犯罪
五、關於貪污賄賂罪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死刑,又稱為極刑。極者,登峰造極之謂也。因此,死刑歷來被認為是最嚴厲的刑罰。死刑消滅了罪犯的肉體,剝奪了其再犯的能力,不僅是對犯罪者的最嚴厲懲罰,而且對潛在的犯罪分子具有極大的震懾作用,還對被害者家屬具有極強的撫慰效果。由於死刑所具有的獨特而重要的功能,使其長期為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所倚重,構成了各類刑罰體系的核心。
死刑起源很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已經萌芽。隨著國家形態的不斷完善,死刑及其程式也逐步完善。在封建專制時期,死刑達到了其巔峰。客觀來講,死刑對於維護君權統治,進而保障最基本的社會秩序,有其難以替代的歷史作用。但是,死刑常常被殘忍的統治者濫用,反過來又導致許多殘暴統治者的滅亡。歷史上,死刑在治世常常適用較少,而在亂世每每被一再濫用。“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①這是古人對於包括死刑在內的刑罰制度的最高認識。唐太宗“以寬仁制為出治之本,中書奏讞,常三覆五覆而後報可,其不欲以法禁勝德化之意,嗷然與哀矜慎恤者同符”。②這是古人慎用死刑的典範。
近代以降,隨著人權理念的提出,死刑的“德行”受到質疑,死刑的道德基礎被嚴重削弱。隨之出現了限制死刑進而廢除死刑的全球化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