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養心脾湯

歸養心脾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理虛元鑒》卷下。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固精之功效。主治脾腎兩虛,夢遺滑精。

基本介紹

  • 出處:《理虛元鑒》卷下
  • 功用:益氣健脾,補腎固精
  • 主治:脾腎兩虛,夢遺滑精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人參、黃芪、白朮、芡實、北五味、甘草、生地、棗仁、茯神、當歸身、山藥。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氣健脾,補腎固精。

主治

脾腎兩虛,夢遺滑精。

方義

本方治證為勞傷心脾,氣不攝精。思慮勞心太過,損傷心脾,精失攝納,故夢遺滑精。治當調補心脾,益氣攝精。方中人參、黃芪、白朮、甘草歸入脾經,益氣健脾,脾氣健則生化有源,精有攝而不遺。棗仁、茯神養心安神,當歸補血養心,必氣旺則神自寧。生地滋陰,陰精足則相火有制而不浮越。山藥補脾固精,芡實益腎澀精,北五味既養心安神,又補腎澀精,三味合而增澀精之力,且可交通心腎。諸藥配伍,氣血雙補,心脾同調,精氣得固,遺泄自愈。

加減化裁

遺甚,加萸肉、蓮須;思慮過度,加蓮肉;不禁,加石蓮、金櫻膏;足痿,加牛膝、杜仲、龜版膠。

使用注意

邪熱內盛或濕熱下注等證忌用本方。

附方

苓術菟絲丸
組成:白茯苓、白朮(米泔洗,炒)、蓮肉(去心)各四兩,五味(酒蒸)二兩,山藥(炒)二兩,杜仲(酒炒)三兩,炙甘草五錢,菟絲子(用好水淘淨,入陳酒浸一日,文火煮極爛,搗為餅,焙乾,為末)十兩。
功用:健脾益腎,固精止遺。
主治:脾腎虛損,不能收攝,以致夢遺、精滑、睏倦。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