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區圖書館

歷城區圖書館

濟南市歷城區圖書館是國家一級圖書館(區縣級),市級文明單位。館址位於唐冶東路777號。

館舍面積5854.7平方米。現藏有各類圖書文獻38.4萬冊,外借文獻11餘萬冊(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城區圖書館
  • 前身:歷城縣第一文化館
  • 館舍面積:5500平方米
  • 培養學員:3000餘名
館藏資源,歷史沿革,館藏文獻,館藏文獻來源,館藏文獻布局,館藏文獻組織,館藏文獻保護,相關服務,場館布局,一樓,二樓,三樓,四樓,五樓,交通路線,入館須知,

館藏資源

濟南市歷城區圖書館是國家一級圖書館(區縣級),市級文明單位。館址位於唐冶東路777號,2014年,歷城區圖書館新館建設落成並投入使用,館舍面積5854.7平方米。現藏有各類圖書文獻38.4萬冊,外借文獻11餘萬冊(次)。先後創建了“相約周末”、“好書天天看”、“圖書漂流”等特色服務品牌。以創建書香歷城為使命、“百萬館藏、地方特色、讀書樂園”為願景的歷城區圖書館,願以多元、現代、立體的服務,與讀者共享知識、共建書香社會。

歷史沿革

歷城區的公共圖書館事業應上溯到80年前。早在1919年曆城即設立歷城縣圖書館,館址在大明湖南岸,藏書3000餘冊,年經費864元(舊幣)。
1932年,山東民眾教育館在歷城祝甸鄉設實驗區辦事處,辦事處設圖書館於桑園,藏書5737冊,分20大類。採取外借、閱覽和巡迴書庫三種方式開展借閱活動,但僅限於實驗區內。
1933年,縣民眾教育館在董家莊成立。館內設閱覽室,訂有《申報》、《華北新聞》等,藏書1000餘冊。抗日戰爭爆發後,民眾教育館解散,圖書室停止活動。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民眾教育館恢復,設閱覽室、教育、健康、講演四部,藏書1500餘冊。
1951年10月,歷城縣人民文化館成立,館址設在縣人民政府駐地北灘頭村。館內設閱覽室三間,面積30平方米,藏書2000餘冊,圖書管理員1人。
1952年,文化館在仲宮區建立文化站,設圖書閱覽室3間。
1953年9月,縣文化館及圖書室遷祝甸村。設圖書室3間,面積30平方米,圖書管理員2人。
1955年3月,圖書室隨縣文化館遷至王舍人新建館址。館內設有圖書閱覽室4間,面積50平方米,藏書3000冊,訂有《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等報紙7份,刊物20種,圖書管理員3人。
1958年秋,文化館及圖書室為“大煉鋼鐵”讓路,遷至辛甸村,設圖書室3間,約30平方米,藏書1萬冊,管理員4人。
1959年7月,長清縣撤銷縣級行政建制,劃並歷城。歷城縣設3個文化館,分設於王舍人莊(第一文化館)、仲宮(第二文化館)和長清(第三文化館)。三館分設圖書室,總面積合計110平方米,藏書5萬冊,管理人員9名。
1960年,圖書室從文化館分離,建立歷城縣圖書館,館址在歷城辛甸村,後遷至縣政府駐地—洪家樓。館舍150平方米,藏書2.7萬冊,館員4人。
1963年,在政府精簡機構中,圖書館被撤銷,所藏的4萬餘冊圖書分給第一、第二文化館和縣委宣傳部,管理員也分往兩館。
1966年,“文革”開始,所藏圖書全部封存,圖書工作處於停頓狀態。
1970年,被封圖書經清理整頓後重新開放。
1982年,第一、第二文化館圖書室各設閱覽、借閱室、書庫5間共200平方米,合計藏書51844冊,管理員各2人,持證讀者600餘人,集體借閱證40餘個。
1987年5月,撤銷歷城縣和濟南郊區,設歷城區。第一、二文化館圖書室繼續保留,原址未變,原郊區文化館更名歷城區洪樓文化館圖書室。此時,歷城區共有文化館圖書室3處。
1990年12月26日,依據歷城編髮(90)24號檔案,第一、第二文化館圖書室再次與文化館分離合併,並撤銷歷城區第一文化館,設立歷城區圖書館。
1994年,在文化部組織的全國首屆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評定為縣(區)級三級公共圖書館。
1997年9月,在全國率先啟動送書下鄉活動,引起較大反響,《人民日報》、《大眾日報》、《中國文化報》等國內13家報刊分別以《山村來了送書隊》等為題予以報導。
1997年10月,在濟南市第三屆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中,獲團體第三名。
1998年,在全省首創“兒小書桌活動”,《大眾日報》、《齊魯晚報》以頭版頭條予以報導。
1998年,在濟南市圖書館的幫助下,安裝啟用ILAS圖書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
1999年4月起,對館藏圖書重新編碼分類。淘汰了延續使用幾十年的《中小型圖書館分類法草案》、《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二、第三版,統一使用《中圖法》第四版,並建立了4套目錄。
2001年,被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文化局評為濟南市先進圖書館。
2001年,獲得濟南市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團體三等獎。
2002年,編輯出版《文韜武略辛棄疾》一書
2003年,開始啟動在全區部分鄉鎮、學校、軍營、村居設立“流動圖書站”活動。
2003年,設立歷城地方文獻資料中心,建立地方文獻資料室。
2004年7月,設立電子閱覽室
2005年,在文化部組織的全國第三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評定為縣(區)級二級公共圖書館。
2005年,啟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項目,設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歷城區支中心”。
2006年,被授予山東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示範點。
2008年,在全區倡議開展“我喜歡的書,與你共享”捐書活動,共募集各類圖書1.37萬冊,援助偏遠貧困地區。
2008年6月,實行開架免費借閱,取消辦證工本費、借閱費。
2008年12月,被市委宣傳部、濟南市文化局授予先進圖書館。
2008年9月,被省文化廳授予“山東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與服務先進集體”稱號。

館藏文獻

館藏文獻來源

歷城區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主要構成:
1、原第一文化館圖書室藏書;
2、原第二文化館圖書書室藏書;
3、省、市圖書館贈書;
4、社會各界贈書;
5、圖書館自購。
1991年圖書館建館後,區財政局開始劃撥購書專項經費2萬元/年,後逐年遞增,到1996年達到5萬元/年。購書經費專款專用,年購進新32000餘冊;報紙、期刊90餘份。普通圖書到館以後進入采編部,經過分編加工以後撥交有關書庫;期刊、報紙等經過報刊閱覽室登記後上架展閱或外借;過期報刊分編加工後上架流通,之後撥入文獻資料庫收存,供讀者查閱諮詢;視聽資料和電子文獻由文化信息資源支中心登記保存並開發使用。

館藏文獻布局

本館館藏文獻資源按其類型、使用對象等劃分為普通圖書外借書庫、少年兒童閱覽與外借庫、文獻查閱資料庫、地方文獻庫、過報過刊庫等文獻庫。
外借書庫外借書庫
普通圖書外借書庫:根據讀者需要及時代特徵,由流通率較高的各類普通圖書構成,為了滿足讀者一般外借閱讀需求而設定。
少年兒童閱覽與外借庫:由流通率較高的少兒圖書、連環畫、期刊、報紙以及過刊合訂本、過報合訂本等文獻構成,為滿足少年兒童讀者的閱讀需求而設定。
文獻查閱資料室:主要由供查閱用的年鑑、手冊、辭典、百科全書、書目、索引、文摘等各類工具書以及大型叢書、多卷書構成。為滿足讀者檢索、諮詢和查閱各類知識的需求而設定。
地方文獻庫:由本館徵集的有關全區及本省建國後編纂出版的地方志、史志、史料、地名志、地圖等,區內各單位編印的圖書、會議文獻、科學論文集、年鑑年報、對外交流資料、歷城籍(或寓居歷城)人士的各種著作及其本人的有關史料等地方文獻構成。徵集或接受捐贈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也收藏於該文獻庫。該文獻庫是為保存歷城地方文獻、供讀者查閱歷城地方文獻而設定。
過刊庫:由歷年過期期刊刊合訂本構成,是為讀者查閱過期期刊而設定。
過報庫:由歷年過期報紙合訂本構成,是為讀者查閱過期報紙而設定。

館藏文獻組織

由於圖書館館藏文獻來源複雜,原各文化館圖書室著錄標準各一,多數按1976年前使用《中小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草案》進行圖書分類,後改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二版)。1991年至1993年,本館重新依據本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進行組織,編排著錄;館藏的圖書、報刊、文獻資料的分編工作,均在省、市圖書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1976年前使用《中小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草案》進行圖書分類,後使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二版)。1991年《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三版)出版發行後,又啟用第三版。自1999年4月開始按《中國法》(第四版)類分圖書。索書號的著者號按四角號碼取號。著錄按各個歷史時期著錄標準執行。在對藏書改編的同時,建立了四套目錄,其中公務員目錄兩套(分類、書名),讀者目錄一套(分類)。從1991年起,為方便讀者查閱圖書方便,又增加了一套讀者書名目錄。2008年後圖書借閱自動化管理圖書管理系統由ILAS改用interlib系統,圖書著錄由書本目錄和機讀目錄組成。

館藏文獻保護

為保證珍貴的圖書文獻資源不受損害,圖書館館對館藏文獻採取了各種有效的保護措施。主要包括:修補破損圖書與期刊;防蟲;防塵;防火;防盜;防潮;防光等。
修補破損圖書與期刊:本館各文獻庫由其所屬部門各負其責,及時發現破損、散頁的圖書和期刊並停止其流通,進行裝訂修補;發現書標及條碼損壞,及時補貼。
防蟲:為防止文獻遭蟲蛀,本館各文獻庫做到每年兩次投放樟腦丸等防蟲和滅蟲藥物。
防塵:本館各文獻庫堅持經常性的書庫清潔衛生工作;配備吸塵設備,定期做好庫內文獻的除塵工作;通風與除塵注意相互協調。
防火:本館走廊以及各文獻庫內均配備滅火設備,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放置地點;嚴禁文獻庫內吸菸、用火和使用電熱器具;嚴禁攜帶危險品入庫;注意庫內空調、電扇等電器設備的使用安全,下班後切斷電源;
防盜:閉架書庫禁止讀者進入;開架書庫安裝防盜檢測儀器,入庫文獻加貼磁條,防止圖書文獻被盜。
防潮:本館各文獻庫注意通風,保持適當的濕度與溫度。
防光:主要為防止強烈陽光暴曬對文獻造成損壞,本館各文獻庫均安裝用於防光的窗簾。
本館館藏文獻的保護措施,通過各項相關規章制度加以綜合保障,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督促加以貫徹落實。

相關服務

歷城區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主要包括:圖書外借服務、報刊閱覽服務、文獻諮詢服務、陣地服務活動、基層
歷城區圖書館
服務等項內容。
1、圖書外借服務
圖書外借服務是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重點。為了提高圖書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和周轉
率,增加持證讀者的數量和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歷城區圖書館在繼承傳統借閱的基礎上,其服務類型採用個人借閱、集體外借、預約借書、館外流動借閱相結合的方式。在服務方式上,逐步由閉架借閱轉為開架借閱。
1991年到2003年,實行傳統的閉架借閱方式;2003年起實行開架借閱;2008年取消辦證工本費,實行免費借閱制度。
在外借管理上,1998年,在濟南市圖書館的幫助下,安裝啟用ILAS圖書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2008年,圖書借閱自動化管理圖書管理系統由ILAS改用interlib系統,實現了與濟南市圖書館館際通借通還,讀書外借服務隨之由單一走向多元化。
圖書館現個人持證讀者472個、集體外借證11個、館外流動圖書站13處。累計年流動讀者8.47萬人、流通圖書17.15萬餘冊。
2、報刊閱覽服務
1994年起設成人閱覽室,有刊物78種、報紙13份,讀者憑藉書證免費閱覽;1998年設少兒閱覽室,同年6月份在全省首創“兒小書桌活動”,《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媒體以頭版頭條予以報導。
圖書館現上架報刊100餘種並逐年遞增,全部實行全開架免費閱覽制度。
3、文獻諮詢服務
1990年前設文獻資料室;1991年對所藏珍籍、善本等館藏文獻進行重新整理,設立文獻資料室二室,存各類古籍23種,175冊、過報過刊100餘種6萬餘冊(份);2003年設立歷城地方文獻資料中心,建立地方文獻資料室,存地方史志、傳紀、畫冊、文學等各類圖書1200餘冊。
為避免館藏文獻資源流失、損毀現象,圖書館在保證文獻資源的延續性、完整性的同時,
採取導讀服務、定題服務、跟蹤服務等服務措施,使之發揮應有的檢索諮詢功能。

場館布局

一樓

大廳

二樓

辦證室期刊室自習室成人借閱室少兒借閱室
電子閱覽室國學講堂地方文獻室

三樓

美術教室培訓教室書畫創作室音樂教室排練室演藝廳
歷城民俗展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

四樓

接待室黨員活動室辦公室

五樓

綜合室

交通路線

乘坐路線:308、321、162路公車唐冶站牌。

入館須知

1.讀者入館借閱需出示個人有效證件,辦理借書證有關手續,按各借、閱室規則就讀。
2.請注意儀表著裝,應衣冠大方得體,言談舉止文明禮貌。
3.館內閱讀的,閱後應準確將書刊歸還原處,不致亂架。
4.請勿在館區內吸菸和使用明火,請勿攜帶易燃、易爆、有毒危
險品入館,自覺維護公共場所安全。
5.請將隨身攜帶的書包及其他物品暫存在存包處,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
6.請保持館區安靜,進入閱覽區請將移動通訊設備置於靜音狀態。
7.愛護公共設施,請勿隨意搬動、挪用館設備及桌椅,損壞公物按原價賠償。
8.請勿隨地吐痰、亂扔紙屑和果殼等污物;請勿亂畫、亂貼、亂塗、亂刻。
9.不得任意觸摸、按動消防設施,人為損壞,送交公安部門處理。
10.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和館內各項管理規定,服從工作人員管理。
11.請在指定地點就餐、飲水,勿攜帶食品、液體物品入館。
12.請勿在館區內從事與圖書館所提供服務無關的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