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歷史學家》是一部由[英]理察·索森所著書籍,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與歷史學家
- 作者:[英]理察·索森
- 原作品:History and Historians: Selected Papers of RW Southern
- 譯者:李騰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定價:88 元
- ISBN:9787542668318
《歷史與歷史學家》是一部由[英]理察·索森所著書籍,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歷史與歷史學家》是一部由[英]理察·索森所著書籍,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發行。內容簡介本書集索森重要論文、演講稿等13篇,內容涉及史學史和史學理論、對前輩和同輩學人的回憶與評價,在外國史學史和西方中世紀歷史理論與學術史發展...
《新史學:歷史與歷史學家》是2014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恆、 王劉純。內容簡介 經過若干年積累,新史學輯刊在學術界產生一定影響,被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正式列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年)來源集刊目錄”(CSSCI)。這是對我們過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未來工作的更高要求,懇請學術...
歷史學家(historian,也稱史學家),是指以撰寫歷史著作為職業,或對歷史學的創立、發展與套用作出突出貢獻,具有傑出成就的歷史學學者。歷史學家包括歷史記錄的編撰者和歷史材料的研究者。概述 在古代中國,歷史學的傳統主要是以歷史編撰的形式創立和發展的。在西漢歷史編撰者司馬遷之後,唐代的劉知幾開創了另外一種...
邱樹森(1937年7月4日-2019年11月20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59年從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1963年從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旋即留校任教。1984至1988年任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1986年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同時擔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小組成員。著名歷史學家、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
張傳璽(1927年2月-2021年2月27日),男,出生於1927年2月,著名歷史學家,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濤雒四村人。1951年2月至1957年1月,任青島八中等校教員、教導主任。1957年2月至1961年1月,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讀副博士研究生,從師翦伯贊,研究秦漢史。歷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2021年2...
陳祖武,1943年10月出生於貴州貴陽,祖籍湖南茶陵,漢族,中共黨 員 ,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祖武於1965年畢業於貴州大學歷史系,後分配至昆明糧食學校;1978年2月調任至雲南民族學院 任教 ;1981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同年任職於...
顧頡剛(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原名誦坤,字銘堅,號頡(jié)剛;小名雙慶,筆名余毅等,江蘇蘇州人。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人。民國九年(1920年),顧頡剛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北京大學助教,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歷史系...
張維華(1902年12月17日—1987年6月),字西山,山東壽光人。曾任齊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1952年後執教於山東大學,山東大學歷史系“八馬同槽”之一。在中西交通史、秦漢史和明清史領域都有突出貢獻。1928年畢業於濟南齊魯大學。後在濟南東關濟美中學執教。1931年入燕京大學研究院學習,其間,加入禹貢學會。...
陳垣(1880年11月12日—1971年6月21日),字援庵,又字圓庵,廣東廣州府新會縣人。中國傑出的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陳垣先後創建廣州光華醫學專門學校、北京孤兒工讀園、北京平民中學。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導師。民國十五年(1926年)至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49年以前,...
《十九世紀的歷史學與歷史學家》是19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古奇。作者簡介 古奇(George Peabody Gooch,1873—1968),英國歷史學家。內容簡介 1913年出版,以後數十年間曾不斷修訂。本書系統總結19世紀的西方歷史學,對19世紀西方重要歷史學派、學派之間的批判繼承關係、19世紀西方重要歷史學家、以及19世紀西方...
晉陽學刊》評)“張海鵬作為學術組織者與領導者對中國近代史乃至整個歷史學的貢獻,足以在當代中國學術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社會科學網評)“張海鵬用豐碩厚重的成果踐行著一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時代擔當。”(《光明日報》評)“張海鵬是享譽中國國內外的中國著名史學家。”(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評)
沈志華, 男,1950年出生,歷史學家,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沈志華還擔任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史學會理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系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兼職研究員、香港大學名譽研究員。
歷史(希臘語 ἱστορία,通過調查獲得的知識 ”)是書面檔案中描述的過去及其研究。在書面記錄之前發生的事件被視為史前史。“歷史”是一個總稱,涉及到過去的事件以及記憶、發現、收集、組織、介紹,以及關於這些事件的信息解讀。寫歷史的學者稱為歷史學家。歷史還包括使用敘事來檢查和分析一系列過去事件並...
“歷史在增厚,文明在傳承。李學勤探尋歷史、探源文明的足跡,猶如在前進的道路上為後輩的學者點亮了一盞盞明燈。正是有了這樣的學者,文明與歷史才不會老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 委員會評)人物紀念 人物圖書 2021年4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學勤文集》首發發布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李學勤文集》收錄了李學勤...
4.《美國歷史的多重面相:慶賀歷史學家張友倫教授八十華誕論文集》(李劍鳴、楊令俠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5.《世界歷史上的民主與民主化》,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1月。6.《外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研究叢書》(6冊,主編),上海三聯書店,2011-2013年。主要論文 1.“美國早期的國家構建及其啟示”,《世界...
蘭克有一句不朽的名言:“編纂歷史是一件煞費苦心的事”。任何一個為自己的種族、自己的國家、自己的黨派或教會大聲辯護的人,是無緣進入歷史女神之廟的。如果有人要我起草歷史學家的“十誡”,我將首先寫道“不要忘記你們對讀者的道義上的責任”。歷史學家和其他人一樣,也是由血肉之軀構成的人,而且作者的...
秦暉(1953年12月-),廣西龍勝人,歷史學家、經濟學家,是當代中國有影響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秦暉1981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獲歷史學碩士,是文革之後首批畢業的碩士研究生。秦暉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是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客座研究員、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中國經濟史學會...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澳門大學講席教授。曾任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教授,英文學術季刊《中國歷史前沿》(FHC)共同主編、中國留美歷史學會會長等。作品曾獲美國城市史研究學會最佳著作獎、首屆呂梁文學獎、中國會黨史研究會優秀學術著作獎等。王笛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於美國約翰斯...
他說:“中國的歷史學之成為一種獨立的學問,是從西漢起,這種學問之開山祖師是大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是中國歷史學出發點上一座不朽的紀念碑。”他還說:“《史記》雖系紀傳體,卻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司馬遷“幾乎注意到歷史上社會之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每一方面的動態,而皆予以具體生動的描寫...
師從學術泰斗、歷史學家、古文字家李學勤先生學習歷史文獻學。學術任職 現為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政協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山東省委委員。曾任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教授、專門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專門史與歷史文獻學兩專業碩士生導師,曲阜師範大學學術委員、學位委員,山東省儒學研究基地...
《歷史》是一部關於希臘與波斯大大小小的戰爭的總匯。有些真實, 有些為希羅多德虛構,但卻充滿了魅力。作為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站在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過往的歷史。重視東方文明對希臘的影響,對非希臘民族持公正的立場,這是非常難得的。如書中記載了埃及的太陽曆比希臘曆法的準確,希臘的字母是從腓尼基人那裡...
然而,《三國志》也有其不足之處,不可不注意。在敘事時,除了在某些人的紀和傳中有矛盾之處外,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對魏和魏晉改朝換代的史實,多有隱諱,不敢直書,多有曲筆,創立“回護”筆法,受到了歷代史學家的批評。另外,全書只有紀和傳,而無志和表,這是一大欠缺。歷史評價 譙周:卿必以才學成名...
利奧波德·馮·蘭克(德語原名: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2月21日—1886年5月23日,享年90歲),日耳曼族,著名歷史學者。被稱為十九世紀德國和西方最著名的歷史學家,用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研究歷史的蘭克學派的創始人,近代客觀主義歷史學派之父。學習階段 1795年12月21日,蘭克出身於德國圖林根的維埃一個中產...
”在李維描述的兩次歷史循環中,羅慕路斯、卡米盧斯與屋大維作為建立者或重建者出現,塞爾維烏斯王與西庇阿作為歷史發展頂峰的重要人物出現。在羅馬歷史上行與下行發展中,李維也指出了其他諸多重要的歷史人物的影響。這些政治人物的道德品質對羅馬歷史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近代以來,歷史學家往往極為重視社會、經濟、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