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絆腳石

歷史的絆腳石

《歷史的絆腳石》講述我們很難讀到這般真實文字,它忠實地記錄了這個時代的生命與死亡。作者用細緻而銳利的敘事,講述了彌散於中國角落深處的人與人生。作者趙涵漠不大的年紀,見證了太多的死亡。她用女性溫情而又理性的筆觸,給我們展示了如此悲傷、如此獨特的一個時代。我們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會發生。

基本介紹

  • 書名:歷史的絆腳石
  • 作者:趙涵漠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外文名:Insight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7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歷史的絆腳石》由著名作家梁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史安斌真誠推薦。曾經《冰點周刊》最優秀的新生代記者,現為《人物》雜誌編輯總監趙涵漠出道以來最激動人心的作品。作者用理性而節制的筆觸,講述了轉型中國社會的冷暖與變遷。我們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會發生。

作者簡介

趙涵漠,《人物》雜誌編輯總監,寫作者。2009年碩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2009年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畢業,後進入中國青年報社工作,曾是《冰點周刊》最優秀的新生代記者。她擅長時政、社會公共與文化領域報導,文本優美流暢,兼有思想深度。在2011年”7.23”動車事件中,她的作品《永不抵達的列車》引起極大反響。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趙涵漠女士是內地同輩青年記者中專事人物特寫的佼佼者。她善於在茫茫人海中捕捉和發掘那些最能折射出社會和時代變遷的“角落表情”,用淡定但不失溫情的文字為讀者呈現了一幅關於急劇變動的中國的“浮世繪”。在秉承職業記者的客觀、平衡、疏離原則的同時,巧妙地融入了文學作品的質素:張力、想像力、節奏韻律和適度的反諷,成就了一篇篇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新聞”(New Journalism)風格的佳作。
史安斌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該書以細緻而銳利的敘事,講述了彌散於中國角落深處的人與人生,它迫使你看到大時代與個體生命之間的糾纏與癥結,也因這無言中國的敞開而痛楚和震驚。
梁鴻 作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

名人推薦

趙涵漠女士是內地同輩青年記者中專事人物特寫的佼佼者。她善於在茫茫人海中捕捉和發掘那些最能折射出社會和時代變遷的“角落表情”,用淡定但不失溫情的文字為讀者呈現了一幅關於急劇變動的中國的“浮世繪”。在秉承職業記者的客觀、平衡、疏離原則的同時,巧妙地融入了文學作品的質素:張力、想像力、節奏韻律和適度的反諷,成就了一篇篇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新聞”(New Journalism)風格的佳作。
——史安斌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該書以細緻而銳利的敘事,講述了彌散於中國角落深處的人與人生,它迫使你看到大時代與個體生命之間的糾纏與癥結,也因這無言中國的敞開而痛楚和震驚。
——梁鴻 作家、中罔青年政治學院教授

圖書目錄

壹永不抵達的列車
永不抵達的列車
碎在路上的家
生命的禮物
留住女兒
地下室里的沈文裕
尋找高密
貳葬我於故鄉
葬我於故鄉
失落的階級
川江號子凋零
大火痛醒香港
梁莊的憂愁
叄我是個愛慕者,而你是一隻貓
飄零在外的中國歷史
孤獨的教育者
醫學生之死
困死在自己的身體裡
我是個愛慕者,而你是一隻貓
肆拯救詩人
麻風村孩子的“台灣媽媽”
只會寫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
潮人裝扮逼視苦難
學學開會
拯救詩人

序言

2011年時,口碑出眾但票房慘澹的電影《鋼的琴》上映,它講述了一群下崗工人的故事。財經作家吳曉波為它寫了篇影評,名為《中國工人階級的憂傷》,在他看電影的那間放映廳里,空蕩蕩的,只有4名觀眾。
導演最初的創作靈感來自瀋陽鐵西區,中國重工業曾經的支點,在1951年那裡的工人製造了第一枚金屬國徽並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但如今,鐵西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吳曉波那時在影評里講了一個當地的故事,有一天,兒子告訴父母,學校即將召開運動會,他得穿一雙運動鞋,可是家裡就連買一雙新鞋的錢也湊不出。吃飯時,妻子不斷抱怨下崗的丈夫沒本事。丈夫埋頭吃飯,沉默不語,然後最終在長長的抱怨聲中放下碗筷,默然走向陽台,一躍而下。
但那並不是鐵西區最讓我感到震驚的事。2011年夏天我去鐵西採訪,龐大的工廠家屬區到處都是統一樣貌的三層小樓,磚紅色外牆,單元口帶著一個月亮型的拱門,儘管日益破落但仍帶著某種制式化的氣息。那時我意識到,我並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樣整齊劃一的工廠家屬樓,事實上就在我的老家哈爾濱,那裡也有成千上萬的人生於工廠、老於工廠,住在幾乎就是同樣外形而毫無特色的家屬樓中。
但自我出生的1980年代起,工廠沒落了,僅僅就在一個被描述為“轉型陣痛”的詞組中,工人們被時代拋下。我想起在老家時,我曾無數次地坐公車經過那些規規整整的家屬樓,但我並不知道其中哪怕一個具體的人的故事。他們承受的傷痛被悄然放下。當時在採訪中,吳曉波告訴我,他曾經在2002年去鐵西調研,遇到了一個每天去菜市場撿白菜幫子的中年人,那人用一種極其平和的語氣談論著自己當下的處境,“國家很困難,我們也理解。”
9年後我去到那裡時,曾經的下崗工人們也同樣如此。命運已經不可逆轉,使他們不得不寬恕將自己犧牲的時代。他們說,“還不就那樣,生活總得向前看。”沒有莊而重之的記錄,每一個人的快活、悲傷都在宏大的歷史裡被一帶而過。他們只是2818萬名下崗工人中渺小而面目模糊的分子。
那些被忽略的人們並不僅僅在鐵西,更在這個國家的許多角落,默默承受,悄無聲息。所以感謝我先後就職的兩家媒體,《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與《人物》雜誌,他們珍視普通人的價值,給了我機會去記錄他們的故事,就像在記錄這個時代的某個側面。能夠參與其中,是這個職業賦予我的運氣。
趙涵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