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人質

歷史的人質

本書是“人質三部曲”的第一部,本書是一本用電影記錄一戰和二戰那個極端年代歷史的圖書。

從電影這一素材出發,呈現了具有標誌性的現代歷史事件或者某一個特殊歷史時期。本書影片涉及一戰、二戰和納粹大屠殺。作者意在探討個體於特定的歷史情境之中,在世界大戰和集中營環境中,進行選擇的空間和能力到底有多大,以及孤獨無援的個體在做出選擇時,所經歷的種種身不由己的矛盾和痛楚,藉此思考這樣一些問題:人作為歷史的創造者,緣何又被歷史所綁架,所囚困,所遮蔽,所壓制,所蹂躪,所犧牲,個體的人如何被成功地分子化、碎片化,如何“在有助於團體的名義下被除掉”,如何不約而同地走向“通往奴役之路”,如何淪為統計學意義上的一個數字,當然,還有如何“盡人性的本分”,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

熱戰與冷戰相互交替的“極端的年代”、動盪的歷史,已經並仍將源源不斷地催生出無數電影經典力作,它們本身也屢屢構成了歷史性的事件,構成了國家與民族,乃至人類集體記憶史的一部分,推動著我們對於歷史的反思,幫助我們對抗“有組織的遺忘”。

基本介紹

  • 書名:歷史的人質
  • 作者:張秋
  • ISBN:978-7--5354-9292-0
  • 頁數:377
  • 定價:42.00元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2
  • 裝幀:平裝
  • 開本:1/16
  • 副標題:極端年代的電影記憶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者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歷史的人質:個體命運在戰爭電影中的經典呈現》是我第一次以影迷的身份,來推薦一本和電影有關的書。《歷史的人質》寫得紮實、厚重、悲情、焦灼。張秋選擇了一個大題目,也是個好題目,只有最自信的影評人渴望對此發言,它需要看片量、閱讀面,還有思考力的支撐。張秋在這三方面都有優勢,這使得他的寫作路數與眾不同——從“救贖”寫到“中產”再寫到“歷史中的個體命運”,他給自己設定了“高度”,需要思想的跳躍;他也給自己設定了“寬度”,因此他運籌帷幄地調集電影的兵馬,去攻克一座又一座城池。
淘碟也是我寫作之餘的一大愛好。經常是買回一堆影碟,其中很多是坊間所說的悶片。很多悶片其實不悶,很騷動,很驚悚。張秋書里的電影,我大部分都看過。它們都符合我心目中好電影的標準,那就是觸及人性。此刻,作者以人質之名,將相關的電影整齊、肅穆地集結在一起,接受我們的檢閱。
我認同作者在書中選擇個體、私人這樣一個小角度,正如我認同巴爾扎克的一個說法:寫作是私人的民族史的版本,它強調了小(私人),強調了個人,但是同時它又強調了一個大,一個民族,它把小和大對接起來,小中有大。
如果要我來形容個體與歷史的關係,那么它或許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中眼淚和牆的關係,是我在《河流的秘密》中寫到的河與岸的關係。歷史永遠是濕的,它是一條淚水之河。河流的秘密始終是一個秘密。

作者介紹

張秋,江蘇無錫人,畢業於蘇州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上海譯文出版社。讀書、看片、寫字,為人生三大嗜好,每天過著真實與虛幻的雙重生活。著有《第一鏡》(2005)、《不準調頭》(2007)、《愛,誡》(2008)、《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2010)。其中《不準調頭》名列豆瓣網和《城市畫報》聯合揭曉的“2007年十大電影書”。

作者簡介

張秋,作家、資深影迷。1992年進入傳媒界,歷任編輯記者、副總編、總策劃,現在上海譯文出版社從事期刊管理(與法國樺榭集團合作出版的《世界時裝之苑——ELLE》等)。
1995年獲南京市首屆優秀編輯、記者,1996年獲南京市首屆十佳青年新聞工作者稱號。先後為國內幾十家媒體撰寫個人評論專欄,曾獲第八屆中國報紙副刊好專欄獎。曾任《看電影》雜誌舉辦的華語優質電影大獎評審,著作曾榮獲豆瓣網和《城市畫報》聯合推薦之年度十大電影書。讀書、看片、寫作為人生三大嗜好,尤其是觀影,沉迷碟海十餘年,連續保持近千部的年吞吐量,每天過著真實與虛幻的雙重生活。
著有《第一鏡:80部紀錄電影》《不準調頭:世界電影大師的救贖之旅》《愛,誡:現代人兩性關係電影讀本》《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世界電影大師的中產影像》等影評類、電影主題類作品。

作品目錄

推薦序
“人質三部曲”總序
再版自序
第一章 永別了,武器
一戰(1914.7.28—1918.11.11)
伸向戰壕外的蝴蝶的士兵的手——《西線無戰事》
不是胸前的十字架,就是墓地上的十字架——《木十字架》
烏托邦式的“單獨和平”——《永別了,武器》
敵我之間的友情,如同監獄裡的天竺葵——《大幻影》
“光榮之路無非是通往墳墓”——《光榮之路》
一個只有代號的活死人——《強尼上戰場》
走上“國家奴役”之路的破碎個體——《雷德爾上校》
第二章 無情戰地有情天
二戰(1939.9.1—1945.8.15)
精神廢墟上的一具瘦小屍體——《德意志零年》
彈鋼琴的手怎么會去開槍殺人——《沉默如海》
國民性的自我“內爆”——《桂河大橋》
沒人可以替你做這個決定——《無情戰地有情天》
你不曾看見,你不會遺忘——《廣島之戀》
假如他們拷打我,我能堅持住嗎?——《影子部隊》
用個體的自由,去對抗現實的荒誕——《第二十二條軍規》
“我不過是一個演員!”——《靡菲斯特》
寧當愛情的人質,也不當國家的人質——《英國病人》
第三章 歐羅巴,歐羅巴
猶太人大屠殺(1933.1.30—1945.1.27)
“活著也不是那么重要”——《卡波》
要么自己去死,要么讓別人去死——《大街上的商店》
怎么選,都擺脫不了罪惡感——《蘇菲的選擇》
孩子的生命最重要——《十誡》之八
戰爭中“身份不明”的漂浮物——《歐羅巴,歐羅巴》
感恩終究不能代替身份認同——《無處為家》
一個鋼琴家的消失和重現——《鋼琴家》
被一泡尿澆醒的人格尊嚴——《偽鈔製造者》
我們永遠都是“潛在的漢娜”——《朗讀者》
“我們已經死了”——《索爾之子》
延伸觀看片目索引
二度延伸片目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