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理論的問題結構

歷史理論的問題結構

《歷史理論的問題結構》是2011年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亞軍。這是一本關於歷史認識論的著作,最終目的是要說明“我們如何認識歷史”這個傳統問題;同時,它也是一本關於歷史哲學的著作,因為它涉及“歷史實在”、“.歷史主體客體之間的關係”等一系列經典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歷史理論的問題結構
  • 作者:胡亞軍
  • ISBN:9787548204701
  • 頁數:205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6-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版次:1
  • 字 數:177000
  • 紙 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本關於認識論的著作,因為在這本書里,解決歷史認識論、歷史哲學等問題的主要工具是“問題結構”這一概念,而我相信,問題結構作為一種普遍的認識方式、理解模型、理想模型,具有廣泛的認識論意義,它不但可以運用在歷史學領域中,也能運用到其他哲學著作——其實在很多學科領域中我們都能看到問題結構的影子。

目錄

序言:在極端情形下的思考
引言
第一章 緒論:歷史理論與歷史實在
第一節 “范導性”與“構成性”
第二節 “范導性的”歷史實在
一、歷史實在是一個理性概念
二、歷史實在對歷史理論的范導性作用
第三節 “構成性的”歷史理論
一、歷史理論的對象不是歷史實在
二、歷史理論可以建構歷史實在的“同質連續性”
和“異質間斷性”內容
三、歷史實在是歷史理論的絕對預設
四、區分歷史理論與歷史的形上學
五、歷史理論是“建構”歷史而不能“複製”歷史
第二章  問題結構:歷史理論的相對預設
第一節 對問題結構的一般性說明
一、問題結構是確定歷史研究對象時作出的相對預設
二、問題結構與理論內容之間的相關性:構成性原理
三、問題結構是先驗的觀念、認識形式
第二節 范導性的:歷史學家與問題結構的主觀性
一、問題結構的主觀性:包含客觀性的主觀性
二、范導性的主觀因素
第三節 構成性的:問題結構的功能
一、功能之一:確定歷史理論的界限
二、功能之二:導致歷史理論出現“理論空白”
“理論失明”
三、功能之三:決定歷史理論的連續性與間斷性
四、功能之四:問題結構與歷史理論的建構
第四節 一個例證:個人歷史傳記的問題結構
一、個人實在與歷史傳記的有限性
二、問題結構與傳記的有限性、理論空白
三、傳記的內在矛盾與歷史理論的進步
第三章 問題結構的兩種理想類型
第一節 連續性歷史理論的問題結構
一、兩個理論預設:同質的歷史主體與歷史時間
二、邏輯推論:動力論與目的論
三、連續性歷史理論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一個例證:歷史進步論的問題結構
一、進步論的研究對象:連續性的歷史內容
二、進步論的兩個理論預設
三、從理論預設中推導出的理論內容
四、不同種類的進步論
五、歷史進步論的理論空白
……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