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被描述的:中國電影歷史的景觀建構

歷史是被描述的:中國電影歷史的景觀建構

《歷史是被描述的:中國電影歷史的景觀建構》是2015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是被描述的:中國電影歷史的景觀建構
  • 作者:高小健
  • 類別:藝術理論類圖書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出版時間:2015年
  • 開本:128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769214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歷史是被描述的(中國電影歷史的景觀建構)》深入研究了中國電影歷史的景觀建構,從“歷史是被描述的”這一角度觀察了中國早期電影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反思中國電影史學進程,系統地探討了中國電影走過的道路、積澱的藝術經驗與理論精粹。

圖書目錄

自序
編 被歷史與文化建構的電影藝術家(一)——中國電影劇作家的成熟與成就
夏衍30年代的電影劇作藝術
30年代田漢電影觀念的轉變與劇作特點
革命洪流中的藝術理想與實踐——陽翰笙電影戲劇創作再探
30年代洪深電影劇作的現實主義藝術風格
編 被歷史與文化建構的電影藝術家(二)——中國電影導演的個體與風範
“費穆電影”與中國民族電影的美學風範
大眾電影的旗幟——蔡楚生電影的思想主體與文化本質
史東山的電影藝術
吳永剛:追索不盡的話題——一個電影知識分子的精神與藝術
劇影春秋——陳鯉庭戲劇電影藝術巡禮
起點——論湯曉丹1933年拍攝的三部影片
文學電影的終結——論謝晉電影的樣式
第二編 中國電影歷史圖景的重建(一)——30年代電影專論
30年代電影文化運動產生的歷史條件
20世紀30年代中國新興電影批評和理論建樹
30年代中國電影劇作形態分析
30年代中國電影對美國電影的態度
換一個角度看歷史——對20世紀30年代電影的商業性思考
政治、文化的撞擊:30年代電影的多重面貌
第二編 中國電影歷史圖景的重建(二)——中國電影史學思考
新中國成立以來對中國電影歷史的復讀
對中國電影史研究的思考
中國電影學術:拓展與建構——李少白先生電影理論再學習
第二編 中國電影歷史圖景的重建(三)——歷史框架下的電影文化表達
現實主義——鐘惦棐電影美學觀的主線
香港電影文化的三種進入
霧裡看花——華語電影的文化想像
國產電影的文化選擇

作者簡介

高小健,1955年12月生於北京,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主要專業方向是中國電影史研究和戲曲電影研究,2005年出版中國關於戲曲電影的史著《中國戲曲電影史》,引起廣泛關注。出版了中國30年代電影的斷代史《新興電影:一次劃時代的運動》。獨自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戲曲電影藝術論》。此外還參與了課題《中國當代電影藝術史》和中國高教出版社立項的中國普通高校電影學教材《中國電影史》的撰稿。在中國電影史、電影理論與文化、電影劇作理論和電影劇作家、電影導演、戲曲電影等研究方面撰寫、發表論文數十篇,發表大量影視評論。主要論文有《西風東漸與20年代中國電影價值觀》《30年代電影文化運動產生的歷史條件》《“費穆電影”與中國民族電影的美學風範》《電影劇作的演進》《換一個角度看歷史——中國30年代電影的商業化復讀》《新中國以來對中國電影歷史的復讀》《30年代中國電影對美國電影的態度》《現實主義——鐘惦棐電影美學觀的主線》《中國電影學術:開拓與建構——李少白先生電影理論再學習》《新中國以來的中國電影歷史研究》《都市生活的魅力——重讀<新舊上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