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形式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中國古代史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 約20%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約20%
世界近現代史 約30%
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 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名詞解釋 8小題,每小題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題 2小題,每小題30分,共 60分
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40分,共120分
考查範圍
分中國史(上古一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兩大範圍
院校推薦
南京大學 | 北京師範大學 | 北京大學 | 復旦大學 |
南開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四川大學 | 廈門大學 |
浙江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暨南大學 | 山東大學 |
蘭州大學 | 東北師範大學 | | |
參考教材
中國通史:
《中國古代史》(上冊) 晁福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史》(下冊) 寧欣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 鄭師渠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 王檜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何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通史:
《世界上古史》 周啟迪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 劉宗緒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世界現代史》 張建華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複習建議
1、對歷史學知識點進行全面複習 ,重在基礎
就試卷考察的內容而言,三年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趨於均衡。2007、2008年的歷史學試題偏重於政治、經濟內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大概占了總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基本上趨於均衡,思想文化內容大概占了總分的20%多。所以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全面的複習,切勿忽視對思想文化內容的複習。
歷史學考研試題考的是對基礎知識記憶和理解,所以複習過程中要重點把握基礎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就要對知識點進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運動,要從背景、時間、過程、結果、性質、意義、影響、評價等方面去掌握,只有這樣全面的分析一個知識點,才會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強化基礎知識。
2、整理、總結知識點
無論是科班的考生,還是跨考歷史學的考生,在複習過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輔導書可以作為參考,切忌買一本輔導書背背就一勞永逸了。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的過程也是加深對知識點理解、記憶的過程。只有自己整理、總結了,才能在考場上對見過的題對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為本
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看參考教材,要在通讀、精讀的基礎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自從2007年歷史學改為全國統考以來,教育部考試中心沒有指定參考教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錯的參考教材。
4、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和橫向的聯繫
首先,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的聯繫,縱向聯繫就是從時間推移的角度來考察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從而探索歷史發展趨勢。也就是說是相關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比如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的演變,皇權與相權之爭,國際關係體系的演變,工業革命等。三年以來,考試中加強了對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演變,2009年考查了19世紀以後全球民族國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複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有比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繫,橫向聯繫就是通過空間拓展的方式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間其他地區出現的類似或相反的現象進行類比分析;或者是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期的其他相關歷史現象進行有機的聯繫和綜合。比如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現了改革運動等等,通過這種橫向的聯繫比較,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把握了歷史的巨觀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5、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
在複習過程中,同學們要注意運用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總結歷史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