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是什麼?(202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歷史學是什麼?》是202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爾·蘭普萊希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學是什麼?
  • 作者:卡爾·蘭普萊希特 
  • 出版時間:2022年9月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頁數:166 頁
  • ISBN:9787573203731
  • 裝幀:精裝
  • 編者:王燕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目錄,

內容簡介

《歷史學是什麼?》為卡爾·蘭普萊希特德文原版《現代歷史科學》英譯本(What is History?)的中文翻譯,本書旨在向學術界展現蘭普萊希特思想經由英文學術界進入中國時的著作原貌。同時,本書除了《歷史學是什麼?》的翻譯內容以外,還包括兩部分原始材料:一為美國學術界從19世紀末至1940年代對蘭普萊希特的評論、報導,以及蘭氏本人的反饋等,二為中國學術界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對蘭普萊希特的討論。本書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蘭氏《歷史學是什麼?》的五篇演講,是為本書的主體部分。第二部分盡力搜羅了美國學術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關蘭普萊希特的書評、動向、訃告,以及蘭普萊希特本人對於美國的評論和一戰時期的回應。這部分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了美國學者對於蘭普萊希特大部分著作的評論,也生動地反映出美國學術界對蘭氏觀點的立場,和蘭氏“文化史”在美國的影響之深。第三部分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學術界對蘭普萊希特的譯介情況。筆者選擇了其中一些篇幅較長、論述較為系統的材料,予以編譯出版,這些譯介中論述最多、最詳細的內容來自朱謙之。同時,由於許多譯介和書評對蘭普萊希特只是點到而止,所以筆者將已經收集到的材料做了一個文獻目錄,作為附錄,放在第三部分之後,供學界參考。這一目錄也包括了第三部分編校出版的七篇原始資料。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卡爾·蘭普萊希特(Karl Lamprecht,1856—1915),德國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文化史家。他在十九世紀末掀起聲勢浩大的“蘭普萊希特爭論”,其著作包括《德意志史》、《歷史學是什麼?》等,其思想成為美國魯濱遜“新史學”的起源之一,進而影響了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史學界。
譯者簡介:
王燕,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研究領域包括近現代中國婦女史、美國中國史研究。

目錄

從刊緣起/1
前言/1
第一部分歷史學是什麼?
——論現代歷史科學的五篇演講
序言/5
演講一歷史學的歷史發展和當下特性/6
演講二從心理學角度看德意志史的一般過程/20
演講三
轉向當代德國的心理特徵;
心理轉變時期的普遍機制/40
演講四一般文化時代之心理/58
演講五普遍史的各種問題/75
第二部分英文書評及書介
一、德國人民未被蒙蔽/95
二、
赫爾伯特·L·奧斯古德評《中世紀德意志的經濟生活》/99
三、H. T.對蘭普萊希特的個人簡介/104
四、個人簡介/105
五、
詹姆士·泰特評《德意志史》(第Ⅰ卷)/106
六、詹姆士·泰特評《德意志史》(第Ⅱ、Ⅲ卷)/110
七、W. J. 阿什利評《德意志史》/114
八、R. C.柴平評《德意志史》(第Ⅳ、Ⅴ卷)/118
九、簡介和新聞/121
十、詹姆士·泰特評《德意志史》(第Ⅳ、Ⅴ卷)
和《與亨利·恩肯、德爾布呂克、倫茨的兩個爭議》/122
十一、
新史學的特徵: 論蘭普萊希特的《德意志史》/124
十二、
威廉·E·多德1902年7月評《論晚近的德意志過去》/142
十三、
卡爾·蘭普萊希特與文化史/146
十四、
威廉·E·多德1904年1月評《論晚近的德意志過去》/154
十五、
德國政治和藝術: 卡爾·蘭普萊希特教授有關當代德國人生命與渴望的重要著作/157
十六、
A. G.對蘭普萊希特《歷史學是什麼?》的簡介/161
十七、
佩西·休斯評《現代歷史科學》/163
十八、
威廉·E·多德評蘭普萊希特教授史學新作/165
十九、
《紐約時報》評《歷史學是什麼?》/169
二十、
《學院》評《歷史學是什麼?》/171
二十一、
《旁觀者》評《歷史學是什麼?》/175
二十二、
阿薩·C·提爾頓評《現代歷史科學》和《歷史學是什麼?》/176
二十三、
蘭普萊希特的歷史哲學/180
二十四、
別人眼中的我們: 蘭普萊希特教授的旅美日記/182
二十五、
C·皮博迪評《十四歲以下的兒童畫: 史前史、藝術史和民族學的並行視角》/187
二十六、
J. H.T.評《自然哲學年鑑》中《德國現代精神生活的基本狀況》/188
二十七、尤利西斯·G.維澤列1906年4月評《德意志史》/189
二十八、
卡洛琳·M.希爾評《歷史學是什麼?》/191
二十九、
卡米洛·馮·可蘭芝評《德意志史》/194
三十、
理察·海因茨的講座/198
三十一、
尤利西斯·G.維澤列1908年1月評《德意志史》/200
三十二、
尤利西斯·G.維澤列1908年7月評《德意志史》/203
三十三、
最近有關美國的德國著作/206
三十四、
德國學術圈的國際精神/207
三十五、社會問題和觀念對歷史研究和書寫的影響之幾個方面/209
三十六、
L. C.卡平斯基評喬治·薩頓《ISIS,雷維·康薩克的歷史科學》/214
三十七、
德國的新文化史/216
三十八、
羅斯科·J·漢姆評《德意志近現代史》/232
三十九、
歷史教師的部分/234
四十、
卡爾·蘭普萊希特教授去世: 德國歷史學家的著作包括《愷撒》/235
四十一、
史學新聞/236
四十二、
當代歷史學家對馬丁·路德的評價/237
四十三、
《美國大百科全書》1920年“卡爾·蘭普萊希特”辭條/239
四十四、
歷史學家和歷史科學/240
四十五、
對社會學史的一些貢獻/241
四十六、
和辻哲郎《近代歷史學》序/242
四十七、
著作: 文化發展研究/244
四十八、
卡爾·蘭普萊希特(1856—1915)/247
第三部分
中文書評及書介
一、 新史學概要說(節選)/267
二、 新史學與社會科學(節選)/271
三、 歷史學派經濟學(節選)/276
四、 歷史哲學大綱(節選)/281
五、 現代文化史(節選)/285
六、 史學方法論(節選)/287
七、 自寫年譜(節選)/290
八、 孔德的歷史哲學(節選)/293
九、 卷首語·考今/297
附錄: 中文文獻目錄/29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