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口

歷口

歷口鎮,古名新豐,始建於宋,後以地處歷山和瀝水之口而易名為歷口。位於祁門縣西北部39公里,全鎮地域面積188.32平方公里,東鄰小路口鎮,南接渚口鄉,西臨閃里鎮,北枕安凌鎮,東北和西北分別與古溪、箬坑二鄉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歷口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祁門縣西北部
  • 面積:188.32平方公里
  • 人口:15191人
概況,經濟文化,基礎建設,旅遊資源,特色產業,歷口祁紅,

概況

現轄15個村,91個村民組,4720戶15191人。全鎮共有林地面積232171畝,水田面積7216.23畝,茶園面積16195.5畝。茶葉、食用菌、糧食、林業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境內山巒疊嶂,風光旖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牯牛降風景區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其間。鎮區河東、河西商業街店鋪林立,資源充足,交易活躍,集鎮常住人口達3千餘人,比較優勢明顯,是祁門縣西北部的一座重要的商貿、旅遊重鎮。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歷口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奮發圖強,艱苦創業,歷口古鎮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業生產初具規模,產業結構發生變化,農民增收明顯,形成了菌業、茶業、糧油、旅遊、電子五大產業。鎮區交通便捷,大新線橫穿全境,村村實現三通,即通路通電通電話。移動、聯通、有線電視網路覆蓋全鎮。公安、工商、郵政、電信坐落鎮區,中心衛生院被評為一甲醫院,歷口中學、中心國小被列為省級農村示範學校。加大集鎮改造力度,分兩期共改造面積3268平方米,集鎮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鎮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利民、利濟兩座飛虹把河東、河西連為一體,集鎮聚散功能明顯提升,社會文化教育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經濟文化

近年來,為實現歷口再次騰飛,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331”行動計畫,著眼於歷口實際,適時提出了“集鎮最美、商貿最活、旅遊最旺”的奮鬥目標,著力實現農業結構調整、工業、旅遊、小城鎮建設、招商引資五大突破,紮實做好做活四篇文章,即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做活農民增收文章;圍繞歷口電子產業,做活歷口工業富鎮文章;圍繞歷口商貿經濟,做活小城鎮建設文章;圍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牯牛降、“祁紅”創始地、名醫故里、目連戲故里、武陵故道等歷史人文生態旅遊資源,以深生態旅遊、大休閒市場為思路,做活旅遊經濟文章。
目前,歷口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湘東、環砂、西塘“兩個市級和一個縣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的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紮實推進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各項事業大發展。

基礎建設

文化、教育、衛生事業飛速發展,目前全鎮程控電話已達500餘戶,實現了村村通電話,戶戶有電視,有線電視覆蓋率達85%以上,豐富了廣大農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歷口中心醫院是全省紅十字醫院,設備先進,人員配套,能及時處理內、外、兒、婦產科的常見病和急發病,使廣大民眾的身體健康得到保證。歷口中、國小教學條件優越,師資力量雄厚,先後被省教委命名為省級重點農村實驗中學和省農村示範國小,而且均已建立微機室,教學方式正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是我縣基礎教育的重要視窗。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兩基”工作走在全縣前列。

旅遊資源

歷口鎮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牯牛降;腳下,境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生態優良,鄉風淳樸,擁有豐富的人文生態旅遊資源。2005年該鎮被評為全市旅遊十強鄉鎮之一。
該鎮是 “祁紅”創始地、目連戲故里、名醫故里,;擁有古祠、古民居、古樹林、武陵古道、古橋、古碑等歷史遺存資源。此外還有極具民間文化色彩的“無根水”、“放生池”、“永禁碑”、“富村橋”、“雙姓祠”等景點,以及天然原始森林,尤其是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目連戲;進行深度挖掘、整理和展示,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教育世人崇尚美德、和諧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年來,歷口鎮依託牯牛降優勢,以統坑峽谷森林探險游、湘東、環砂村“農家樂”、歷溪古祠、古民居、古戲、民俗觀賞等人文生態旅遊資源,以深生態旅遊、大休閒市場為指導,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實現“旅遊最旺”的奮鬥目標,努力構建大黃山旅遊圈中重要而又獨特的休閒度假帶,以鄉村生態旅遊發展推進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特色產業

歷口鎮境內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豐富的林業資源為發展菌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該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  2000年,該鎮農民從浙江引種食用菌開始,在政府與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積極引導下,由當年的5萬棒發展到今年的400萬棒規模,全鎮15個村都進行種植,種植農戶達270餘戶,其中生產規模萬棒以上的農戶達90餘戶,實現純收入600餘萬元,人均增收400餘元(按2005年市場價)。尤其是西塘菌業特色村更加突出。該村五一橋菌菇交易市場建有食用菌保鮮庫7個,冷藏容量達500多立方米,吸引浙江、南京、上海、福建等地客商紛紛前來交易。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保鮮、儲藏、運銷等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民經紀人的發展,從事菌菇交易達20餘人,形成產、供、銷一體化服務。每當菌菇上市交易時,該鎮菌菇市場呈現出客商雲集、貨暢其流的繁榮景象。

歷口祁紅

祁門紅茶,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主產於安徽省祁門縣一帶。
茶葉的自然品質以祁門的歷口、閃里、平里一帶最優。當地的茶樹品種高產質優,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中,而且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日照適度,所以生葉柔嫩且內含水溶性物質豐富。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蘊含著蘭花香(號稱“祁門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艷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泡過的茶渣)紅亮。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
祁門紅茶,全縣地區並非一致,分為三域,由溶口直上到侯潭轉往祁西曆口,在此區域內,以貴溪、黃家嶺、石跡源等處為最優,其茶葉底厚薄適中,味醇眷幽,色潤澤,發酵時間以1個半小時為準;由閃里、箬坑特到渚口,在此區域內,以箬坑、閃里、高塘等處為佳,其茶葉底薄,條線好,味濃色佳,發酵只需1小時;由塔坊直至祁紅轉出倒湖,這區域以塘坑頭、棕里、蘆溪、倒湖等處為代表,其茶葉底厚、味濃、色暗、枝粗大,發酵須2小時以上,這類茶葉一般以制綠茶為佳。貴溪至歷口這一區域紅茶,因其質量最優,過去外商每年來華購茶,須待貴溪胡日順貢貢、歷口黃山、白岳3個箱到滬,乃開盤採購,故此區紅茶為祁門紅茶之冠。
歷口有祁門紅茶創始地之稱,清末祁門紅茶創始人之一的餘干臣來祁,最早開茶號,試製祁門紅茶成功,名滿天下的祁門紅茶由此發端,歷口成了祁紅重要產區;從品質上說,歷口所產祁紅向來優異,據說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上獲金獎的祁紅,就是歷口茶號選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