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區生態文化與居民健康營造重點實驗室依託吉首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陵山區生態文化與居民健康營造重點實驗室
- 依託單位:吉首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居民健康與武陵山區生態環境關係研究
武陵山區地處自然地理、生態類型和民族文化三重過渡地段,生活在其間的各族居民在空間分布上不可避免的會感受到上述三重過渡性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並因此而產生各種身心健康問題。此前,由於學科分裂而導致教學與研究相互隔絕,難以揭示自然與生態環境與各族居民身心健康之間的關聯性,這乃是本研究方向致力於解決的中心課題。本項目的身心健康標準包括心理健康水平和身體機能水平兩個方面。心理健康水平包括:人格、人際關係、情緒、個性、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和偏執;身體機能水平包括:攝氧量、時值(腓腸肌)、肺活量、血壓、引體向上和地方病。
武陵山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類型具有鮮明的破碎性和複雜性,即使是空間距離很近的地域,在地質、地貌、氣候,乃至生態類型上都會呈現鮮明的地方性差異。對此,人文地理學家和生態學家已經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基本弄清了地質、地貌、氣候、生態類型的空間分布規律,並繪出了相應的地圖,還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科研資料。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任務之一,就是要按照武陵山區生態文化的分野,去收集、整理和匯總人文地理學和生態學的已有相關資料,查明各族居民在空間分布上所對應的自然地理特徵和生態特徵,作為探討居民身心健康與自然環境關聯性的依據。
本方向的第二項研究內容,是按照身心健康的標準,在武陵山區7個世居民族中收集與身心健康相關的各類資料,在收集和匯總的基礎上,確定各民族身心健康狀況的空間分布特點(諸如百歲老人的地理分布、地方性疾病的空間分布等),以便與上一項研究成果對比,發現其間的重合度和偏離,進而為建構居民身心健康與所處生態環境關聯性模式服務,
本方向的第三項研究內容,是以本實驗室的第三個研究方向(即居民體質與心理測量統計分析)為資料來源,採用統計學方法進行體質測量,體質測量指標包括三個方面:
1.身體形態指標(身高、體重、三維)
體重:使用器材為槓桿式體重計,誤差不得超過0.1%,每測量100人左右校正一次體重計。通過體重測量值派生出的指數反映人體充實度何營養狀況。常用指數有:勞雷爾指數(體重/身高3 ×1 000),培利迪西指數(3 √ 10×體重/坐高× 1000),維爾克指數(體重+胸圍) /身高×1 000。
身高和坐高:使用器材為身高坐高計,誤差不得超過0.2%。身高指標的評價,身高受年齡、性別、種族、地區和體育鍛鍊等因素的影響。根據我國體質與健康監測資料(2011),18歲身高和坐高平均值(cm):城市男子 171.89 92.36 ,城市女子 159.78 86.54 ,鄉鎮男子170.14 91.40 ,鄉鎮女子158.11 85.56。
胸圍:使用器材,誤差不超過0.2 cm的帶狀皮尺。帶尺鬆緊適宜,輕貼住皮膚,量呼氣之末、吸氣之前的胸圍。指標的評價,胸圍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大,男性20歲,女性18歲趨於穩定。據2011年的資料,我國漢族19~22歲胸圍平均值(cm):城市男子 86.19,鄉鎮男子 85.88,城市女子 78.90,鄉鎮女子79.59。
肩寬和骨盆寬:使用器材,測徑規,50 cm誤差不超過0.2 cm。肩寬指標的評價,肩寬指數(肩寬/身高× 100)顯示人體橫徑與縱徑的比列和軀幹上部發育狀況,是反映體格、形體的重要指標。骨盆寬指標的評價,骨盆寬指數(骨盆寬/肩寬× 100),重要的體現指數。
皮脂厚度:使用器材,皮脂厚度計,測量部位上臂部、背部、腹部、大腿部、小腿部、髂部。指標評價,身體密度的計算(由上臂和肩胛下角皮脂厚度求得身體密度的回歸方程,間接推算出身體密度)。脂肪百分比,(4.570÷身體密度-4.142)×100,計算脂肪總量(體重×脂肪 %)及瘦體重(體重-脂肪總量單位)。
生長發育測量:10項指標是身高、體質量、上臂緊張圍、小腿圍、肱骨和股骨遠端寬及肱三頭肌、肩胛下、髂前上棘、腓腸肌部位皮褶厚度。測量和計算方法按Carter和Heath(1990)及吳汝康等的規定進行。10項測量指標由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負責。測試數據按性別及年齡在計算機中建立資料庫。依次計算出各組的內因子(Endomorphy)、中因子(Mesomorphy)、外因子(Ectomorphy)值、體型圖上的X、Y坐標值和身高體質量比(HWR)、Somatotype Attitudinal Mean體型位置均數(SAM)及身體的脂肪含量(體脂率)等。數據的分析:將測量所得的數據採用《Somatotype-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規定的公式,設計程式使用計算機進行處理。依次計算出個體及各年齡組內、中、外因子值,X、Y坐標值和體脂(Body fat)%。比較分析武陵山區居民體型特徵差異。
2.身體機能指標(心率、肺活量和台階試驗);
3.身體素質指標坐位體前屈、握力、背力、縱跳、閉眼單腳站立、伏地挺身(男)、1分鐘仰臥起坐(女)和選擇反應時。通過對體質測量數據做進一步的歸類和剖析,明確界定武陵山區各族居民身心健康狀況與生態環境的關係,包括病理性和非病理性疾病特徵(甚至包括民間的巫術、放蠱、貓鬼等)。進而在上述兩方面研究基礎上,探明特定的身心疾病與生態環境的直接和間接關聯性。經過積累和逐步完善成有關身心健康的公益服務資料庫,並視條件的成熟程度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言。
研究方向二:居民健康與武陵山區民族生態文化關係研究
由於受到已有學科體制的影響,民族文化的研究長期與居民身心健康的研究脫節,不少專家已經明顯的意識到了這一缺陷。而補救的辦法基本上是停留於要求體質人類學或者醫學專家按照他們的學術傳統為自己收集資料,所獲資料只能發揮補充和輔助作用。本實驗室的建立思路則是要在生態民族學相關理論的指導下,與居民身心健康研究工作者緊密合作,共同完成雙方的既定研究任務,並實現成果的共享。為此,本研究方向即是在生態文化的視野下展開居民身心健康研究,為居民的身心健康服務,又要確保雙方研究成果的相互推進和相互支持,因而本研究方向在組建初期的研究使命由如下四個方面構成:
一是以已有的田野基地為基礎,對我省七個世居民族的實際分布區展開居民健康與民族文化研究的資料匯總工作。為居民身心健康的早期測量工作選定工作基地和持續觀測的對象,要求這樣的基地要相對封閉、血緣脈絡清晰,因而在選點工作中要做好相關基地的血緣譜系的追蹤調查工作和相關資料的系統整理工作,確保選定的工作站基本上能夠代表相關世居民族的遺傳性體質特徵。
二是以武陵山區七個世居民族的傳統生態產品資料(如主糧蔬菜、水果、牲畜、家禽、野生動植物等)為基礎,經過普查、匯總和抽點的查證,以此弄清這些傳統生態產品與居民健康狀況的關係,尤其是對產品的儲存方式、食用方式以及食用時產品組合、季節與時段交替的飲食變化等內容展開研究,為進一步探討各世居民族文化與居民身心健康的關聯性分析做好資料準備和典型研究對象的確認。
三是在“方向一”工作的基礎上,整合分析自然背景(水質、土質、空氣、光照和海拔等)、生態類型(生態系統類型、植被類型)、民族文化與身心健康之間的關係,探明影響健康的文化根源,諸如需要探明生態環境與居住環境、衣著習俗、生產勞動、經濟活動、民間技術、民間信仰、社會組織等文化因素的關係,以澄清影響居民身心健康的文化成因和生態成因,並在這一基礎上整理成體質與文化空間分布整合圖,為今後具體提升居民身心健康的文化對策做好鋪墊。
四是以第一個研究方向相配合,共同完成湖南省七個世居民族遺傳性體質特徵資料庫,逐步完善各族居民遺傳性體質和非遺傳性體質特徵的辨認規程,以便為下一步確認環境與文化對次生體質特徵的影響機制探討,做好資料的儲備。
本研究方向在展開研究工作的同時,還應承擔研究人員的人文地理知識和素養的培訓,以便支持他們在研究工作中能夠圓滿的完成各項繪圖任務。
研究方向三:居民體質與心理測量統計分析
體質人類學的研究在我國學術界一直處於低水平徘徊狀態,而且與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聯繫與協作極不充分。具體表現為:在實際的研究工作中,對研究對象的認定長期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往往是憑藉工作方便,憑藉主觀感覺去界定研究對象。比如以高校的在校各民族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城市的農民工為研究對象,甚至是沿襲老一代專家的研究對象做追蹤研究。然而,體質人類學研究對象的選定,關鍵在於必須查明被研究者的血緣譜系,至少要弄清三代以內的血緣關係。所研究的對象還必須保持是一個完整的穩定的血緣群體。與這一要求作比較,此前的研究工作顯然不能滿足上述研究對象的需要。本實驗室的建立正是針對這一缺陷而採取的規範對策,希望對武陵山區七個世居民族選定代表性的研究基地和人群,以確保所獲資料能夠服務於各世居民族遺傳性體質特徵的歸納,服務於該區域是居民民族的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人格、人際交往、情緒、社會適應等。
採用SCL- 90作為心理健康的測量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本問卷包含了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憂鬱、焦慮、敵對、恐怖、偏執以及精神性等九個因子。
通過問卷調查可獲得不同世居民族在各因子上的分值,並可通過方差分析獲得不同體質族心理健康各因子間的差異。通過對體質健康的總分和不同體質健康指標和心理健康總分以及各因子的多重比較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群體體質健康與心理健康以及各因子之間的相關性,進而了解不同世居族群心理健康與自然環境、文化之間的相關關係。所有數據運用Excel和SPSS11.0軟體進行分析。
為此,本研究方向在實驗室組建初期的研究重點理應由三個方面構成:
一是匯總此前的體質人類學研究資料與成果,重點關注對武陵山區七個世居民族體質研究此前已經做過的工作,作為工作選點的依據,以及測量項目的選定的依據,並在這一基礎上制定好3年期內的體質調查工作安排。希望在3年內,通過調查實測,編織成武陵山區七個世居民族遺傳性體質特徵的數據對照表。
二是與上面兩個方向的研究相配合,完成武陵山區七個世居民族體質特徵與健康狀況展開有效研究,並在上一項研究的基礎上逐步健全和完善識別武陵山區七個世居民族次生體質特徵的規程,並將識別的次生體質特徵與其身心健康狀況結合起來,建立起體質特徵與身心健康研究的模型,為改良武陵山區各民族的體質特徵和身心健康服務。
三是在上述兩項工作的基礎上,選定武陵山區對居民身心健康影響明顯的各種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等)作為深入探討的對象,分析影響身心健康的自然環境成因和民族文化成因。與此同時,選定幾項對居民身心健康影響巨大的次生體質特徵做重點研究對象。重點揭示這些次生體質特徵的正面和負面作用,以便提出相應的文化對策。此外,本研究方向在展開日常研究工作的同時,還需要承擔體側測量人才培訓的任務,提供當地居民體質的變化信息,擴大體質與健康狀況的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