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武警工程學院)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

武警工程學院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PF)坐落在古城西安秦阿房宮遺址上,原名武警技術學院,1983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成立,1998年9月更名為武警工程學院,2011年7月改建為武警工程大學。是武警部隊最早組建、最早開辦本科和碩士教育、最早被確定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軍事院校,是唯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唯一全軍現代化教學工程試點,唯一指揮與技術並重、工程與管理結合、教學與科研一體的武警綜合大學,主要擔負武警部隊指揮類、工程技術類幹部的學歷教育和任職培訓任務。

截至2015年3月,學校下轄8個教學系旅(隊),開辦11個“合訓”專業、3個“直通車”專業,擁有200餘名教授、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 
  • 英文名: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PF
  • 簡稱武警工程大學
  • 創辦時間:1983年
  • 類別:公立大學,軍事院校
  • 學校類型:軍事(綜合)
  • 屬性2110工程(十一五期間入選)
  • 所屬地區:中國·陝西·西安
  • 現任校長:李勇剛 
  • 主管部門: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
  • 碩士點:6(一級學科)
  • 博士點:2(一級學科)
  • 校訓:忠於黨和人民,造就現代警官
  • 校歌:《武警工程大學校歌》
  • 主要院系:理學院,裝備工程學院,軍事基礎教育學院
  • 學校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灃東新城三橋武警路1號
  • 學校代碼:11665
  • 主要獎項:全軍“政治理論課教學先進單位”
    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院校
  • 博士後工作站:1個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概況,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學校標識,鑄盾文化,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198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工程兵建築第五十四師師部機關的基礎上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技術學院。
武警工程大學武警工程大學
1985年,武警部隊學院消防專業併入武警技術學院。
1990年,武警部隊學院內衛系、政治系併入武警技術學院;武警技術學院消防管理系、消防工程系分出,併入武警部隊學院。
1998年9月,更名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學院;11月12日揭牌。
2003年2月,學院被總參謀部確定為全軍現代化教學工程試點單位。
2006年,學校黨委確定了以“忠誠卓越”為主要內容的“鑄盾精神”、校訓、校風、校歌。
揭牌儀式揭牌儀式
2007年3月,被中央軍委批准為“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2011年7月,改建為武警工程大學
2011年8月8日,武警西安指揮學院併入;9月1日上午舉行更名揭牌儀式。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有200餘名教授、副教授,300餘名博士後、博士和碩士教員,79名研究生導師,3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90人享受軍隊優秀人才崗位津貼,36人被評為全國、全軍和武警部隊優秀教師,35人獲全軍傑出人才獎和育才獎,其中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優秀科技者1人,全軍優秀教師7人,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1人,全軍專業技術人才獎3人,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15人、銀獎38人。

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3月,學校設有理學院、軍事基礎教育學院、裝備工程學院、信息工程系、電子技術系、幹部培訓大隊、研究生管理大隊和學員旅。截至2017年6月,共有18個本科專業。
專業大類專業小類專業名稱
哲學
哲學類
法學
法學類
政治學類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
新聞傳播學類
歷史學
歷史學類
理學
物理學類
化學類
心理學類
工學
機械類
電子信息類
計算機類
軍事學
作戰指揮
軍事大數據工程
指揮信息系統工程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3月,學校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學科、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並先後創建了武警信息工程、武警裝備技術、武警後勤管理三個專業特色學科群。
美麗校園美麗校園
軍隊“2110工程”重點學科(2個):軍事通信學、軍事裝備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軍隊指揮學、軍事裝備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軍隊指揮學、軍事裝備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教學建設

學校主要承擔武警部隊初級指揮生長幹部學歷教育“合訓”,通信、機要專業技術生長幹部學歷教育、現職幹部培(輪)訓和軍事裝備學、軍隊指揮學等博士、碩士研究生教育任務。截至2015年3月,學校擁有電化教研室、外語語音室、計算機網路中心、指揮自動化培訓中心和20多個基礎教學實驗室,以及占地500畝的野外綜合演練訓練基地。此外,《計算機密碼學》和《非致命武器與警用器材》被評為全軍優質課程、國家精品課程。
  • 教學措施
該校組織編寫《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參考資料》、《強軍目標口袋書》等輔助教材,為學員準確理解把握新思想新觀點提供理論支持。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基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程為核心,以軍隊政治工作等課程為支撐,以軍事指揮、信息工程、電子技術等專業課程為輔助,以校園政治文化環境建設和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為氛圍的教學新體系,增強學員“三個自信”;組織到延安、習仲勛紀念館、西鹹新區等實踐教學基地參觀見學。開辦“強軍目標大講堂”等活動,定期邀請地方、軍隊及武警部隊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開闊學習視野;運用現代技術手段,依託校園網,開設“時政教育”、“學員論壇”等欄目,實現政治理論課多媒體化、主幹課程網路化和教學資源數位化。與此同時,學校針對少數民族班理解難度大的情況,用民族語言對民族班實施教學。

對外交流

截至2015年3月,學校與30多所軍地知名高校、20餘個總隊(師)、256個支隊(團)、20餘個地方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先後有美國、英國、伊朗、義大利、阿根廷、智利等外國專家、學者應邀來校講學、參觀訪問。與國家西北工業大學、兵器雷達集團、某特種車輛廠建立科研合作機制。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3月,學校建有信息研究與安全、移動通信網路、非致命武器等全軍重點實驗室以及武警工程大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科研成果

截至2015年3月,學校先後出版各種專著、譯著400餘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9000餘篇;完成科研項目300餘項,其中100多項通過省部級鑑定,100多項獲軍隊、省級科技進步獎或國家專利;其中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項、全軍政治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3項、全軍軍事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3項、國防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1項;此外學校自行研製生產的防暴彈、防暴自衛噴射器、防暴驅散車、小型戰術無人機等5大類27種非致命武器和警用器材已裝備部隊。

學術資源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數位化圖書館藏書100多萬冊。《武警工程大學學報》是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於1985年7月。雙月刊,大16開本,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1999年榮獲“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稱號;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02年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社科學報二等獎”,榮獲“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稱號;2006年陝西省期刊評比中榮獲“期刊質量獎”,編輯部被全國理工農醫類院校社科學報評為“優秀編輯部”。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徽
武警工程大學校徽武警工程大學校徽
學校校徽如上圖所示:
  • 校訓
忠於黨和人民,造就現代警官
備註:該校訓為江澤民主席題詞。
  • 校歌
《武警工程大學校歌》
古都長安,渭水河畔,成長著一代有志青年,
我們是武警工程大學的主人,神聖的使命擔在雙肩。
忠誠於黨,熱愛人民,保衛祖國,維護穩定,
為了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努力踐行忠誠卓越精神。
向前!向前!在黨的旗幟指引下闊步向前。
  • 校風
嚴謹、勤奮、求實、創新

鑄盾文化

2005年,在全軍院校學員思想政治教育檢查評估匯報中,院黨委首次構建出“鑄盾文化”的雛形。作為“鑄盾文化”的一部分,2006年院黨委集中全院官兵智慧,確定了以“忠誠卓越”為主要內容的“鑄盾精神”,而且,“忠誠卓越”已成為武警“哈軍工”精神的靈魂。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
李勇剛
政委
沈德富

知名校友

該校畢業學員先後湧現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羅海寧、一等功臣王興田、著名軍旅作家馮驥、新時期模範政治指導員萬四海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