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揚

武英揚 (1936.3—)遼寧錦州人。擅長油畫、水彩畫。1957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附中,1961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歷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美術創作員, 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系教師,黑龍江省藝術學校副教授。省水彩畫學會副會長。

基本介紹

個人簡介,藝術簡歷,作品欣賞,

個人簡介

我國著名的風景畫家武英揚上世紀60年代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1993年於中央美術學院畫廊舉辦“武英揚水彩畫作品展”,出版有《武英揚繪畫作品精選》。 武英揚兼長油畫、水彩畫。作品以風景為主,對景作畫,抒寫真情實感。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以哈爾濱風情為其描繪的主要題材。作品以鑲嵌手法為表現形式,將光與色的表現融入水彩技巧之中。代表作有《哈爾濱1932年8月》等。在美術教育戰線“傳道、授業、解惑”40多年。武英揚先生崇尚印象派畫風,迷戀城市風景,特別是在水彩城市風景畫上,以自成一家的卓異丰姿獨立於畫壇,是我國著名的城市風景畫家。他的哈爾濱組畫曾在哈爾濱建築博物館長期陳列,博得無數中外遊客的讚譽。
武英揚
武英揚

藝術簡歷

作品曾入選 首屆中國油畫展,第一、二屆全國水彩、粉畫展,第七、八屆全國美展,中國首屆水彩藝術 展等。出版有個人作品專集。
武英揚
武英揚油畫作品
武英揚
武英揚油畫作品

作品欣賞

不少久居哈爾濱的人,其實對這座城市並不熟悉,有些人走在中央大街,目光經常被琳琅滿目的櫥窗所吸引,卻很少留意建築本身的美。有些人在這座城市忙碌,卻很少駐足遠望,看看這座城市最美的輪廓。這些在常人眼中極易被忽視的街景,在畫家武英揚那裡卻是一幅幅動人的城市風景畫。50年來,他行走在哈爾濱的大街小巷,描繪著城市最美的容顏。寒來暑往,歲月更迭,他畫了整整半個世紀,數百幅高質量的畫作讓他成為一個成績斐然而鮮為人知的城市風景畫家。
中央大街風景畫成招牌
城市風景,畫面多以建築物和其他人造景觀為主,面對造型嚴謹的樓房,筆直、規矩的街道,往來的車輛和行人,畫家在造型、用色和筆意抒發上有很多約束。但是,武英揚並沒有因此而束縛自我,他作畫時往往沉醉在物我兩忘的境界中。僅一條中央大街他就在不同季節、不同氛圍中寫生幾十次。
“那時,我住在兆麟公園附近,一有時間就去中央大街寫生。當時,有幾個畫家都在江邊畫,像我這樣畫街道的還沒有。我把雨傘、畫箱放在街邊,路人還以為我是修雨傘的,竟然有人把雨傘拿來讓我修理。”大冬天,武英揚也堅持到中央大街寫生,一站就是一天,有時候棉鞋都被凍在道牙子上。有一次,武英揚在省博物館附近畫紅軍街和火車站,一位從香港來的客人在他背後站了很久,等武英揚畫完後,他執意要買走這幅畫。武英揚就大方地將畫送給對方。這之後,那位香港客人給他寄來一些高檔的英國水彩畫紙和顏料,同時還寄來一張武英揚街頭作畫的照片。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這些禮物是相當珍貴的。
1979年,哈爾濱第一家畫廊“松花江畫廊”在道里區西十二道街成立,時值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畫廊初期的主要顧客是日本、韓國、俄羅斯的遊客,武英揚的中央大街風景畫特別搶手,供不應求。
50年畫作串起城市發展史
印象主義畫家對於所畫題材必是親眼所見,而不是憑藉想像、記憶和虛構,對畫面的整體印象不能隨意改動,更不在室內進行再創作。多年來,武英揚秉承著印象主義大師的創作方式,不逐時風,一直按照自己的心意在作畫。
縱觀武英揚的水彩畫,不但以精心的選景,恰當的取捨和收放適度的筆調為人們展現了一幅幅完美的畫面,尤其在色彩表達上獨具匠心。他的哈爾濱組畫在哈爾濱建築藝術博物館曾長期陳列,他有近百幅作品在國內外展出、獲獎和被收藏。
最近,哈爾濱西客站正在建設中,相關人士想請武英揚創作一批哈爾濱風景畫,向往來行人展示哈爾濱風情。武英揚又興致勃勃地走上了中央大街,看看有哪些新景可以入畫。他說:“現在的中央大街,人太多,太鬧了。老建築背後都是高樓,把天都遮上了。但要畫哈爾濱,還得畫中央大街,她是最美的城市名片啊!”
50年來,武英揚一直堅持寫生,堅持畫城市當下的美。他說:“過去比我好的畫家沒有去畫,但是我畫了,將來比我好的畫家想要畫,但是城市原貌不復存在了,也許,這就是我的價值和貢獻。哈爾濱太美了,我還要畫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