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觀(武漢長春觀)

長春觀(武漢長春觀)

武漢長春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春觀,中國著名的道教場所之一,長春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弟子丘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著名道教宮觀。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春觀
  • 地理位置: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269號
  • 開放時間:全年 8:00-16:30;朔望日(農曆初一、十五)6:00-16:30 
  • 建議遊玩時長:建議1-2小時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湖北省武漢市
  • 適宜遊玩季節:春季和秋季
  • 官方電話:027-88842090 88180809 
歷史沿革,景區榮譽,建築布局,靈宮殿,太清殿,財神殿,七真殿,斗姥殿,呂祖殿,三皇殿,王母殿,松島,紫竹嶺,藏書,方丈簡介,旅遊特色,景區熱度指數,交通信息,違規處罰,

歷史沿革

長春觀建於元代,為丘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其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功德。
北宋期間,雙峰山建有元慶觀,嗣承江西閣皂符籙金丹教義,布施於鄂州,為天師道揚,元初在此建長春觀。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曾進行維修和重建,鹹豐二年(1852年)毀於戰火。
長春觀在明世宗年間就“仙真代出,為湖北叢林特著,屋宇間,道友萬數,香火輝煌”。觀內珍藏之全套明版《正統道藏》,新中國成立前是全國僅存四部之一。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著名音韻學者錢大昕慕名來長春觀閱查《道藏》,在來成樓寫下了《三洞旋華序》。當時的長春觀被譽為“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同治二年(1863年),龍門派十六代傳人何合春自武當山來此,發願重修長春觀。他得到官員和士紳的贊助,募得款項,仿明代建築模式,以斗拱純木結構重修三皇殿、紫微殿、玉皇閣、來成樓及殿後登山石級,使殿堂煥然一新,“廟貌森嚴,回復舊觀。”
同治四年(1865)在北京白雲觀主持傳戒的大律師張耕雲,應長春觀監院之邀,不辭千里來觀開壇說戒。1925年,天門縣龍鎮出家的22代龍門正宗傳戒律師高嗣授與監院侯永德攜手開壇說戒,度弟子454人。黎元洪贈匾“大願圓滿”,蕭耀南贈匾“道岸同登”。
民國14年(1925年)侯永德任監院期間,得到督軍蕭耀南士族項竹坪的損資而修藏經閣。
1926年北伐戰爭中,北伐軍葉挺獨立團駐紮在長春觀,這裡成為前線指揮所。藏經閣、來成樓、三皇殿均遭炮彈擊損,後由省主席夏斗寅出資恢復原貌。1931年,侯永德道長又謀得夏斗寅的支持捐資,對道觀進行大規模的修繕,長春觀建築群格局終於完成。新中國成立後,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對原在黃鶴樓舊址的呂祖閣拆遷,遂由政府拔款,將呂祖閣的神像等遷入長春觀,並對長春觀進行維修。“文化大革命”中,長春觀受到衝擊,神像被搗毀,宗教活動被迫停止。1982年政府拔款,重修長春觀殿宇,重塑神像,1984年宗教活動得以恢復並對外開放。
該觀建於元代,為邱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龍門宗的創始人丘處機(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功德。始稱“長春觀”。

景區榮譽

長春觀歷史悠久,道學淵源,被武漢市列為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不僅是一座道教修身養性、禮神朝真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處風景清幽、建築典雅的遊覽勝地。其歷史悠久,風景清幽,山勢峻美,福地洞天,就連遠在江西廬山歷史上也設有長春觀的下院。
2022年12月29日,中央統戰部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首屆全國宗教界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武漢市長春觀獲得全國宗教界先進集體稱號。
長春觀

建築布局

前殿後廡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形成一個分為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築群體,結構嚴謹,布局得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