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的功能就是集散和流通,而城市也就是集散和流通的產物。武漢城市的發展變遷,與武漢碼頭的興衰流變息息相關。從古至今,武漢碼頭大約可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武漢碼頭即為“不夜港”。武漢的碼頭最早起源於內河。武漢有名可考的最早碼頭是1736年(清乾隆元年)在漢江上修建的漢口天寶巷碼頭,碼頭停泊木船最大噸位約900噸。但在此以前,武漢就因橫跨東西的長江和連通南北的漢水而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至明末清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漢口即成為中部地區集散商貨的著名碼頭。鴉片戰爭前,漢水口北岸即有“二十里長街八碼頭”之稱謂。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及下江商人、徽商來漢進行貿易的商船,均有停泊的碼頭。當時漢水兩岸所停泊的船隻常在二萬四五千艘上下,一派繁忙景象,清人曾用“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霄明”的詩句將之喻為“不夜港”。
隨著水上航運規模的擴大,漢水兩岸港區已不能滿足需要,碼頭始向武昌江岸發展,人們在武昌城北武勝門外塘角(今武昌三層樓附近),開鑿了一條人工小河,名下新河,用以專泊來自下江的鹽船,“河中所泊鹽船常綿延十餘里”,場景十分壯觀。
這是武漢碼頭髮展的第一個大的階段,被定義為“內河經濟時代”。
武漢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19世紀60年代漢口開埠後,武漢碼頭的發展進入“大江經濟時代”。隨著租界建立和長江近代輪船運輸的日益發展,臨長江沿岸開始相繼拓建一批近代輪運碼頭。1863年,英國寶順洋行在今天津路建寶順棧五碼頭,為漢口港首座輪船碼頭。興旺發達的港口碼頭使得武漢成為近代中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之一,漢口碼頭的年貨物吞吐量僅次於上海,水陸航線可達海外諸國。武漢被外國人譽為“東方芝加哥”。至解放前夕,武漢共有水碼頭243個,碼頭工人5萬多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武漢碼頭的航運依然繁盛。進入九十年代後,隨著陸路、航空的迅猛發展,長江航運業“風光不再”。經歷了二十年的整體蕭條後,武漢碼頭如今顯現出“復甦”的勢頭。2004年,長江中上游首家內地與港合資的武漢陽邏貨櫃碼頭一期工程,在距漢口約三十公里的陽邏古鎮武磯山建成投產。作為一座豐水期可通行萬噸級巨輪的現代深水碼頭,其貨物可在“48小時”通江達海。正在“大手筆”打造和建設的武漢新港,更是打破了行政區劃。建成之後,它將成為中國中西部直達海外的國際港和水水、水陸中轉的樞紐港。
武漢的碼頭正邁入第三大發展階段——“海洋經濟時代”。
武漢大碼頭聯通世界。
武漢碼頭數百年的發展歷程,既是地理及其輻射範圍的變遷和擴展,也是武漢逐步由內陸向海洋、由內向型經濟向外向經濟轉變的發展軌跡。而相應而生的碼頭文化也逐步由保守走向開放,每次轉型都對城市發展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
秦尊文分析說,處於“內河經濟時代”的武漢碼頭文化構建於農耕文明基礎之上,隨著人口和經濟的積聚,武漢成為名聞天下的商貿重鎮;進入“大江經濟時代”,武漢的碼頭文化轉型為具有近代工業文明特質的城市文化形態,武漢不僅由此成為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發祥地,也成為現代中國舉足輕重的工業重鎮。
在工業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作為中部崛起領軍城市的武漢要成為國際大都市,必將向以物流、金融、高新技術及服務業等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商貿金融經濟格局發展,其航運主業開始由長江向海洋延伸,並由單一碼頭(主要是水運)向立體大碼頭(水運、鐵路、公路、航空及信息港等)轉型,其碼頭文化也正面臨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一個全新的大碼頭文化格局正在中國中部重鎮的武漢展開。
從發展階段和形態演變來看,武漢碼頭文化經歷了長期的自然經濟、小商品經濟、計畫經濟和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傳統碼頭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盪、彼此融合的產物,既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和本土荊楚文化的特質,又烙印著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跡。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武漢大碼頭文化體系。傳統碼頭文化面臨向現代轉型的時代契機。
傳統武漢碼頭文化建立於農耕文明基礎之上,與幾千年的自然經濟、小商品經濟和幾十年的計畫經濟相表里,產生了文化劣根性,如封閉單向的思維方式、爭功近利的價值觀、打碼頭的江湖習氣等。
武漢碼頭文化的現代轉型應以“反思與重構”為關鍵字,繼承和弘揚武漢碼頭文化的優良品質與傳統,剔除其劣根性,重構適應以專業化分工、產群化發展、集約化增長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武漢大碼頭文化。
碼頭的功能就是集散和流通,而城市也就是集散和流通的產物。武漢城市的發展變遷,與武漢碼頭的興衰流變息息相關。
從古至今---武漢,長江之上的一顆明珠。半城江色,半城湖光,黃鶴白雲,小鳥依人,風景宜人。
武漢是中國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得中獨厚。完整的擁抱了整個長江、漢江。
武漢境內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線密集,交通發達便利。在中國城市中其交通優勢幾乎無人可比,素有“九省通衢”、“貨到漢口昌”的說法。足顯其區位優勢。武漢腹地廣闊,居中以制。通過武漢,就可以控制整個華中市場。而且,武漢是生長在中國九大商品糧生產基地的江漢平原之上的,農業基礎好,農業、礦業資源豐富。歷史上,漢口就是有名的大都會。中國的各大商號、世界的各大銀行都在武漢設有分店。
武漢商人自強自立,創造了一些家喻戶曉的老字號,文明與海內外,曾經成功打入東南亞市場。武漢在中國的歷史上飾演著重要角色,楚文化所在地、湖廣總督府、首義之區、武漢保衛戰等,都說明武漢在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直至新中國成立,國家也在設立了大量的重工業項目,其工業基礎雄厚。另外,武漢又是全國公認的三大科教中心之一,市內名校雲集,科教實力領跑全國。武漢的這一切自然稟賦是得天獨厚的,是令中國許多城市羨慕不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