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蔡甸區圖書館

武漢市蔡甸區圖書館

蔡甸區圖書館是國家一級圖書館,成立於1978年8月,其前身是漢陽縣文化館圖書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甸區圖書館
  • 地址:武漢市蔡甸區漢陽大街129號
發展歷史,館藏資源,獲得榮譽,建築面積,人員設定,業務建設,讀者服務,讀者活動,特色活動,未來發展,分編歷史,

發展歷史

蔡甸區圖書館(國家一級圖書館),成立於1978年8月,其前身是漢陽縣文化館圖書室。成立之初仍與文化館合署辦公,1984年4月與文化館在行政、財務和業務上分開,正式獨立。1986年12月25日圖書館新館破土動工,1989年8月開館。1992年9月,漢陽縣撤縣改區,漢陽縣更名為蔡甸區,漢陽縣圖書館亦改名為蔡甸區圖書館。
2009年啟用廣州圖創公司interlib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2012年建成2台24小時自助圖書館。2013年實現全市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2015年建成以數字文獻服務為主要服務內容的E生活館(部門),同年開通圖書館公眾微信號。2016年建成移動圖書館。

館藏資源

截至2021年底,蔡甸區圖書館館藏總量為逾36萬冊(件),農業文獻、心理學文獻為特色文獻; 2012年將地方文獻加工成PDG格式全文資料庫,搭建檢索平台。資料庫總量3TB。

獲得榮譽

2023年12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評定為一級圖書館。

建築面積

圖書館館舍占地面積782平方米,幾經修繕、擴建,總建築面積達2037平方米。現有書庫7個,總計946平方米;閱覽室3個,總計784平方米;功能廳(室)4個,總計146平方米。擁有閱覽座席358個,計算機75台,接入100M光纖寬頻。

人員設定

現有在崗幹部15名,大專以上學歷14人,中級以上職稱13人。其中副高職稱1人。

業務建設

讀者服務

蔡甸區圖書館堅持開門辦館,全年開放,每周開放時間67小時。年均接待讀者23萬餘人次,外借書刊約20萬冊次。2021年底館有持證讀者約12000人。人均年到館約0.5次。2006年起啟動館外圖書流動服務。至2021年建有館外圖書流通點30個,流通點包括學校、軍營、企業、社區、機關等。館外圖書流通點書刊年均外借4萬冊次。
2008年起公示並單獨存放《國務院公報》、《湖北省政府公報》、《武漢市政府公報》,提供讀者內部查閱。每年為區委、區政府編印《決策參考》4期,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信息。
2012年建成館入口網站,網站服務突出地方文獻資源的宣傳與利用。包括館藏地方文獻資源、知音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註:蔡甸區是春秋時期鐘子期、俞伯牙“知音”故事發生地,區內現保留鐘子期墓。“伯牙與子期的傳說”已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網站下載存儲共享工程數字資源,同時連結省、市圖書館開放資料庫,為讀者開展線上數字服務。

讀者活動

年均開展讀者活動40項/100場。包括培訓、講座、報告會,以青少年為活動主體的書評、演講、故事、朗誦、電影鑑賞,及以服務“三農”為重點的科技信息活動等。每年定期舉辦的活動有“全民讀書月”、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知識工程”少兒讀書系列活動、“讀書之星—十佳青少年讀者評選表彰”活動(現更名為“雙十佳”評選表彰,即十佳讀書之星、十佳讀書之地)、青少年假期中外優秀兒童電影鑑賞、青少年迎春燈謎競猜、青少年讀書推介會、藝術小人才比賽、“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知音文苑講堂”培訓講座等。

特色活動

武漢市青少年素質教育:親子教育與心理疏導服務。武漢市青少年素質教育陶宏開工作室蔡甸工作站是全市第一家落戶區級圖書館的心理諮詢工作站,由著名心理專家、教育學家、社會學家陶宏開團隊主持。陶宏開工作室蔡甸工作站以免費開展心理諮詢為主要方式,伴以心理講座、座談、報告會等形式,幫助青少年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增進家長與子女相互溝通、交流,促進社會、家庭和諧、和睦。陶宏開工作室蔡甸工作站2010年3月在該館揭牌成立,由蔡甸籍心理服務志願者長年定期免費接待諮詢,經常開展心理講座、心理培訓、座談會,不定期邀請知名心理專家來館,曾特邀美籍華裔心理專家張寶蕊博士、陶宏開教授、陶宏開教授團隊成員高寶玉老師等專家多次來館舉辦大型心理知識報告會,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與歡迎。
“讀書之星——十佳青少年讀者”評選表彰活動。該活動從2010年起每年六月初舉行,以“讀好書、讀書好、好(hào)讀書”為主題,將圖書館管理系統統計的從上年6月1日至當年5月31日期間借閱文獻數量最多的青少年讀者評定為“十佳青少年讀者”,授予“讀書之星”稱號並予以表彰。該館每年專門召開表彰會,除向獲獎讀者頒發獎品獎證外,還舉辦讀書推介、讀者交流、作品鑑賞、智力遊戲等趣味活動,著力培養青少年從小愛書、讀書、用書的好習慣,適應新暑期素質教育工作需要。
農民讀書系列活動。2009年起每年舉辦蔡甸區農民讀書系列活動,活動分為農民讀書報告會和農民讀書徵文。累計有2萬多人次的農民讀者參與活動。一年一個鮮明的主題,廣大農民圍繞主題撰寫文章參加報告會和徵文比賽。每次報告會都遴選數十位農民讀者、農家書屋管理員、村幹部演講,他們分享讀書樂趣、交流讀書心得、交換意見建議,暢談閱讀對農村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中產生的積極作用。徵文比賽按等次頒獎,並擇優彙編成冊。經過數年實踐,在蔡甸區逐步形成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主管理、村民共享”的建設運行機制。2012年被全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稱為“蔡甸模式”而在全國推行。

未來發展

蔡甸區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是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傳說中的故事發生地。“伯牙與子期的傳說”已申報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該項目與武漢市漢陽區共享)。區圖書館以傳承“知音”文化為己任,踐行“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辦館方針,發揮公共圖書館在文化建設與文化服務方面的龍頭作用,串聯街(場)、鄉鎮、社區、村等基層服務部門,建立多層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基層文化建設與服務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下一步,區圖書館將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內容,豐富服務手段,促進全區文化服務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實現。近期目標:統一領導,加強宣傳,增進市民對讀書的認同和參與。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建設,整合現有資源,構建服務網路,豐富藏書資源,提供便利場所,方便市民借閱。組織開展讀書活動,增強市民閱讀興趣,形成全民參與氛圍,共同構建“讀書之城”新形象。長遠目標: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加強區、街(鄉鎮)、村(社區)三級圖書館(室)網路建設,指導區內各系統、行政、企事業單點陣圖書館(室)建設;加強館外圖書流動服務,加強24小時自助圖書館布點,形成以三級網路為主體,圖書流動服務為補充的公共圖書借閱服務體系。加強圖書借閱服務軟、硬體建設,簡化借閱手續,培養一支有知識有文化有責任心的圖書借閱服務青年志願者隊伍,加大24小時自助圖書館設備投放。五年內達到在全區步行三十分鐘有一個圖書借閱點的服務規模。實現讀書活動常態化,在大型公共場所、超市、社區、車站組織經常性的民眾閱讀活動,展示閱讀成果,分享讀書心得,形成市民人人愛閱讀、人人樂參與的全民閱讀氛圍。

分編歷史

1978年該館開始使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和《中文普通圖書著錄條例》分編圖書,1996年使用《中國文獻編目規則》和《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