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成立於2017年9月,掛靠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建設管理。主要發展與遙感學科密切相關的遙感儀器和衛星設計與製造等學科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 成立時間:2017年9月
- 主管部門: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成立於2017年9月,掛靠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建設管理。主要發展與遙感學科密切相關的遙感儀器和衛星設計與製造等學科方向。
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成立於2017年9月,掛靠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建設管理。主要發展與遙感學科密切相關的遙感儀器和衛星設計與製造等學科方向。2017年10月6日,記者獲悉,武漢大學近日發文批覆成立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2017年10月,武漢大學發文批覆成立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掛靠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進行建設與管理。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根據2017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4個教學系,開設3個本科專業。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10月,學院有教職工116人,其中教授(研究員)3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4人、講師20人、重點資助...
啟明星是武漢大學首顆以學生為主體研發的衛星。“啟明星”衛星是我國首顆可見光高光譜和夜光多光譜多模式在軌可程式微納衛星。於2022年2月12日進行星箭組合,27日擇機發射。發展歷史 “啟明星”微納衛星由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牽頭,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珞珈實驗室等空天...
“武漢一號”衛星由武漢大學報批立項研製,重345公斤,採用560公里高太陽同步軌道,旨在用高性價比小衛星解決無控制點高精度定位的核心技術問題。武漢一號衛星由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高精度智慧型遙感衛星團隊自主研製、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龔健雅擔任首席科學家,是一顆集高解析度、高光譜成像、夜光成像、立體測繪和視頻...
2022年4月1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與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成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學遙感信息研究院”。機構領導 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龔健雅 執行院長:...
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10] [12] [18] [50] 曾任空軍某中心飛行教員,安全飛行9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03年9月,入選神舟五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行任務備份乘組。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並擔任...
雷軍於199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後被分配到北京航天部某研究所工作。1992年1月,加盟金山軟體公司,8月,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1994年,任北京金山軟體公司總經理。1996年11月,帶領團隊開發WPS 97,為金山制定新戰術,先後推出了金山影霸、金山詞霸、遊戲《劍俠情緣》等產品,解決了生存危機。1998年,出任金山執行長...
王橋,1957年8月13日出生於重慶市,環境遙感監測與環境信息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套用中心研究員。王橋於1980年從南開大學數學系畢業;1990年考取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96年至1998年在中國科學院遙感套用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潘建偉,男,漢族,1970年3月生,浙江東陽人,1992年7月參加工作,2005年 8月加入九三學社,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實驗物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教授。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第十五屆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
2010年11月,受聘為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7月受聘為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院士。2023年7月,被聘為工業產品設計與仿真軟體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 主任。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根據2021年7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譚建榮提出了多品種大批量定製設計技術、多性能數位化樣機...
陳薇,女,1966年2月26日出生於浙江蘭溪,中共黨員,生物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專業技術二級,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 [1-2] [37-38] 陳薇198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同年...
歷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院長、武漢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等職。2023年8月任武漢大學副校長。研究方向 從事雷射與光學遙感技術與套用研究多年。回國工作以來,長期致力於雷射遙感技術與方法方面的研究,包括光電探測關鍵核心技術、雷射遙感系統集成方法、衛星遙感數據科學套用...
孫聰1983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199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同年,擔任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所長;2009年,擔任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6年,擔任中航工業科技委副主任。孫聰長期從事飛機航空電子、隱身技術和飛機設計工作。人物經歷 1979年09...
2023年8月25日,宋永華一行訪問武漢大學,時任武漢大學校黨委書記黃泰岩、副校長唐其柱與訪問團展開會談,國際交流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文學院、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談。黃泰岩向來賓介紹了武漢大學的基本情況,回顧了兩校的交流合作歷程。黃泰岩表示,澳門大學一直是武漢大...
沉澱下來,正視前方的任務,堅定邁出腳步。李東對技術追求完美,這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團隊。(中國航天火箭院評)李東在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領域做出了創造性、系統性的貢獻。(中南大學輕合金研究院評)李東為中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和技術水平躍升國際前列做出重要貢獻。(南京理工大學鐘聲新聞網評)
[1] 2018.11-至今,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 [2] 2017.04-2018.10,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水面艦船研究部,航空裝備科,工程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為太空飛行器姿軌智慧型控制、飛行器編隊控制、飛行器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1] 海上多推進器無人機...
顧誦芬於1951年從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畢業 [18],之後進入航空工業局生產處工作;1952年至1956年擔任航空工業局飛機技術科工程師;1956年至1961年擔任航空工業局飛機設計室高級工程師;1961年至1978年擔任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氣動室高級工程師;1978年至1986年擔任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86年至1991年擔任航空航天部...
劉永坦,男,漢族,1936年12月1日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湖北武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1] 1953年9月至1960年3月,劉永坦先後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二系;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劉永坦就讀於英國伯明罕大學; [2]1981年...
航天城半程馬拉松賽的頒獎嘉 賓名單 。2024年4月23日,2024年“航天文化藝術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辦,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特級航天員聶海勝出席論壇並作主題發言。家庭生活 聶海勝的妻子是聶捷琳。聶海勝的弟弟是聶新勝 。2008年,聶海勝的女兒11歲,夫婦倆給她起名聶天翔,是一個十足“航天”味的名字。雙休日她除了完成...
194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電機系。建國後,歷任解放軍通信兵部電信技術研究所技術員、助理研究員,航天工業部第一研究院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測控公司總經理,航天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常委,中國宇航學會第一屆理事。長期從事航天遙測系統的研究工作。在火箭和人造衛星遙測系統的研製工作中作出了突出成績,1985年獲國家科學...
1989年9月—10月,俞鴻儒作為外國專家應邀出席1989年日本全國激波現象學術會議,作特邀報告。應邀訪問宇宙科學研究所、東北、東京、千葉、東京農工、名古屋、京都、大阪和九洲等大學並作學術報告。2011-08-15,俞鴻儒參與中國力學大會“發展高超吸氣推進技術有關幾個問題的探究”。授權專利 人才培養 招生專業 俞鴻儒是中國...
沈緒榜(1933年1月10日 —2024年8月16 日),男,出生於湖南臨澧,漢族,計算機 專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研究員。沈緒榜於1953年入讀於武漢大學數學系。1956年,選派到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計算機專業班學習。1957年10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同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
根據2022年8月何梁何利基金網站顯示,朱英富作為研究生導師,先後培養了多名碩士生和博士生。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朱英富為中國水面戰鬥艦艇系列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工程院評)朱英富為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時任武漢市政府副市長劉英姿評)朱英富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中國的船舶事業,並為...
該研究由武漢大學天文學系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團隊牽頭完成,相關成果7月2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40] 2023年9月1日,《科學》雜誌(Science)以長文(Article)形式發表了主要基於慧眼衛星觀測結果的黑洞吸積磁場的最新研究成果。該項研究利用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號的觀測數據,聯合地面射電和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