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負責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由1930年創刊的《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和《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發展而來。

據2019年12月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有主編1人、責任編輯5人。

據2019年12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出版文獻量為6100篇,總下載量為1936163次,總被引量為41976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3.503、綜合影響因子為1.858。據2019年12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文獻量為2544篇,基金論文量為1163篇,被引量為28046次,下載量為84357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1.7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外文名:Wuhan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무한대학학보(철학사회과학판)
  • 語種:中文
  • 類別:人文社會科學
  •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主辦單位:武漢大學
  • 編輯單位: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30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42-1071/C
  • 國際刊號:1672-7320
  • 郵發代號:38-7
  • 屬性:中文核心期刊、CSSCI
  • 現任主編汪信硯
  • 編輯部地址:武漢市珞珈山武漢大學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學術交流,辦刊成果,出版發行,影響因子,收錄情況,榮譽表彰,文化傳統,

辦刊歷史

1930年,《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創刊,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前身。
1938年4月,武漢淪陷前夕,武漢大學西遷四川樂山,《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因此一度被迫停刊。在當時的惡劣條件下,時任武漢大學校長的王星拱先生仍撥出專款用以資助季刊,季刊才得以時斷時續地出版。
1956年11月,《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報》創刊號正式出版發行,李達校長撰寫《發刊詞》。
1962年,更名為《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被迫停刊近8年時間。
1973年,國務院批准武漢大學恢復出版“哲學社會科學版”學報;同年9月,《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復刊。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及時撥亂反正,從思想上和組織上加強學報編輯隊伍的建設。
1979年第4期起,《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由原來的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改由武漢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委員會編輯出版。
1980年9月起,《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國家批准由中國國際書店向中國國外公開發行。
1981年5月,《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更名為《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年,更名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更名為《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年起,《武漢大學學報》改為以刊登社會科學論文為主的《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和以刊登人文科學論文為主的《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兩個刊物向中國國內外出版發行。
2004年,《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更名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年,成為首批入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學術期刊。
2014年12月,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刊登內容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刊文涉及的學科包含哲學、文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管理學和交叉學科。
  • 主要欄目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打欄目有兩類:
一類是按學科劃分的欄目,包括《哲學研究》《文學研究》《歷史學研究》《政治學研究》《管理學研究》《經濟學研究》《法學研究》《社會學研究》等。
另一類是跨學科的欄目,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研究》《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話語體系專題研究》等)《城市問題專題研究》《大數據專題研究》《人工智慧專題研究》《國家治理專題研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專題研究》《科技倫理專題研究》等。

人員編制

據2019年12月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有主編1人、責任編輯5人。
主編汪信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責任編輯
姓名
負責方向
塗文遷
政治學、哲學
經濟學、企業管理學、公共管理學
李媛
法學、社會學
何坤翁
文學、新聞傳播學、心理學、跨學科
桂莉
歷史學、教育學、跨學科

學術交流

2016年9月,由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主辦的“城市史研究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召開。
2017年6月,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與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在武漢聯合主辦“大數據與計算社會科學跨學科專家研討會暨青年學子學術論壇”。
2018年6月,由《哲學研究》雜誌社、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共同主辦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道路的哲學表達”高端學術論壇在武漢大學舉行。
2018年11月,武漢大學法學院主辦,武漢大學法學院民商法教研室與《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聯合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損害賠償法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召開。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雙月刊,逢單月6日出版,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過胡適聞一多張奚若錢端升周鯁生劉秉麟、燕樹棠、楊端六高翰游國恩郭紹虞陳西瀅朱東潤、李笠、葉德輝等學者的文章。
據2019年12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出版文獻量為6100篇。
據2019年12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文獻量為2544篇,基金論文量為1163篇。

影響因子

據2019年12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下載量為1936163次,總被引量為41976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3.503(在“社會科學綜合”類的191家期刊中位列第二)、綜合影響因子為1.858。
據2019年12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引量為28046次,下載量為84357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2017年影響因子為1.74(社會科學綜合大學學報刊均影響因子為0.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57名。

收錄情況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於2001年被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旗下的《社會學文摘》《社會服務文摘》《語言學與語言行為文摘》收錄,是最早被收錄的29種中文期刊之一。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已選入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美國《ProQuest資料庫》。

榮譽表彰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於1999年被評為全國“雙十佳文科學報”第5名,2013年獲評湖北期刊獎最高榮譽——湖北十大名刊成就獎,2014年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期刊考評中獲得“優秀”等級,2015、2017年被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為“全國百強社科期刊”,2016年獲得湖北省出版政府獎。

文化傳統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形象標識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始終堅持關注前沿,約請名家,不斷創新,培育人才,倡導百家爭鳴。
國立武漢大學第一任校長王世傑為《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和《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撰寫的《創刊弁言》中認為促進學術發展的“基本條件”是“鑑賞與批評”,而“學術期刊是鑑賞與批評的媒介”,他要求把兩刊辦成“全學術界之公共刊物”,“不但本校同仁能利用其篇幅以為相互講學之資,即校外學者亦不惜以其學術文字,惠此諸刊”。
1956年11月,時任武漢大學校長李達在《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報》創刊號《發刊詞》中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在文藝方面和科學方面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後,學術界顯得更加活躍起來了。我們學校在這個時候出版人文科學學報,正好參加爭鳴,讓含苞已久的花朵開放出來。”
2017年4月,汪信硯教授擔任《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後,提出了“追蹤前沿,聚焦熱點,倡導原創,注重綜合”的辦刊理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