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成立於2012年11月,系武漢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4年6月中心獲評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法律問題、港澳基本法研究、“一國兩制”與國際法研究等問題為主要研究方向,著名憲法學家
周葉中教授擔任基地主任、學科方向帶頭人,著名憲法學家
秦前紅教授、著名國際法學家
余敏友教授分別擔任學科方向帶頭人,三個學科方向均已建成一支年齡結構合理、知識結構完整的科研隊伍。中心研究人員多年來在上述三個研究方向均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在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遏制“法理台獨”、推動兩岸制度化交往、推進香港政制平穩發展、內地與港澳地區區域一體化進程和解決中國和平統一中的國際法問題等方面均產生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影響。
中心專家
周葉中,男,1963年生,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珞珈傑出學者”,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來,周葉中教授曾主持或參與完成各類科研項目30多項,獨著、主編或與人合著學術專著、教材40多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0多篇。曾圍繞“統一台灣新戰略”、“遏制‘台灣法理獨立’”、“新時期黨的建設”、“中國政治改革”和“農村稅費改革與基層政權建設”等國家重大現實問題撰寫戰略研究報告170多萬字,得到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特別是為“反分裂國家法”的出台和我對台戰略做出過重要貢獻。曾先後為中央部委以及省、市領導幹部做法制報告2000多場次。2002年12月26日在中南海為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主講憲法;2003年1月22日在人民大會堂為六部委司局以上幹部主講憲法;2007年6月2日、9日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分上下兩集主講“中國憲法新思維”。《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新華社《內部參考》、《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文匯報》、《天津日報》、《湖北日報》、湖北電視台、《湖南日報》、《北京青年報》、《時代中國》、《黨員生活》等百餘家報刊、電視台曾對其進行過專題報導。
秦前紅,出生於湖北仙桃市。1981年就讀於武漢大學法律系,1988年獲
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法學評論》主編,兼任中國憲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港澳基本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期刊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立法研究會會長。社會兼職:湖北省政府第二屆、第三屆行政複議專家組組長;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武漢市人大常委會立法高級顧問、武漢市第十界、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委員會委員;武漢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立法高級顧問;武漢市第十二屆政協常委、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
余敏友,男,漢族,1961年生,湖北麻城人,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帶頭人,武漢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所長。自1986年7月開始,在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從事國際公法、國際組織法、世界貿易組織法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指導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人員多名;在世界貿易組織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法、聯合國法、國際貿易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其中有些成果填補了國內法學研究的空白。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法學院亞洲法研究中心訪問學者(1990-1992年),德國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比較公法與國際公法研究所訪問學者(1999年2-8月),
瑞士日內瓦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生院“國際組織研究項目學者”(2001年6-12月)。兼任
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湖北省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經團聯常務理事、深圳市世貿組織事務中心高級顧問、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祝捷,男,1981年生,湖北武漢人,現為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珞珈青年學者”,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兼任中國憲法學研究會理事、海峽兩岸法學研究會理事、湖北省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伍華軍,男,漢族,1974年生,湖北襄樊人。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1993.9至2000.9在中國建設銀行襄樊市分行工作。2004.1至2005.9在襄樊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工作,2008年至今在
武漢大學法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法律問題,是本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從法學角度研究台灣問題,為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提供法理支撐,是遏制“台灣法理獨立”,推動兩岸制度化交往所需,因而有著重大理論價值和學科發展前景。本研究方向在全國學術界有著重要影響,在同類或相關學科領域具有領先地位。
港澳法制研究,是本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方向的研究能夠滿足推進香港政制平穩發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內地與港澳地區區域一體化進程、特別行政區制度與中國特色大國治理結構融合的理論需求,符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因而有著重大理論價值和套用價值。本研究方向在全國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已經成為全國研究港澳基本法和特別行政區制度的重鎮。
“一國兩制”與國際法,是本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方向從國際法學視角出發,依託武漢大學國際法所,對兩岸和平統一、兩岸共同維護中華民族共同利益、港澳台地區的區際法律衝突和區際司法合作、“一國兩制”的國際經驗等問題進行研究,對解決“一國兩制”和中國和平統一中的國際法問題有著重要意義。本研究方向在國內相關領域中特色明顯,擁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理論優勢,處於領先地位。
社會服務
中心長期高度重視對策研究,一直根據
兩岸關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情況的變化,及時撰寫大量對策報告,有力地服務了中央的相關決策。自2000年以來,中心研究人員共提交研究諮詢報告數十份,其中許多重要報告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批示,對中央對台港澳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心主任
周葉中教授曾於2002年赴中南海為中央政治局全體成員做法制講座,胡錦濤同志親切接見了
周葉中教授,並與周葉中教授合影留念。
周葉中教授在全國學術界率先提出:“台灣問題既是政治問題,也是法律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憲法問題。”這一觀點為《
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反“台獨”法律鬥爭和
特別行政區制度的政治定位作出了貢獻。
秦前紅教授、
余敏友教授、
祝捷副教授等都圍繞兩岸及港澳法制撰寫對策報告,對有關部門決策作出了貢獻。
研究成果
中心研究人員長期致力於兩岸及港澳法制問題的研究,已形成一大批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截止2014年6月,中心研究人員已出版相關領域學術專著十餘部,發表相關領域高水平學術論文100餘篇,在相關學術領域獲得重大影響。中心相繼出版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台灣研究系列叢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系列叢書,在學界產生重要影響。
2014年8月,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組織編寫了兩岸範圍首部以“兩岸協定"為研究對象的大型學術專項報告《
海峽兩岸協定藍皮書(2008-2014)》。書一經出版,即獲得媒體廣泛好評,新華社、光明日報、人民網等十餘家國內媒體對該書的出版做了報導。